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拜复乐——肺部感染患者的最佳选择
拜复乐——肺部感染患者的最佳选择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中华外科杂志。2005; 43(17):1158-1160. 张渊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10:1318-1320
• G 菌、 G 菌、厌氧菌、军团菌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生术后肺 部感染,且混合感染也较多见 • 近年来,非发酵菌的不动杆菌属等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具有 或潜在具有多重耐药性,引起的肺炎死亡率明显提高,早期 治疗时应覆盖 • 在获得病原学诊断之前或无法获得病原学诊断时,只能根据 临床诊断进行经验性治疗,初始经验治疗应贯彻“全面覆盖” 的方针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或 氨苄西林/舒巴坦 或 厄他培南
AT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中国指南推荐拜复乐®作为 初始经验治疗术后肺部感染一线药物
患者 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类的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 哌拉西林或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 氨基糖苷类 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他啶、头 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或用碳青霉烯类(亚胺 培南、美罗培南) 仍可与氨基糖苷类配伍 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大环内酯类或利福平
MIC50 >128 128 16 MIC90 >128 >128 64
对照菌株 MIC值
≤0.007 ≤0.007 ≤0.007
角沙霉素
四环素 多西霉素 米诺环素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0.007-8
0.015-0.25 ≤0.007-0.125 ≤0.007-0.125 0.015-1 0.015-1 ≤0.007-0.06
•拜复乐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成功率较对照组更优
拜复乐更优 25
差值(%) *
20 15 10 5 0 -5 -10 1999 2001 2002
Finch
TARGET
中-重症 CAP 疑似肺 中-重症 炎链球 CAP 菌CAP CAP 中-重症 CAP
一线治 疗失败 的CAP 老年 CAP
临床成功率 细菌学成功率
HAP
中-重症 CAP
2004
Katz
Fogarty Petitpretz CAP5
WelteM Anzueto OXIRAPI CAPRIE D
2005
2006
2006
Wenisch
2007
2008
Hoffken TorresM OTIV
Burkhardt O et al. Expert Rev.Anti Infect Ther.2009;7(6):645-668
头孢曲松
拜复乐®
*采用2008年版CLSI新折点标准判断 孙宏莉,王辉,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2期
拜复乐 对肺炎支原体保持高度敏感性
MIC(μg/ml) 抗菌药物
范围 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0.007->128 ≤0.007->128 ≤0.007->128
®
临床分离菌株MIC值
®
微生物
No.
抗菌药物
莫西沙星
MIC50 MIC90
几何平 敏 均值 感 %
0.476 0.364 82.6 84.9
0.38 0.19
24 >256
厌氧菌 *
173 甲硝唑
需氧菌
Moxifloxacin 0.38 24 0.556 77 *173株厌氧菌:拟杆菌属 592 118株、梭菌和韦荣球菌15株、非发酵革兰阳 性菌40株 Ceftriaxone 0.125 128 0.25 74.7
8-甲氧基 - 具有抗拓扑异构酶Ⅱ/Ⅳ的双靶点作用,对左氧耐药菌仍有效
- 增强抗厌氧菌活性
增强抗G-菌的作用
拜复乐 全面覆盖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
微生物
肺炎链球菌 革兰阳性菌 MSSA MRSA 大肠埃希菌 产 ESBL 大 肠 杆 菌/克雷伯菌
+
®
莫西沙星 + + ± + +
左氧氟沙星
+ + O + +
一般患者
重症患者
军团菌感染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总结
第四代喹诺酮莫西沙星(拜复乐 )优化的化学结构扩大了 抗菌谱,增强了有效性,在肺部感染应用中具有如下优势:
• • • • • • 拜复乐 对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强 ® 拜复乐 呼吸道组织浓度高 ® 拜复乐 双靶位作用机制,不易产生耐药 ® 拜复乐 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早发院内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 国际权威指南推荐(IDSA/ATS等)为早发HAP一线药物 中国指南推荐拜复乐初始经验治疗术后肺部感染
呼吸喹诺酮拜复乐 的化学结构
• 优化结构,优化有效性 • 优化结构,优化药动学 • 优化结构,优化安全性
7-阿扎双环结构
•提高了抗G+菌的活性,尤 其是肺炎链球菌 •阻碍药物外排引起的耐药
®
莫西沙星化学结构式
1-环丙基
Burkhardt O et al. Expert Rev.Anti Infect Ther.2009;7(6):645-66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4 (2009) 439–445
拜复乐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活性良好
嗜麦芽寡食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头孢哌酮/ 舒巴坦
®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10.7 24.1 33.9 28.6 8.9 %中介 11.6 8.0 0.0 8.0 5.4 %敏感 77.7 67.9 66.1 63.4 85.7
评分
7
5 4 4
既往有脑卒中病史
血液尿素氮水平 ﹤2.8mmol/L(﹤8mg/dl) 7.85-10.7mmol/L(22-30mg/dl) ≧10.7mmol/L(≧ 30mg/dl)
4
4 2 3
17 13 9 4
输血﹥4u
急诊手术
3
3
10 6
因慢性疾病使用激素患者
1年内吸烟患者 两周内饮酒﹥2次/天
®
55.77
上皮细胞衬液
6.78
肺组织
4.7
穿 透 指 数 ( 组 织 浓 度 /血 浆 浓 度)
支气管粘膜
1.67 0 20
40
60
Soman J et al. J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1999;44:835-838.
多项关于CAP/HAP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 拜复乐 疗效更优
®
喹诺酮类药物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已发表研究中对结核杆菌 MIC90(ug/ml)的中位值
1.0 0.5
莫西沙星
0.5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Mar. 2008, p. 852–857
拜复乐 呼吸道组织穿透力强, 局部杀菌效果更强
肺泡巨噬细胞
2
0.06 0.06 0.06 0.5 0.25 0.03
4
0.125 0.125 0.125 1 0.5 0.06
≤0.007
0.06 0.03 0.06 0.25 0.25
莫西沙星
0.06
Minggui Wang et al. AAC. 2009,53: 2160-2
拜复乐 对厌氧菌的体外活性与甲硝唑相当
-
+
张渊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10:1318-1320 杨启文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333-335. 李家泰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9-29.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中华外科杂志。2005; 43(17):1158-1160.
3
3 2
Arozullah AM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1;135:847-857.
术后肺炎危险分级及发生率关系
累计指数评分越高,患者术后肺炎的发生率越高
16% 15.3%
累计指数评分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中华外科杂志。2005; 43(17):1158-1160.
%中介 6 6 12 13 29
%敏感 84.5 76 23 7 41.5
9.5 18 65 80 29.5
杨启文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333-335. 李家泰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9-29.
汇总既往发表文献:
拜复乐 对结核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左氧氟沙星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 + O + ±
头孢曲松
+ + O + O
革兰阴性菌
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流感嗜血杆菌 嗜麦芽寡食单胞菌 不动杆菌 脆弱拟杆菌 消化链球菌
+
± + + ± + +
+
± + ± ± O +
+
+ + ± ± + +
+
± + O O O +
厌氧菌
“+”=通常临床有效或敏感菌超过60%;“±”=缺乏临床试验或30%~60%敏感菌;“O”=临床无 效或敏感菌少于30%;空白=尚无资料。
术后肺炎危险指数评分
术前危险因素
手术类型 腹主动脉瘤 胸部手术 上腹部手术 头颈部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脉管手术
年龄 ≧80岁 70~79岁 60~69岁 50~59岁 肺功能状态 完全依赖机械通气 部分依赖机械通气
评分
15 14 10 8 8 3
术前危险因素
6个月之内体重减轻﹥10%
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史 全身麻醉 意识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