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教学教案
和政策性文件); (6)其他信息,包括国情国力状况、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人口、劳动力构
成、人力资源需求和预测、教育、工资、社会保障情况等。
第二讲 信息采集和处理
回顾与引导
❖ 信息的概念 ❖ 信息的特征 ❖ 信息活动周期 ❖ 就业信息的概念 ❖ 就业信息内涵 ❖ 就业信息的外延
信息采集处理的原则
(3) 就业服务(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残疾求职者人员、职业介绍成功人 员);
(4)职业培训(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社会公共职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 残疾人员);
就业信息的外延
1.残疾人劳动力资源与就业政策信息(二)
(5)用人单位(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按比例安排 残疾人就业情况);
招聘启示
就业信息的外延
1.残疾人劳动力资源与就业政策信息(一)
(1)城镇残疾人劳动力(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的就业人员、求职人员、失业人员、下岗人员);
(2)农村残疾人劳动力(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的康复扶贫人员、参加生产劳动人员);
身体状况、特长等。 2.求职条件
求职愿望,对报酬、福利待遇和劳动力保护条件的要求,对供职地 域的要求等。 3.求职登记表
求职登记表
求职登记表
就业信息
❖ 用人单位的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自然状况和用人条件。 ——用人单位的自然状况指用人单位的名称、所在地区、 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情况、联系方式等。 ——用人条件包括对应聘人员的要求,如地区要求、专业 要求、年龄、技能和学历、工作经历要求等。以及用人单 位的承诺,如工资、福利待遇、假期等,其他条件如招聘 时间等。
❖ 准确性: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所采集的信息应真实的 反映客观实际。
❖ 合法性:信息采集过程中程序要合法。 ❖ 及时性:任何信息都有明显的时效性,如果信息不能在需
要他的时候取得,那么他的准确性就毫无意义 ❖ 适用性:采集来的信息应该是有用的、适合需要的。为此
必须首先认真研究需要哪些供求信息,确定目标,信息采 集的适用性越强,工作的效率就越高。
(6)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 (7)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达不到比例收缴残疾人就业保
障金情况); (8)就业政策法规(国家有关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地方残疾人就业政策
法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就业信息的外延
2.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信息
(1)企业情况(企业基本情况); (2)单位用工信息; (3)职业培训(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工种); (4)就业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其他就业服务机构); (5)就业政策法规(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地方劳动法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就业信息采集
❖ 步骤 收集登记表——上门服务——填写表格(个人求职登 记表和企业人才招聘登记表)
❖ 渠道——广告、洽谈会、网络、人际关系等
注意,信息不是收集完就完事了,要继续与企业或者求 职者保持不断的互动,对职业信息进行完善和整理,并且 认真进行审核。就 Nhomakorabea信息的处理
❖ 步骤
1. 梳理内容——审校,整理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真实 和准确。
就业信息采集与处理
主讲教师: 杨馥榕
学习目标
❖ 了解信息的概念和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方法/工具 ❖ 掌握就业信息的基本内涵与采集处理操作程序方法
第一讲 信息与就业信息
信息的定义
❖ 狭义的信息:能反映事物存在和运动差异的、能为某 种目的带来有用的、可以被理解或被接受的消息和情 况称为信息。
——信息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然属性与社会属 性的统一,具有实用意义。信息必须被人类理解、接 受,才能发挥其使用价值。
——信息不是已知消息的重复,而是未知内容。应当 是新的、及时的、适用的消息。
信息的定义
❖ 广义的信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和他们 运动状态的反映。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及其运动是信息之源,信息 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状态的客观描述。 ——信息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反映。 ——信息并非事物本身,而是事物所揭示的内容。
信息的特征
❖ 客观性:客观性是指信息对事物状态、特征及其变 化的客观反映。
❖ 寄载性:信息必须借助于文字、图片、磁盘等物质 形式的载体才能够表现,才能够为人们所感应接收。
信息的特征
❖ 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媒介进行空间上和时间上的 传递。
❖ 时效性:信息是动态的,其价值与所存在的时间成 反比。
信息的特征
❖ 共享性: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 时间共同享用。
❖ 价值相对性:信息不是物质生产领域的物化产品, 但却是一种软资源,其价值大小取决于接收信息者 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
信息的特征
❖ 可伪性:由于人们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对同一 信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形成认识伪信息。 传递过程中的失误,产生传递伪信息,还有故意的 人为伪信息。伪信息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信息活动
❖ 信息活动的定义:在信息环境中产生的为实现信息过 程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具体包括信息的采集,信息的 加工、处理,信息的传播、流通,信息的发布,信息 的反馈,信息的咨询、服务和信息消费等各项活动。
❖ 信息活动的阶段: 加工——处理——传播、流通——发布——反馈
信息活动周期示意图
❖ 信息活动周期示意图
收集 加工处理
存储 检索
传播与交换 研究与开发 咨询与服务
产生新的信息
就业信息
❖ 就业信息采集目的:通过人岗匹配,实现生产力与生 产资料的结合,进而创造社会价值。
❖ 狭义的就业信息可专指职业供求信息,包括求职者个 人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
就业信息
❖ 求职者个人信息:包括自然条件和求职条件。
1.自然条件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学历学位、工作状况、
2. 整理登记——遵循统一格式。 3. 汇总上报——会识读、填报表格。 4. 分类存储——遵循安全、统一、便利、有序、保密原则。
人际网络信息采集
人际网络的信息采集 ❖ 人际网络又称社会网络,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为达
到特定目的而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利用的关系网。是 一种宝贵资源,是由某些个体或组织间社会关系构成 的动态系统。是获取、分析和传播非公开信息和隐性 知识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