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学第一章
你最喜欢教师的哪些课堂教学语言
逻辑 严密 的 54
激励 激 性的 情 性 的 79 17
鞭 策 性 的 35
赞 赏 性 的 61
激 幽默 关心 简洁 将 性的 爱护 明了 性 的 性 的 12 226 101 79
你最厌恶教师的哪些课堂教学语言
讽刺 重复 语无 空讲 挖苦 啰嗦 论次 道理 的 的 的 的 163 69 30 63
案例四 对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调查研究
你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用语中哪些话对你的帮助、 你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用语中哪些话对你的帮助、 鼓励最大,最有利于你进步? 鼓励最大,最有利于你进步?
(1)表扬、肯定的话; )表扬、肯定的话; 2)鼓动、激励性的话; (2)鼓动、激励性的话; (3)富有哲理性的话; )富有哲理性的话; (4)彬彬有礼的话。 )彬彬有礼的话。
西方: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心智, 西方: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心智,
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中国:古代算学以测量田亩、计算税收等为目的, 中国:古代算学以测量田亩、计算税收等为目的,主要用于 国家管理,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 地位不高。 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 国家管理 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地位不高。
首先,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对象年龄范围在逐渐扩大 首先,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对象年龄范围在逐渐扩大; 其次,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问题范围在拓展。 其次,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问题范围在拓展。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可以通过说理来阐明观点、 可以通过说理来阐明观点、想法和计划 可以展示来自于教学实际的经验, 可以展示来自于教学实际的经验, 可以对自己或别人的经验和印象作系统的反思 可以作逻辑和哲学层面的观念分析 可以通过纪实录象收集数据 可以对测试答卷作定性或定量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可以对数学本质作纯粹研究 可以借助心理学、哲学、历史、 可以借助心理学、哲学、历史、人类学或社会学方法作相应的研究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古典教育: 古典教育:
坚持古典教育的人,自诩其教学几门课程便 能给予人的心智以一般的训练,并使得能力 能够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去。他们攻击科学 教育课程只重视琐碎的事实,担负不起道德 培养的重任。 倡导科学教育的人则强烈要求将近代科学 引进学校教育,坚持自然科学知识应点最 重要的地位,应以实用的知识代替那些传 统的不切实际的装饰性知识。
(2)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 )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 是非常必要的。 欧几里得不是为孩子写这本书的“ 是非常必要的。”欧几里得不是为孩子写这本书的“ (3)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 )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殊的解法。 殊的解法。 (4)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几何的形式以函数为中心观 )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 念综合起来。 念综合起来。
项
课堂上 举手 要求 回答 的人 数
A组题得分情况 均 满分 分 人 数 30分 以 下 人 数 4
B组题得分情况 均分
两组卷 面均 分 满分 得分 (各 人 人 占50 数 数 %)
第一 乙班:一 次 般方 法57 人 甲班:一 般方 法55 人 乙班:发 现法 57人
甲班:发 现法 55人
169
1960、1970年代以研究教育体制、课程、教学经验 或大规模的课程实验为主,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定量 的比较研究较多。 到了1970年代后期,对个别人或少数学生的小型的定 性的研究明显增加,这种研究在1980和1990年代更 加盛行。 1980年代之后,受Piaget等心理学家的影响,解释学 生理解的理论及相应的思想学派变得兴旺起来
第一节 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的历史
数学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需要特殊培养的专业人士。 数学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需要特殊培养的专业人士。 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大小小的官吏、 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大小小的官吏、僧侣 和文职人员
Reading Writing Arithmetic
曹子方对幼儿计数的认知发展做过具体研究: 曹子方对幼儿计数的认知发展做过具体研究:
结果:3-7岁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 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表 杭州地区幼儿计数的平均成绩
儿童年龄
口头数数
3岁 7 4 3 3
4岁 22 20 15 9
5岁 59 50 47 37
案例二 观察一堂以师生问答为主的课
实证的研究
案例三 通过教学实验检验理论
让学生在发现和创造中学数学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具有两个效用: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具有两个效用: 一是给心灵带来愉快; 一是给心灵带来愉快 二是促使能力获得迁移。 二是促使能力获得迁移。
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
教学方 目 法及 实验 人数
训斥 污辱 涉及 蔑视 责骂 人格 父母 歧视 的 的 的 的 62 165 48 102
调查结果表明: 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要求较高,不仅要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要求较高, 求具有启发性,而且要值得回味,留有思考的余地; 求具有启发性,而且要值得回味,留有思考的余地; (2)初中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和发展阶段,心理上 )初中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和发展阶段, 还比较脆弱,迫切需要教师的关爱, 还比较脆弱,迫切需要教师的关爱,非常需要得到教 师的激励; 师的激励; (3)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把自己的人格放在首 )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 他们有维护自尊的意识和要求, 位,他们有维护自尊的意识和要求,他们希望教师能 以平等、真诚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以平等、真诚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数学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 取和安排上,而且经常是通过亲自编写教材来实现。 取和安排上,而且经常是通过亲自编写教材来实现。 心理学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指导 不过, 上。不过,像皮亚杰等心理学家对一部分小学数学内容也 进行过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进行过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提出了他们 的看法。 的看法。 法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主任Alfred Binet 曾经提出教育 法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主任 研究有三种主要方法:问卷、观察和实验。 研究有三种主要方法:问卷、观察和实验。 皮亚杰:一个研究者和一个儿童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进行, 皮亚杰:一个研究者和一个儿童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进行, 桌上摆放着一些研究者事先准备好的材料。首先, 桌上摆放着一些研究者事先准备好的材料。首先,研究者给 儿童一项认知任务,儿童作出一个回答以后, 儿童一项认知任务,儿童作出一个回答以后,研究者根据这 个回答继续向儿童提出另一个问题, 个回答继续向儿童提出另一个问题,有时只有在同一个背景 下改变一下任务, 下改变一下任务,有时则是在一个新的背景下提供一个类似 的任务,有时则是追问理由等, 的任务,有时则是追问理由等,希望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儿 童的认知结构和过程。(访谈法) 。(访谈法 童的认知结构和过程。(访谈法)
你认为教师在课堂语言中哪些话最不中听, 你认为教师在课堂语言中哪些话最不中听,对你的 刺激最大? 刺激最大? (1)讽刺挖苦性的话; )讽刺挖苦性的话; (2)训斥责骂性的话; )训斥责骂性的话; (3)污辱人格的话; )污辱人格的话; (4)否定整个班集体的话; )否定整个班集体的话; (5)批评涉及父母的话; )批评涉及父母的话; (6)蔑视、歧视的话。 )蔑视、歧视的话。
6岁 100 100 100 100
按物点数 说出总数 按数取物
说明:数学教学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取得深刻的理性认识。只凭自 己在中小学的一些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节 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改变
2000年,在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ICME-9), 年 在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 ),Mogens Niss ), 作了题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的报告。 作了题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的报告。
(1)数学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 )数学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 显得明了而简单。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当掌握或了解数学的各种概念、 显得明了而简单。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当掌握或了解数学的各种概念、 方法及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以及数学教育演化的经过。 方法及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以及数学教育演化的经过。
第四节 几个数学教育研究的案例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数学教育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案例一] 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的想法
选自英国CSMS(Concepts in Secondary Mathematics and Science)中学数学与科学中的概念 《孩子们的数学理解:11-16岁》 这个研究案例中研究者使用的是访谈法,目的是想通过访 谈,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产生错误认知和差错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克服它们的有效措施是什么,等等。
绪论: 第一章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 数学教育学
第一节 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的历史 第二节 数学教育成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历史 第三节 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演变 第四节 几个数学教育研究的案例
数学老师是讲数学的, 数学老师是讲数学的,只要懂得数学就一 定能上好数学课,何必学数学教育? 定能上好数学课,何必学数学教育? 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上数学课, 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上数学课,怎么上数学 课还能不知道? 课还能不知道? 教育学就那么几条规律,我都知道了, 教育学就那么几条规律,我都知道了,数 学教育还会有什么新花样? 学教育还会有什么新花样?
85.4
22
38.2
7
37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