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详解(三)单选题:1.以下哪位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选D)A柯姆斯B马斯洛C罗杰斯D 皮亚杰多选题:1.学生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选ABCD)A 主动性B 被动性C 间接性D 计划性2.以下哪些是影响人脑发展和机能的因素:(选ABCD)A 营养B 情绪C 环境D 饮食填空题:1.脑功能的定位问题是脑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
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因此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因此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3.盖齐把学习分为五类:①应答性学习;②接近学习;③操作学习;④观察学习;⑤认知学习。
4.林格伦按学习内容把学习分为三类:①技能和知识的学习;②概念学习;③态度的学习。
5.我国学者过去一般把学习分为三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学习(包括智力技能学习,或把智力技能学习单列一类);(3)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6.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也是最发达的领域之一。
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世纪晚期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接受学习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结构的重要性。
9.布鲁纳则强调发现学习,认为应通过指导发现法,使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进行学习。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柯姆斯、马斯洛和罗杰斯。
名词解释: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简答题:1.请简述影响脑发展和机能的因素(一)营养和环境营养和环境对脑机能和发展的影响,从胎儿期就开始了。
除营养外,情绪的培育也影响脑的发展。
(二)生化因素和脑化学因素影响脑的活动是一个复杂迂回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饮食对内分泌系统进行的。
(三)生物反馈与脑活动人能够有意识地影响脑的活动。
2.请简述脑科学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两半脑的作用,使学生全面发展(二)要重视脑功能单侧化优势的个别差异(三)注意两半脑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四)有助于专业选择和职业指导3.请简述加涅按学习水平的分类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
其过程是:刺激一强化一反应。
2.刺激一反应学习(S—R的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其过程是:情景一反应一强化。
即先有情景,作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3.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
4.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化。
5.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6.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7.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
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
加涅的这一分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4.请简述布卢姆的学习分类布卢姆的分类法是为了用于课程设计,因而是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六类:(一)知识:对知识的简单回忆。
(二)理解;能解释所学的知识。
(三)应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概念和规则。
(四)分析:区别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
(五)综合:把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
(六)评价:根据内部的证据或外部的标准作出判断。
布卢姆的这六类学习实际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内容到抽象化,每一项都是建立在先前获得的技能或能力的基础上。
论述题:1.请阐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一)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学习是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
动物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需要学习,而人不仅要适应环境,而且要改造环境使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就更需要学习。
广义地说,学习与生命并存,对一切具有高度组织形式的动物而言,生活就是学习。
但生物的发展水平不同,它们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学习在它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二)学习能促进成熟与心理发展1.学习可以影响成熟所谓成熟,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它受生物学规律支配。
生理的结构和机能为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在个体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学习什么,从何开始,都要以学习者的相应成熟为条件。
但是,如果个体的生理结构得不到使用的话,它的机能就会消退。
但是没有环境的刺激作用及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可能的。
2.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2.请简述人类的学习的特点。
(一)人类学习的社会性(间接性)——间接经验为主人类除了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以外,还在同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获得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
自有人类文化以来,人类社会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通过社会传递保存下来,而个体从出生以来,就是通过与成人的交往,通过在学校里与教师的交往,进行学习,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经验;还通过与同代人的交往而获得大量的社会经验。
这种间接经验的学习,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非常丰富的,这是动物学习中所不可能的。
(二)以语言为中介人类是以语言为中介来进行学习的。
由于有了语言,扩大了个体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可能性;有了语言,使人不仅能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有可能掌握概括、抽象的经验,因为语言是使事物之间关系抽象化概括化的信号。
(三)积极主动性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因此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人不仅要认识世界也要改造世界,所以人是在积极地作用于环境,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进行学习。
由于人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人们有极为丰富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主动地探索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也是动物学习根本不可能的做到。
总之,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有共同点,但其不同点是根本的。
用动物学习来说明人类学习,将会抹杀人类学习的社会性。
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3.请阐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的特点。
(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因此,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
人类的认识是从实践开始,而学生的学习则未必如此,他们可以从学习现有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同时补充以感性经验。
虽然学生的学习也要求个人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学生的实践活动也与成人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目的性上,而且从总体上来说,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是主要的,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事事从直接经验开始。
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特别要求教师能把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
(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
由于教师既掌握所教知识的内在联系,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因此,能够保证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特殊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掌握前人经验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学生的学习与人类学习一样,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但他们的学习又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当学生意识不到他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活实践的关系时,就不愿为学习付出努力。
因此教师要注意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学生的学习既有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特殊性。
如果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就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人化,事事要求直接经验,或是放弃指导,强调生活即教育;或是只注意灌输,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的学习者。
这些做法都有碍于学生的学习。
4.请阐述加涅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又把学习分为五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
这一类的学习通常是有组织的,学习者得到的不仅是个别的事实,而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给予许多有意义的知识。
使信息的学习和意义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的知识。
言语信息的学习有三大作用:①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条件,如识字之于文学作品的学习。
②有些言语信息在人的一生中都有实际意义,如时钟的识别,天体运行,四季的形成等知识。
⑧有组织有联系的言语信息可以为思维提供工具。
2.智慧技能的学习。
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又称过程知识。
在各种水平的学习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智慧技能.比如怎样把分数转换成小数?怎样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等等。
加涅认为每一级智慧技能的学习要以低一级智慧技能的获得为前提,最复杂的智慧技能则是把许多简单的技能组合起来而形成的。
他把辨别技能作为最基本的智慧技能,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不同复杂程度依次分为:辨别一概念——规则一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的学习。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因此,从学习过程的模式图来看,认知策略就是控制过程.它能激活和改变其他的学习过程。
认知策略与智慧技能的不同在于智慧技能定向于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则支配着学习者在对付环境时其自身的行为,即“内在的”东西。
简单地说,认知策略就是学习者用来“管理”他的学习过程的方式。
这种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详解(四)单选题:1.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选A 斯金纳巴甫洛夫桑代克班杜拉2.美国第一个将伊凡·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是:选D 巴甫洛夫桑代克班杜拉华生3.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选B 斯金纳巴甫洛夫桑代克班杜拉多选题:1. 桑代克主张的三个学习律是:选ACD 准备律因果律练习律效果律填空题:1.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2.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
3.美国第一个将伊凡·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是华生。
4.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5.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6.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7.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