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 化学反应速率

大学 化学反应速率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20
能量因子
有效碰撞频率 f =e 总碰撞频率

Ec ( E′ )称为 临界能或阈能
Ec RT
f 称为能量因子,f 越大,活化分子分数越 大,反应越快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21
临界能(阈能)
Ec ( E′ )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活化分子所 具有的最低能量,称为临界能或阈能 Ec 越高,活化分子所占比例越小,f 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35
第四节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
反应的活化能 外因: 反应物浓度 反应温度 催化剂的使用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36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物浓度增大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反应速率加快
2NO + O2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9
非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总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H2 + I2 = 2HI
(1) I2(g) (2) H2(g) + 2I(g) 2I(g) =
快反应
2HI(g) 慢反应 速控步骤
速率控制步骤(速控步骤):非基元反应 中反应速率最慢的一步元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37
(一)质量作用定律
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个反应 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成正比
基元反应:
aA + bB
反应速率方程式:
eE + fF

a b kcA cB
k:反应速率常数;
a:反应物A的反应级数
b:反应物B的反应级数; a+b:反应的总反应级数
复杂反应的实验活化能
复杂反应体系能量分布复杂,Fra bibliotek化能的直接物理意义比较含糊,必须由实验测得, 又称为表观活化能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32
可逆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热
A + BC
能 量 A· · · B· · · C
AB + C
活化络合物
Ea A + BC
E´a
ΔrH AB + C
缺点:
把分子看成是没有结构的钢球,模型过于简 单,使理论的准确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25
二、过渡态理论
由反应物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中间一定
要经过一个过渡态,而形成这个过渡态必须吸 取一定的活化能,这个过渡态就称为活化络 合物,所以又称为活化络合物理论。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4
c dc DE lim dt EF t 0 t
0.8 A
瞬时速率难以测定, 用作图法求出
反 应 物 浓 度
0.6 D 0.4 C
-dc/dt
0.2
E
F

:割线AB的斜率
B
0

20
40
60
80
t / min
许贯虹 5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气体分子能量分布曲线(2)
活化能减小,活化 分子增加,反应速 率加快
Ea’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19
活化能与反应速率
温度一定时 Ea↑,活化分子分数↓,发生有效碰撞的 次数↓,反应速率↓ Ea ↓ ,活化分子分数↑,发生有效碰撞的 次数 ↑ ,反应速率↑ 活化能——化学反应的阻力
化学反应速率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化学反应的基本问题
反应热力学:研究反应的方向和进行限度 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的速率和反应历程
2
化学反应速率
内 因
瞬 时 速 率 平 均 速 率
外 因
有 效 碰 撞 理 论
过 渡 态 理 论
浓度
质 量 作 用 定 律
时 间 与 浓 度 的 关 系
温度
阿 伦 尼 乌 斯 方 程
B – dc(NH3)/ dt D dc(NH3)/ (2dt)
补充说明:
• 对于气相反应,浓度变化用气体分压的
变化来表示 3H2 (g) + N2 (g) → 2NH3 (g)
vH2
dp( H 2 ) dt
dp( NH 3 ) dt
vN2
dp( N 2 ) dt
v NH3

反应进度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33
讨论
正反应活化能:Ea = E活化络合物- E反应物 逆反应活化能:Ea´ = E活化络合物- E产物
等压反应热: ΔrH= Ea -Ea´
Ea >Ea´ , ΔrH > 0,吸热反应
Ea <Ea´ , ΔrH < 0,放热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34
活化能永远是正值。
活化能的大小只与反应物本性及反应途径有关, 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在温度变化不大时,受温度影 响较小。
活化能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不同的反应, 具有不同的活化能,反应进行的快慢也不同。 其它条件一致时,活化能大,说明反应越过的 能垒大,反应进行得慢,反之,反应的活化能小, 反应进行得就快。
有效碰撞的条件: 碰撞的两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 碰撞的两分子具有正确的方向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24
Ec RT
碰撞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 对阿仑尼乌斯公式中的指数项、指前因子和 阈能都提出了较明确的物理意义 解释了一些实验事实,它所提出的一些概念 至今仍十分有用
原则上任何一种反应物或者产物都可以表示化学 反应速率,但通常选择其浓度易于测量的那一种
dc ( A ) υA dt dc ( D ) υD 用反应进度表示 dt 的反应速率
dc(B) B dt
dc ( E ) E dt
v
1 dc ( A ) 1 dc ( B ) 1 d c ( D ) 1 d c ( E ) = a dt b d t d dt e dt
Z: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分子相互碰撞的总碰撞数
8 RT M A M NA NB Z πd [ ] π MA MB V V
2 AB 1 B 2
碰撞机会的数量级高达 1029 cm-3· s- 1
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只有极少数的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16
气体分子能量分布曲线(1)
阴影面积 = 活化分子分数
N:分子总数
ΔN:具有动能E和 (E+ΔE)区间之内的分子数 (ΔN/(NΔE))×ΔE= ΔN/N Ea=E′ - E平 ΔN/N: E E+ΔE 动能E和E+ΔE区间之内 ΔE 的分子数在分子总数中 所占的比值 (曲线下的面积为1)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18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11
第三节 反应速率理论
一、碰撞理论
二、过渡态理论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12
一、碰撞理论
反应进行的先决条件: 反应物分子间发生碰撞
主要适用于气体双分子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活化络合物可以分解为产物,也可分解为反应物
活化络合物分解为产物时需越过一个反应能垒 Ea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28
过渡态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 原则上提供了一种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
只要知道分子的某些基本物性,如振动频率、质量、 核间距离等等,即可计算某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也称之为绝对反应速率理论
CO + Cl2 COCl2 K1 Cl2 2Cl 快 K2 Cl3 快 Cl2 + Cl k3 Cl3 + CO COCl2 + Cl

反应速率由速控步决定
v k 3 cCl3 cCO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40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6
例题
反应3H2 (g) + N2 (g) → 2NH3 (g)的反应速
率可以表示为 – dc(N2) /dt ,下列表示中与其相
当的是
A dc(NH3)/ dt C 2 dc(NH3)/ dt D√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7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38
复杂反应
aA + bB
反应速率方程式
eE + fF

kc A c B
α、β 不一定等于 a 和 b α、β 的数值由实验测定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39
反 应 机 理
B. 能量因素
活化分子(activated molecule) 极少数分子具有较高的动能并能发生有 效碰撞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Ea 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分子的平 均能量之差 Ea=E′ - E平 单位:kJ· mol-1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17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22
C. 方向因素
H2O(g) + CO(g) H2(g) + CO2(g)
O
C
O
C
弹性碰撞
H O H
有效碰撞
O H H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23
碰撞理论的反应速率
v Z P f Z P e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10
反应分子数
反应分子数:在基元反应中,同时直接参加 反应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数目
SO2Cl2 NO2 + CO 2NO + H2 SO2 + Cl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