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表演教程

语言表演教程

第一章:表演的要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站在舞台上应该用什么状态表演吗?一、最基本的要求1.对于学龄前的儿童,首先要启发和鼓励他们喜欢张嘴,愿意朗诵。

2.通过练习,是他们朗诵能够达到:大声、清楚。

自然,流畅。

二、声音洪亮1.声音洪亮,就是大声。

2.在鼓励幼儿大声朗诵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幼儿声带过于用力,造成声音尖细、声嘶力竭,甚至造成声带疲劳、病变,毁坏嗓音。

3.要知道幼儿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肚脐下的丹田部位,气往下沉;努力提起上颚,打开后牙。

其实,这就是丹田用气和制造共鸣的初步尝试和训练。

三、口齿清楚许多幼儿说话时懒得张嘴,懒得用力气,所以造成说话不清楚,甚至有些声母、韵母含混或不能区分。

例如有些幼儿,并不是受地方语言习惯的影响,而纯粹是舌头懒得用力,所以造成n-l部分,甚至把ge 说成了zhe,er字发不清楚。

我们也曾听到个别人直到成年都说不清“来了”的“了”字。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口舌的生理问题造成的,更多的是从小没有注意语言的训练,而形成了不良的语言习惯。

1.要想把话说清楚,唇齿口舌颚都要用力。

只要不偷懒,认真练习,除了个别存在生理缺陷的幼儿,都可以做到发音清晰,口齿清楚。

2.为了使幼儿做到发音清晰,口齿清楚,要让幼儿多练习绕口令。

它可以训练口清各个部位的功能,并可以训练幼儿清晰准确地读出每个字的声母、韵母的读音。

3.幼儿级主要考查考生的声母读音是否清楚有力,特别是n-l、g-k、d-t及平翘舌音必须分清。

四、正确的舞台站立姿势抬头,脸自然的面向正面前方,头顶持平,下巴微收;双肩放松,略向下压,头颈伸直,是人体有一种向上的感觉;挺胸,收腹,立腰,提臀,躯干直立,不向左、右偏斜和晃动;双臂自然下垂,手掌自然弯曲放在大腿两侧裤缝处;双腿并拢挺直,两个膝盖和两个脚跟分别靠拢,角尖分开,是双脚从自己的角度看成八字形。

站立时也可以两腿略微分开,两个脚尖比脚跟并拢时略微向回收一点,但两腿分开的距离不要超过肩宽。

第二章:课前小运动课前小运动可以帮助小朋友训练肢体的每一个部分。

每次做的时候要认真哦!语言表演艺术是一门自然、真实的艺术。

面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自然,观赏者也必然会产生情感的陶冶和观感的陶醉。

表演艺术就是这样,观众要相信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要跟随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去同喜同悲,对舞台上发生的一切产生思考等等,这些都需要表演者运用技巧,真实、自然的把人物、故事展现给观众,“牵住”观众的眼睛、心灵,使观众产生“这就是”的欣赏心理。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演员掌握天性的创作规律,在完全恢复第一自然天性的状态下,开启创作的第二自然天性的大门。

作为主持人、朗诵者,其实他也是演员,在主持朗诵过程中,要机智的应对舞台上发生的种种问题,让整个表演过程成为一个整体,加入你的智慧,让整个表演出彩,达到预期的目的。

为了提高孩子的自信度,锻炼孩子良好的台风。

在正式上课之前进行肢体的运动,让孩子身体的每个关节都运动一下,可以令其在进行表演时达到肢体灵活。

在各种表演中像声乐、主持、朗诵、演讲都要求体态自然,协调舒展,举止优雅,所以每次上课前要让孩子释放天性。

这里我们释放天性让孩子做一些运动:1、《小木偶》我是快乐的小木偶,我伸伸胳膊,我踢踢腿,我点点头来我弯弯腰,我扭扭屁股我探探身,我要给大家表演了。

《大力士》我是一个大力士,我左我右,我123我起。

这两个小游戏主要训练孩子能够自如的控制自己的肢体,能伸能缩,蹲下起立,让我们的每一块肌肉都能运动起来。

2、关节放松小木偶和大力士做完以后让小朋友们跟着一起做从手指到膝盖放松运用,让孩子感受自己慢慢儿放松只到全身放松的节奏感。

3、打气儿或者吹气人孩子们因为放松现在让孩子们站起来,吹气人当孩子们听到123吹的时候就摆一个动作要定点,慢慢站立起来击掌后立正;打气时让孩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吸到丹田处,一口气发出cicici的声音站起来。

在训练孩子节奏感的同时,还训练了孩子的气息。

4、小小健美操可以挑一些大家耳熟能详节奏明快的歌曲。

朗诵表演者除了用有声语言进行传播和交流外,其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服饰、化妆等无声语言也会传达丰富的信息。

朗诵时只有通过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所以,进行课前小运动一定要注意每个孩子的肢体动作要尽量舒展开,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三章:练声语言是一门口耳之学,是听和说的学问,两者不可分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学习语言,练好基本功的方法很多,表演之前练声在锻炼语言基本功方面起着矫正发音部位,促使反应敏捷、用气自如。

吐字清晰等重要作用。

人类发音的过程是从肺部呼出气流,气流经过喉头时使声带颤动,在经过口腔或鼻腔的共鸣,使微弱的声音在这里得到扩大和美化,然后,声音经过唇、齿、舌、牙、腭等发音器官不同方式的协调动作的调节,发出声音。

所以练声就分为练气息,练声带,练口腔等。

口部操可以帮助小朋友训练口腔中每一个部分。

一定要天天练习哦,坚持坚持再坚持!第一、口部操的练习1、口的开合练习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

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

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像嚼口香糖一样,时间不宜过长,不然两腮会很累。

3、双唇练习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4、舌头练习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不太好练习,男生会比较容易。

第二、气息控制训练——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朗读时应该掌握的方法。

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

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练习方法:1、慢吸慢呼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闻花香),慢慢吸足气。

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

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a mao(拼音阿毛),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练习偷气)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

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习:巴拔把爸低答底大3、快呼快吸这个呼吸方法可以练习横膈膜的弹跳能力,比如:学习小狗跑完之后的呼吸方法。

4、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打咋假卡喇雅塔把马哪撒傻眨脑海忍老5、换气练习:数枣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儿,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五个枣儿,四个枣儿、三个枣儿、两个枣儿、一个枣儿,这是一个绕口令儿,一口气儿说完才算好。

练声是为更好的语言表达打基础的有效性活动,通过每天有规律有步骤的练声,锻炼我们身体各个发声器官的整体协调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语言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言发声习惯和状态,进而为朗诵表演打下牢固的基础。

语音发声是播音主持的基本功部分,它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不可缺少而且非常重要。

不同的声音带来的感受是绝然不同的,谁不愿意聆听美妙的声音呢?所以每次上课前都要很认真的进行这一部分。

小朋友们,气息练习不要以为是一种很枯燥的练习,其实它能帮助我们提高声音的亮度,如果能把他掌握好,说再长的绕口令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章:绕口令练习一、绕口令要求1、开始练习绕口令一定要严格地按照要求进行训练,每个字都要读准咬清,绝不能图快,绝不能含混不清的说出。

2、绕口令又叫急口令或拗口令,在读清楚的基础上,应该训练幼儿以较快的速度说清这段绕口令。

幼儿练习绕口令是常见的两种现象是,虽然很快,但却含混不清;或者虽然很清楚,但是速度很慢,这些都应该注意克服。

3、幼儿级主要选了练习d-t、g-k、n-l、以及分清z-zh、s-sh的平翘舌音的小段子。

二、绕口令练习和考级篇目1.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注意舌尖用力,说好d和t。

这两个音,都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并且在发声时,舌尖快速用力从上齿龈处弹开。

其中发d时舌尖的位置发t音时的位置更靠前一些,弹开时使用的力度也要比发t时更大一些。

每个字要分开读清楚,同时又要有一定的速度,不要读得太慢。

2.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别炖我的炖冻豆腐。

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就别想再吃我的炖冻豆腐。

3.刘小妞去遛牛,牛小尤去练球,不知你是去遛牛,还是去练球。

舌尖用力,说好n和l。

这两个音,也都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不过发n音时,舌尖要完全阻住口腔出口,使声音从鼻腔发出,也就是发出的是鼻音;发l音时,要关闭鼻腔,舌尖要卷起抵住上齿龈,舌尖的位置比发d、t和n音时都要靠后,可以到达上齿龈和硬腭的交界处;舌头两边要略微翻起,是声音气流能从舌头两边通过;嘴角要稍微咧开一点儿。

此外在读“妞”、“牛”和“球”时,最后的口型不要完全打开,而要使嘴唇略微紧张,收成圆形。

4.可可口渴要水喝,哥哥喝水口不渴;可可要喝哥哥的水,哥哥水给可可喝。

可可喝水解了渴,谢谢哥哥给水喝。

舌根用力,说好g和k。

舌面后部往上抬,使他靠近并接触硬腭和软腭的交界位置,发音时,舌根突然从这个位置弹开,使气流冲出,爆破出声。

K和g的发声方法基本一样,只是发k时,舌根弹开后,与软腭的距离更大些,气流冲出更容易些,气流的量也更大些。

有的幼儿,发g的音容易发成zhe的音,是因为用舌尖代替了舌根,舌头用力的位置过于靠前了,变成了卷舌音。

5.长虫围着砖堆转,转完了砖堆钻砖堆。

6.隔着窗子撕字纸,一撕横字纸,再撕竖字纸,撕了四十四张湿字纸。

舌尖会伸也会翘,平、翘舌音要分清。

“转”和“纸”的声母发zh的音,“湿”的声母发sh的音,都是翘舌音,舌身向后缩,舌尖向上翘,轻轻抵到硬腭处;“钻”和“字”的声母发z的音,“撕”的声母发s的音,都是平舌音,舌尖向前平伸,轻轻抵住上齿背。

因为这两类字的发音差别只是舌尖位置的不同,zh和sh的舌尖位置靠后,z和s的舌尖位置靠前,所以他们也分别叫做舌尖后音和舌尖前音。

7.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

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就请谁来试一试。

8.三月三,阿三去上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走了三里三,湿了三件衫。

9.肩背一匹布,手提一瓶醋,走了一里路,看见一只兔。

卸下布,放下醋,去捉兔。

丢了布,撒了醋,跑了兔。

练习圆唇音u的正确收音。

发音时,口腔基本闭合,舌头往后缩,双唇收拢成圆形并向前撅起。

因为这段绕口令有情节,很有意思注意不要把它读成小表演而忽略了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