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配制100mL1.0mol·L-1稀硫酸,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备用:A.100mL量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请回答:(1)通过计算,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2)实验时选用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使用容量瓶时第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3)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4)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溶解④恢复至室温⑤转移、洗涤⑥定容、摇匀⑦装瓶贴标签。

其中,第⑤步中“洗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4 CFGEH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①减少溶质损失,减小实验误差【解析】【分析】⑴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

⑵配制溶液时需要用到100mL容量瓶、玻璃棒、10mL量筒、胶头滴管、50mL烧杯,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漏。

⑶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溶度偏高;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与结果无影响;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⑷溶质黏在烧杯内壁或玻璃棒上,要洗涤。

【详解】⑴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0mol·L-1稀硫酸,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到18.4 mol·L−1 ×V= 1.0 mol·L−1×0.1 L,V=0.0054L =5.4mL,因此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故答案为:5.4。

⑵配制溶液时需要用到100mL容量瓶、玻璃棒、10mL量筒、胶头滴管、50mL烧杯,因此实验时选用的仪器有CFGEH,使用容量瓶时第一步的操作是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故答案为:CFGEH;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⑶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溶度偏高,故①符合题意;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与结果无影响,故②不符合题意;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①。

⑷溶质黏在烧杯内壁或玻璃棒上,因此第⑤步中“洗涤”操作的目的是减少溶质损失,减小实验误差;故答案为:减少溶质损失,减小实验误差。

2.某实验小组拟配制0.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5 mL 氢氧化钠溶液,至少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

(2)从如图中选择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所需要的仪器________(填序号)。

(3)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会使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_(偏高,偏低或不变)。

(4)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________(填序号)。

①称量读数时,左盘高,右盘低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⑤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答案】2.0 ①②⑤偏低①②④⑥【解析】【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合适容量瓶,根据m=cVM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2)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托盘天平、药匙,称量腐蚀性药品应用小烧杯盛放;(3)、(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n/V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1)配制475mL、0.10mol/LNa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需要氢氧化钠质量m=0.5×0.1×40=2.0g,故答案为:2.0;(2)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用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小烧杯,故答案为:①②⑤;(3)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大,会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4)①称量读数时,左盘高,右盘低,导致称量的固体质量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选;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选;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不选;④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选;⑤在烧杯中溶解NaOH 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不选;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选;综上所述,①②④⑥满足题意,故答案为:①②④⑥。

【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误差分析要依据c=n/V 进行分析:凡是实验操作中引起溶质的量n 增大的,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凡是实验操作中引起溶液体积V 增大的,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3.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 +,则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 。

(2)在标准状况下,4.48 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500 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1.7 g 氨气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___L ,与_____mol H 2S 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4)7.8 g Na 2X 中含Na + 0.2 mol ,则X 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需要0.3 mol•L -1硫酸溶液480 mL 。

①配制过程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

②需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 -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 。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0.25 0.4 mo•L -1 2.24 0.15 32 g•mol -1 500mL 容量瓶 8.2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解析】【分析】(1)硫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1molNa 2SO 4电离产生2molNa +和1molSO 42-; (2)依据m V n V =计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依据n c V =计算溶液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3)依据m V m n==V M结合氨气与硫化氢分子构成计算解答; (4)由钠离子物质的量计算Na 2X 的物质的量,根据mM=n 计算Na 2X 的摩尔质量,进而计算X 的相对原子质量;(5)①依据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需要的容量瓶;②依据1000c Mw ρ=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③依据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解答,注意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稀释产生大量的热。

【详解】(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 +,n(Na +)=23233.01106.0210⨯⨯ =0.5mol ,n(SO 42-)=0.5mol 2=0.25mol ; (2)在标准状况下,4.48 L HC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4822.4 =0.2mol ,溶于水配成500 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 0.5L=0.4mol/L ; (3)在标准状况下,1.7g 氨气的体积: 1.7g 22.4L/mol 17g/mol⨯ =2.24L ;1.7g 氨气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1mol×3=0.3mol ,与硫化氢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相等,即n(H 2S) ×2=0.3mol ,n(H 2S) =0.15mol ;(4)7.8 g Na 2X 中含Na + 0.2 mol ,则n(Na 2X)=0.1mol ,M(Na 2X)=7.8g 0.1mol=78g/mol ,故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23×2=32,摩尔质量为32g/mol ;(5)①实验室需要0.3 mol•L -1硫酸溶液480 mL ,应该选择500mL 的容量瓶; ②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 -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 1.8498%98⨯⨯ =18.4mol/L ,设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 ,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18.4×V× 10-3=0.3×500×10-3,V=8.2mL ; ③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在标准状况下,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 ,质量为12g ,此混合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g·L -1。

【答案】1∶3 25% 17.5% 4∶7 40 1.79【解析】【分析】 根据公式: n m M ==V Vm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6.72L 22.4L?mol 1-=0.3 mol , 设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 ,则:0.3284412x y x y +=⎧⎨+=⎩ 解得:x =0.075 mol ,y =0.225 mol ,此混合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0.075mol ∶0.225 mol =1∶3; 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0.075mol 0.3mol×100% =25% ; 一氧化碳的质量=0.075 mol×28g·mol -1=2.1 g , 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2.1g 12g×100% =17.5% ; 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0.075 mol +0.225 mol)∶(0.075 mol +0.225mol×2)=4∶7;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12g 0.3?mol =40g·mol -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40; 混合气体的密度=12g 6.72L≈1.79 g·L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