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剂学考试卷-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考试卷-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试卷一、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1、药物制成剂型的总目的:A安全,有效,稳定 B 速效,长效,稳定C无毒,有效,易服D定时,定量,定位E高效,速效,长效2、下列哪版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本:A 1953版B 1963版C 1973版D 1985版E 1990版3、下列无抑菌作用的是:A 20%甘油B 20%乙醇C 60%乙醇D氯仿水 E 1%苯甲醇4、表面活性剂作为O/W型乳化剂其HLB值应为:A 1.5—3B 3.5—6C 7—9D 8—18E 15—185、下列那项不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不稳定:A乳剂的分层B水性液体的变色C浸出制剂贮存后产生沉淀D片剂崩解迟缓E混悬剂沉降6、难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水溶液时,增大其溶解度的方法是:A加热B粉碎成细粉促进其溶解C搅拌D药物与溶媒所带电荷相同E药物与溶媒的性质相似7、单糖浆的含糖量为(g/g):A 85%B 75.54%C 54.5%D 64.72%E 85.5%8、下列哪一条不是影响蒸发的因素:A 蒸发面积B 液体表面压力C 液体的黏度D 搅拌E 加热温度与液体温度的温度差9、下列不是片剂的特点:A产量高B成本低C剂量准D性质稳定E溶出快10、普通W/O型乳剂软膏剂中应加入:A甘油B苯甲酸 C A+B D均不用E液体石蜡11、湿热灭菌效果最好的蒸气是:A流通蒸汽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不饱和蒸汽E湿饱和蒸汽12、保持注射液稳定性的首选措施是:A调整pH值B加入抗氧剂C加入抑菌剂D加入增溶剂E加入稳定剂13、下列对增溶剂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属于同系物的增溶剂,碳链愈长,增溶量愈大B增溶剂形成胶团后,才有增溶作用C增溶剂分子中,既有亲水基团,又有亲油基团D增溶剂均可内服E HLB值15~18的界面活性剂均可作增溶剂用14、下列防腐剂中,抑菌能力受干扰最小的是A.苯甲酸B.苯甲酸钠C.尼泊金乙酯D.山梨酸 E 对羟基苯甲酸酯15、下列各种溶媒中吸湿作用最强的是A液体石蜡B丙酮C甘油D乙醇E聚乙二醇-40016、下列有关注射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注射剂均为澄明液体,必须热压灭菌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C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D疗效确切可靠,起效迅速E产生局部定位及靶向给药作用17、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A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B为pH值5.0-7.0,且不含热原的重蒸馏水C为经过灭菌处理的蒸馏水D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E本品应采用密闭系统收集,于制备后12小时内使用18、将青霉素钾制成粉针剂的目的是A免除微生物污染B防止水解C防止氧化分解D携带方便E易于保存19、下列非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皮肤的湿度B皮肤的温度C皮肤的角质层D涂药面积E涂药剂量20、下列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紫外线灭菌B环氧乙烷 C γ射线灭菌D微波灭菌E高速热风灭菌21、注射用水可采取哪种方法制备A离子交换法B蒸馏法C反渗透法D电渗析法E重蒸馏法22、热原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胆固醇C脂多糖D磷脂E生物激素23、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下列哪项目标,以使浸出顺利进行并达到完全A最高的PH值B最大的浓度差C较长的时间D较高的温度E以上均错24、盐酸、硫酸、枸橼酸、酒石酸等为常用的浸出辅助剂之一,主要用于促进下列哪项的浸出A生物碱B甙C有机酸D糖E以上均错25、软膏剂中,穿透作用最好的药物是A 水溶性大的药物B 脂溶性大的药物C 具双亲结构的药物D 大分子药物E 难溶性药物26、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A Span类B 肥皂类C Tween类D 阿拉伯胶E Pluronic27、片剂制粒的目的是A 提高生物利用度B 提高溶出度C 提高崩解时限D 防止麻面花斑E 增加流动性和可压性28、有关水溶性颗粒剂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湿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C干燥程度控制水分在2%以内D干燥温度一般为80~90℃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29、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炼蜜之目的A 除去杂质B 杀死微生物C 蒸发除去水分D 增加其润滑性E 增强粘性30、除外均是粉碎的目的A 便于调配B 有利于成分的浸出C 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刺激D 增大药物的表面积E 利于制备各种剂型31、除外均是中药注射剂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的原因A 鞣质未除尽B PH值不当C 渗透压不当D 加入苯甲醇E 药物本身产生刺激性32、除外均为片剂崩解超限的原因A 颗粒过硬B 压力过大C 颗粒过干D 粘合剂粘性过强E 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33、以下哪一项与片剂润滑剂无关A 增加颗粒流动性B 防止颗粒粘在冲模上C 促进片剂在胃中润湿D 减少冲模和冲头的磨损E 减少颗粒间摩擦力34、包糖衣时的顺序是A 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B 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隔离层C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D 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E糖衣层隔离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35、以下除外,均加崩解剂A 口含片B 舌下片C 浸膏片D 咀嚼片E 外用植入片36、下列哪个是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流程A 基质+药物→混合→灌注→成型→排出→包装B基质+药物→混合→灌注→冷却→排出→包装C 基质热熔+药物→混合→灌注→冷却成型→排出→包装D基质热熔+药物→混合→冷却成型→排出→包装E基质热熔+药物→混合→灌注→排出→包装37、以下除外均可作为软膏基质A 蜂蜡B 硅酮C 虫胶D 羊毛脂E 石蜡38、眼用散剂通过筛目是A 80目B 100目C 120目D 140目E 200目39、Arrhenius公式定量描述A 湿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B 光线对反应速度的影响C PH值对反应速度的影响D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E 氧气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40、药物制剂的有效期通常是指A 药物在室温下降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 药物在室温下降解百分之十所需要的时间C 药物在高温下降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D 药物在高温下降解百分之十所需要的时间E 药物在室温下降解百分之九十所需要的时间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含毒剧药散剂应制成,混合方法应采用。

2、干燥过程分两个阶段,其开始阶段是,而后进入,直至达到状态。

3、乳糖代用品是用、和,比例是7﹕1﹕1。

4、片剂按原料特性分,可分为、、、。

5、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分,可分为、、、。

6、靶向给药体系包括、、、等。

三、是非题(每题0.5分,共5分)1、处方中有含有流浸膏也能制成散剂。

()2、注射用水一般是指用蒸馏法制备的蒸馏水。

()3、一般说来片剂、液体药剂、散剂口服后吸收速度依次增加。

()4、温度升高时,药物的溶解速度增加,溶解度不变。

()5、一般来说,脂溶性的药物选用亲水性基质比选择脂溶性基质制成的栓剂药物吸收好。

()6、酒剂与酊剂只是含醇量不同。

()7、硬脂酸镁是首选润滑剂,不受任何因素限制。

()8、干燥必须加热至室温以上。

()9、易水解的药物均可用缓冲溶液调节最适PH使之稳定。

()10、所有的片剂均无PH值要求。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物理灭菌法2、裂片3、缓释制剂4、一级反应5、生物利用度五、简答题(每题3分,共15分)1、简述散剂的特点。

2、哪些药物不能制成胶囊剂?3、与口服剂型相比,栓剂作为全身治疗给药具有哪些特点?4、输液剂的质量要求包括哪些?5、防止和延缓中药制剂不稳定的措施有哪些?六、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丸剂包衣的目的是什么?2、论述药物制成剂型的原则。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硬脂酸甘油酯(HLB=3.8)2份与油酸三乙醇胺(HLB=12.0)4份混合后,HLB值为多少?2、配制50ml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问需加多少氯化钠,使成为等渗溶液?(已知1%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的冰点降低为-0.122℃)试卷A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5 ACADB;6~10 BDCEB; 11~15 CBDDE; 16~20 AAB E B21~25 ECBAC;26~30 CE D DC 31~35 DBCCD; 36~40 CCEDB;二、填空题1、倍散,等量递增2、等速阶段,降速阶段,平衡3、淀粉、糊精、糖粉4、全粉末片、半浸膏片、全浸膏片、提纯片5、溶液型、混悬液型、乳浊液型、注射用粉针6、脂质体、磁性制剂、毫微型胶囊和靶向给药乳剂三、是非题1、√;2、×;3、×;4、√;5、√;6、×;7、×;8、×;9、√;10、×;四、名词解释1、物理灭菌法:利用温度、干燥、辐射、声波等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2、裂片片剂压制后受到振动或放置后,从腰间开裂或从顶部脱落一层,叫作裂片。

3、缓释制剂: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药物作用的一类制剂。

4、一级反应: 即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1次方成正比的化学反应。

4、生物利用度药物经吸收进入体内大循环的相对速率和相对数量称作生物利用度。

五、简答题1、简述散剂的特点。

散剂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制法简便;剂量可随意增减;运输携带方便;腐蚀性强及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不宜配成散剂。

简述软膏中乳剂基质与油脂性基质的区别。

2、哪些药物不能制成胶囊剂?(1)水溶液和稀醇溶液能使胶囊软化和溶化,所以不能制成胶囊剂。

(2)易溶性药物,或小剂量有刺激激性的药物,由于胶囊壳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而不宜制成胶囊剂。

(3)风化药物可使胶壳变软,潮解药物可使胶壳变脆,不宜制成胶囊剂。

(4)强酸性药物可导致囊壳水解,强碱性药物能使囊壳变性影响崩解,不宜制成胶囊剂。

3、与口服剂型相比,栓剂作为全身治疗给药具有哪些特点?栓剂既能发挥局部作用,又能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干扰因素少,药物不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可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药物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同时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便于不能或不原吞服药物的患者使用4、输液剂的质量要求包括哪些?调节适宜的pH值,应与人体血液接近;具有适宜的渗透压,应与血浆等渗或偏高渗;澄明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应无菌、无热原、无毒性;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5、防止和延缓中药制剂不稳定的措施有哪些?(1)延缓水解的方法:调节pH值;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

(2)防止氧化的方法:降低温度;避免光线;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控制微量金属离子;调节pH值。

(3)其它稳定化方法: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制成微囊或包合物;制成固体剂型;改进工艺条件。

六、问答题1、简述丸剂包衣的目的是什么?(1)增强药物成分的稳定性,丸剂中有些成分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可能发生变化,包衣后可起到保护作用。

(2)减少刺激性,主要是指矫味作用,包衣后一些刺激性气味可以掩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