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曲制作的一般工艺
酿制不同香型的大曲酒,所要求的大曲质量标准不同,所以大曲的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
大曲制作的一般工艺如下
1.制曲原料及配料
大曲制作的原料主要有小麦、大麦和豌t1.,有时也会使用少量的其他豆类和高粱
等。
原料要求颗粒饱满、无霉烂、无虫蛀、无杂质、无异味、无农药污染。
大曲的配料,根据各酒厂产品风格特点来确定,一般高温大曲多用纯小麦或者小麦、
大麦和豌豆的混合原料;中温大曲大多用大麦、豌豆为原料。
采用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制曲时,酉己比通常是5:,x:1或者6}3}1或者7=2}1;采用大麦、豌豆时,通常的原料配比是6,4或者7,3(表3-1)0
2,原料粉碎
大曲的质量与原料的粉碎度直接相关,过细则翁度大,曲坯内间隙小,通气差,水
分和热量不易散失,导致微生物生长缓慢.窝水等现象;过粗则猫性小,曲坯间隙大,水分和热量易散失,铮致曲坯过早干燥和裂日。
表面不挂衣,微生物生长不良。
故要严格控制制曲原料的粉碎度。
例如:麦粉的粉碎一般要求“心烂皮不烂”。
“心烂”则可充分释放淀粉,“皮不烂”则可保待一定的通透性。
3.曲坯制作
(1>拌料与加水。
拌料的目的是使料均匀吃足水分.以利于微牛物的生长与代谢。
从
微生物的生长情况L看,细菌易在水分大的环境中生长;霉菌在曲坯含水量35%时生长最好;酵付菌在水分含量在30%一3500生长最佳。
一般地,拌料后含水量在38%左右,标准是“手捏成团不粘手”。
(2)制曲坯一曲坏制作一般分为人工踩曲和机械制曲两种。
曲坯多为砖块,一般尺寸为(30-33)cmX(18^21)cmX(6-7)cm.太大微生物不易长透汰小则不易保温保湿,费时费卜。
同时曲坯松紧要适中,过硬则成曲色泽不止,曲心有异味;过松则操作不便易散曲,也不利于保温保湿。
4.曲室培养与管理
(1)曲坯人室
①曲房准备:要求保温保湿及通风效果好。
曲坯人室前,彻底清扫,并铺上一层稻
壳类的物料.避免曲坯发酵时’。
地粘连。
曲室地面最好是泥土,视气候情况适时洒水。
②曲坯安放:安放形式有‘!一形、人形和一字形三种根据季节。
曲坯间距有所不同一
般冬季1.5--2.0cm.夏季为2-3cm视情况缩小或者拉大曲间距,以调节温度、湿度及通风等。
③覆盖:曲坯安放之后,应盖土草帘、稻草之类的覆盖物,适时洒水。
最后,关闭
门窗,进人培菌阶段。
(2)培菌管理。
培菌阶段决定大曲质量的好坏,必须注意观察,掌握翻曲时问,适
时调节温度、湿度和通风,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提供良好的条件不同大曲的制作工艺不同,培菌管理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①低温培菌:一般3^-5天,温度控制在30^}40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9。
%此时期
日的是让霉菌、酵母菌等大量繁殖,为其发酵体系的形成打好基础。
控制方法有翻曲、取下覆盖物、关启门窗等。
②高温转化一般需要5}7天此期间根据大曲的不同,则温度控制不同(4565摄氏度),
相对湿度大于900%。
在转化期,菌体生长逐渐停止,曲坯中微生物所产酶系因温度升高开始活跃,利用原料形成酒体香味的前体物质。
由于不同酶系最适作用温度不同,因此在此阶段控制不同的温度将形成不同的乔味和香味前提物质,为大曲酒的香型打下基础。
控制方法,开启门窗排潮。
③后火生香:一般9~12天,温度一般控制在低于45摄氏度,相对湿度小于80。
此时
浓香型白酒
代表产品:泸州老窖特曲、四川宜宾五粮液、古井贡酒、剑南春、全兴大曲、洋河大曲、双沟大曲、沱牌大曲、宋河粮液……
工艺特点: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传统的总结为“千年老窖,万年香糟,熟糠拌料,长期发酵”。
其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以多粮或高粱为制酒原料,优质小麦或添加大麦、豌豆混合配料培制中偏高温大曲,泥窖固态发酵,采用续糟醅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精心勾调……最能体现浓香型大曲酒的工艺特点的,而又有别于其他诸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的是“泥窖固态发酵,采用续糟配料、混蒸混烧”。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基本类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以四川长江流域的以五粮液为代表的“跑窖法”工艺类型(跑窖分层蒸馏法)和泸州老窖为代表的“原窖法”工艺类型(原窖分层堆糟法),和以苏、鲁、皖、豫、江淮一带为代表的“老五甑法”工艺类型。
在生产工艺操作中,人们十分重视“匀、透、适、稳、准、细、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