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之论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之论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之论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很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很深刻的影响。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

修身为第一要务。

孔子曰“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治其国者,先修齐其家。

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

可见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为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的人。

我认为,修身就是要修德、修识、修能,其中修德是修身之本。

古今中外,没有人敢否定道德的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那是他个人的失败,一个民族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从古至今,评判一个人道德高尚与否的标准各有不同。

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是一个忠臣孝子。

没有父母,我们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没有我们的祖国我们不可能在这个世界生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样的诗句我们不难发现,那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不仅告诫我们要孝敬父母,更告诉我们了不仅要养,还要敬。

对于我们的祖国,我们常把它比喻成我们的母亲。

“祖国啊,我的母亲”我们经常吟诵着这样的诗
句。

祖国,给了我们生活的热土,给了我们劳作的空间,给了我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更给了我们一个民族的精髓----民族精神。

如果对父母我们不能孝敬,对祖国我们不能热爱,那么我们有愧做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

所以一个人要想修德首先要做到是一个忠臣孝子。

其次,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朋友我们要两肋插刀。

我们要做到有朋自远方来,悦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輒,其何以行之哉?”所以要做到讲究诚信,对朋友一定要真诚。

对他人还有一点,我们要宽容对待他人,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告诉我们应怎样对待他人。

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做到和善宽容有好的和他人相处。

最后,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夫子为我们提出了辨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

做君子而非小人,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追求。

君子的评判标准同样是多方面的,比如说“观棋不语真君子”看他人下棋,而不说话是君子的行为,“莲者,花之君子者也”像莲花一样,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是君子的行为。

所以君子要在各方面都做好,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所以一个君子的道德修养也是很高的。

如何能成为一个君子?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
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同样需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要做到修身,先修其德。

然后修其识。

修德而曾广见闻,高瞻远瞩,这就是修识。

一个人没有知识,他是这个社会的弃儿,一个国家没有知识,那么它无以立足于社会民族之林。

一个人没有文学知识,他便不能更深理解生活的美好,没有自然科学知识,便不知道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没有社会科学知识,便不知道人类的历史和发展方向,也便不知道自己如何在社会上立足,没有艺术知识,便不能体会音乐的美妙,图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

同时读书可以增强人的幸福感,同时可以提升我们抗逆境的能力。

修识,要我们努力观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获取高深的知识和智慧。

有了高深的学问和智慧,就能心诚意实,言行一致,即使无人在时,也照常遵守道德准则,保持情绪稳定,平常心,没有忧患,做到慎独,便能更好的修身。

要将识变成现实,需要踏踏实实干事,这是修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修能就要我们去实践。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知识要运用到实践中。

在实践中我们获取知识,这些感性认识经过我们头脑的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形成了上升到理性。

形成
了理论体系,他会对我们的实践起指导作用。

只有我们再次运用到了实践中我们才能检验它的正确与否。

如果正确我们坚持,如果错了,我们即使改正。

只有这样我们的思维才会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的修身。

就像中国的历史,我们曾一度打算通过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来的达到富国,然后来救国,我们也曾想把外国的政治体制搬到中国,可这些在中国的是行不通的。

后来经过实践,认识到工人阶级才是革命性最强的阶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即使是选择了正确道路之后我们还是犯了很多错误,我们的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通过实践才知道我们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实现中国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的历史发展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对一个国家尚能如此,对我们的个人的发展又何尝不是。

一个人,只有自己去努力做事,去实践才能将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不会是一个只说不做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用之才,才会为我们所尊敬的人。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才能提升自己实践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更好的修身。

所以修身要修德,修识,修能。

孔子所说的修身要以仁为本,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最高原则。

孔子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借以修身为本”。

无论是皇上还是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

“其本乱,而末治否矣”。

意思是说,人都不修身,没有教养、涵养。

没有做好社会德行教育,社会就不能很好的安治。

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有教无类,以修身为教育之本来达到国家的强盛。

时光流转,21世纪科技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社会上80后,90后有许多的诟病。

诚然,这里有人们固有的偏见,但不可否认,我们自身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再过几年我们都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将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如果我们自身的道德存在缺陷,或者说我们没有一个好的个人修养,那么我们国家的前途又将再那里?在齐家治国之前请先修身。

修身为本,只有通过修身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