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库恩的“范式”理论与价值哲学研究的意义

浅谈库恩的“范式”理论与价值哲学研究的意义

浅谈价值哲学研究的范式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2级王军
范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语中,是“范型”,“模特儿”的意思。

库恩(kuhn)构建其科学哲学时,将这一范畴作为自己科学观的中心概念来使用。

库恩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有一定的起先导作用的方针,给研究者共同体提供问题的样本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范式。

库恩的范式一般认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范式要建立在重大理论成就的基础上,能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科学共同体成员提供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

他认为,科学研究的转变不是研究对象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本在于范式的转变。

科学研究就是研究范式。

放弃范式就等于停止了科学研究。

科学的历史也不是由知识的连续积累所起到的进步作用上,而在于范式替代过程中间断性转换过程。

科学的革命就在于范式转换。

其次,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

科学的革命,也就是不同的范式的转换。

他认为,不同范式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评价标准。

范式在转变过程中有显著的断裂,他强调在范式转换期间知识的非积累性。

这样才可以体现革命性。

最后,范式是得到一定科学共同体一致赞同的。

科学共同体是具有自律性的专家集团,要参加这个团体,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

在对科学业绩进行评价时,除了由共同体进行的“同行评价”外不承认其他任何权威。

因此不容许国家权力和社会舆论以任何理由介入对业绩的评价。

科学家共同体在其限度内享有研究的自由,拥有按照专业标准对科学理论进行判定的权利。

这是库恩范式论的主要观点。

自库恩将范式作
为他的理论的中心范畴后,范式很快的被大家所接受,一般认为进行理论研究时应该先树立一个理论研究的范式。

价值哲学从兴起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哲学研究的范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价值哲学刚兴起时,文德尔班曾试图将价值哲学作为元哲学来对待。

后来的弗莱堡学派也试图将价值作为整个哲学的中心。

但都没产生强烈的影响,对哲学学科来讲没有起到范式的作用。

以后的价值哲学研究,基本上都沿着价值哲学是哲学的分支或者是元哲学本身的组成部分来对待。

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因为对价值问题存在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认识,认为价值学说是资产阶级的学说,因此一般人们对价值问题避讳莫谈。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价值哲学的研究才在我国兴起。

一时,理论界兴起了价值热。

九十年代,哲学的用和无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以往被认为是学中之学的哲学,在市场经济下,被人们视为无用或者学究之学。

对待哲学这样的现实命运,哲学界通过两种途径去给哲学找出路。

其一,让哲学顺应潮流,给哲学在现实中找出路。

于是,种种哲学应运而生,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了哲学,哲学从以往纯粹的元哲学走向了分野。

其二,对元哲学本身的体系要求进行改造,在哲学的阐释形式上给哲学找出路。

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哲学和元哲学的关系问题又一次被人们所关注。

价值哲学是元哲学的一个分之或者组成部分,或者说元哲学本身就是价值哲学两种观点又产生了对立。

当然这是从总体上讲价值哲学的。

深入到价值哲学内部,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价值哲学到现在,价值哲学的一
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价值?到现在仍然在争论不休。

我们对价值哲学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价值哲学产生以来的基本问题上。

以上所讲,并不是说我们的价值哲学研究没什么成果。

客观的讲,我们的价值哲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开始的局部研究到今天的系统研究,价值哲学的研究应该说有了很大的成就。

另外以上我所谈的,意思也不是说,价值哲学和元哲学的关系问题;价值哲学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价值的概念,没有研究的意义。

相反,我也认为这样的研究对价值哲学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进行价值哲学研究不可逾越的问题。

问题在于,如果价值哲学本身如果成立的话,为什么我们对它进行研究却至今才短短的二三十年;价值哲学和元哲学的关系问题以及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会老纠缠不清。

这样的问题提出似乎显得幼稚,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明确,那是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

第二个问题答案似乎也很明确,既然价值哲学是哲学,那就不可避免的要解决它和元哲学的关系问题;要进行价值哲学研究当然不可避免的要对其中的基本范畴进行基础性的研究。

答案似乎很明了,但是我认为,问题的答案不能仅限于此。

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价值哲学甚至可以说是理论研究的范式问题。

首先,要确立正当的研究范式。

进行价值哲学的研究应该有其研究的“立场”和“视点”,而“范式”恰恰就是构成我们立场和视点的那种基本的东西。

研究价值哲学的视点一旦发生改变,价值哲学的形态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

价值哲学的研究,究竟是把它放在一定的体系中对待,还是把它独立出来去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问题在于,
我们是不是需要为了完整一个体系,而去找价值哲学成这个体系的充分律;我们需要将价值哲学独立出来就竭力去寻找它的独特性。

同哲学在我国确立一样,这里需要我们关注的是这门学科本来应是什么,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内容,它究竟应该关注什么,而不在于说它是西方的或者是中国的。

具体来讲,就是在厘清哲学基本问题和价值哲学研究的问题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确立一个正当的范式。

从当今一般的看法来讲,这个范式应该是从关注人的生活和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入手。

因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不再于仅仅的改造世界,而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似乎,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才能对这些问题予以很好的解决。

其次,要注意范式确立的不可通约性。

两个不同的范式之间,库恩认为是有不可通约性的。

这种不可通约性,在我们建立正当的价值哲学范式时应当注意。

二十世纪以来我们观察和思考价值哲学的主要范式和视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西方哲学。

价值哲学研究主要是在西方价值哲学范式和视点引导下展开的。

这种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认为是正当的和富有成效的。

它使我国价值哲学研究展现出了丰富的面貌。

而中国价值传统哲学也因为这样的范式得到了合理性解释。

问题在于,西方的价值范式能否从根本上成为我们研究价值哲学的范式?这一问题我认为值得思考和关注。

如库恩所讲,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不同的范式不可以用同一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西方的价值哲学范式其产生有它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背景这些背景是和我们不同的。

当然从人类的角度去看,
这样的范式中间也应该包含属于人类共同的东西。

这样又给这个问题带来了复杂性。

一方面,我们可能由于沿用这样的范式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便利,甚至我们不需要考虑是否确定范式把人家的拿来就可。

另一方面,却又无法摆脱直接应用这种范式而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和我们研究出的理论在现实时间中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而带带的痛苦。

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现在这样的痛苦一直伴随着我们。

笔者认为这正是在确立范式时没有充分注意和考虑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带来的问题。

现在,人们在倡导全球化的同时,在考虑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时,是否应当注意这种范式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世界文化和哲学,自古就存在着数个产生背景和渊源不同的文化哲学体系。

各个哲学文化体系都有这自己独特的范式。

尽管这些范式中有着共同的一些立场和观点。

但是这样的立场和观点在实现的过程中却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人的价值问题。

在工具主义和信仰主义的范式下其必然导致不同的人生价值实现方式。

价值哲学的研究,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问题要和下面一点结合起来去看。

最后,科学共同体要承担起价值哲学研究中重担。

如前所述,库恩的科学共同体是具有自律性的专家集团。

他们在研究时不容许国家权力和社会舆论以任何理由介入对业绩的评价。

对于真正的科学研究当如此的。

因为科学研究要揭示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研究者没有自律性是显然不成的。

任何时代,科学研究中需要有这样有自律性的科学共同体。

价值哲学虽然不同于科学研究,但是其研究仍然需要
这样的共同体。

要求研究者要有自律性,不受社会政治和世俗的影响。

研究者只从正当的范式中获得力量。

在研究的过程中,进行价值哲学研究的共同体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而且也能以一贯之的进行研究。

时代需要这样的共同体。

纵上所述,在世界政治经济密切相联的今天,哲学和价值哲学要在变革中去发展,在发展中去变革。

而发展和变革的范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其是哲学和价值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参考书目:
《库恩范式》(日)野家启一著河北教育出版社《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王玉梁著人民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