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寺庙植物

寺庙植物

寺庙植物
有些寺庙还选用当地乡土树种来命名寺院,如广州的六榕寺也是因寺内榕树古木而名。

寺庙园林寓宗教与游乐于一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必有其自身特点。

崇拜遗物是佛教信条的显著特点,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

因此与佛祖有关的一些植物,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当作佛的化身而成为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

这类植物主要有菩提树、娑罗树、莲花、贝叶棕、无忧树等。

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在寺院中是很常见的,“五树”是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糖棕或椰子,其中有的是佛树,有的是刻写经文所必备和赕佛所必需的。

“六花”是指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千瓣莲花)。

寺庙园林中也常选用松柏、银杏、香樟、槐、榕树、皂荚、柳杉、楸树、无患子等姿态优美,树龄长寿的植物。

以示佛教香火不断,源远流长。

银杏树姿雄伟、树龄长,尤其是金黄色的秋色叶给寺庙增添了强烈的宗教气氛,凸显寺庙的威严,历来为佛教界所珍重。

寺庙园林历来注重香花树种的栽植。

常见的香花树种有栀子、茉莉、丁香、梅花、桂花、含笑、结香、瑞香、白兰花、蜡梅、金银木、兰花等。

由于古代寺院类似于一个独立庄园,僧人靠自给自足来生活,加上教规禁止僧人荤食,僧尼生活基本依赖植物性食物。

因此寺院中常植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植物如竹子、茶树、萱草、香蒲、二月蓝等。

古代僧徒充分利用寺院土地丰饶,劳力充足,环境多依山傍水的有利条件。

建立花圃、果圃、菜园和药圃。

寺庙园林还常应用一些观叶植物和地被植物。

如芭蕉的应用在江南寺院中非常普遍。

地被植物如玉簪、紫萼、麦冬、书带草等与寺院环境也十分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