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运动康复——肩关节的康复-柳希芹

骨科运动康复——肩关节的康复-柳希芹



注意事项:被动活动的范围试患者的疼痛感觉而 定,不能超过正常活动范围(可以与健侧比较), 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到痛点为准,可以根据情况 由痛点扩大一点范围持续牵张,疼痛明显应立即 停止。

其中屈伸动作适合于肱二头肌、三头肌肌力小于 Ⅲ级的外伤或者失神经支配的患者。内收外展动 作适合于肩关节周围骨折固定牢固早期康复或肩 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期恢复训练,肱骨大结节撕 脱性骨折应避免肩关节大幅度的内收外展。内外 旋动作适合于肩关节脱位3周后的康复。环转运动 一般少做,需要上面几个动作范围较好时才能做, 以防损伤。
(2)动态稳定结构:肩袖、肱二头肌及三角肌


肩胛下肌——前方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后方 肱二头肌——外旋 三角肌前部后部纤维
常用的运动康复方法
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提高肩关节稳定性

一、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常用的方法
(一)被动活动 (二)助力或主动运动

被动活动


目的和作用:牵张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 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动作要领: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环转
总结
总的来说,应在保证维持骨折复位 的前提下,正确评价骨折处各方向上 所能承受的负荷,及时调整运动治疗 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运动 治疗。
屈70º ~90º (180º );伸40º ~50º ; 收展总和90º ~120º ;旋内旋外总和90º ~120º ,旋 内大于旋外;臂外展超过40º ~60º 时常伴随胸锁与 肩剖概要

肩关节盂浅头大,关节囊松弛,其稳固性 主要靠周围肌腱来维持。背阔肌、胸大肌、 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 肌和肩胛下肌分别止于肩关节的前后方和 上方,腱纤维与关节囊纤维相交织,形成 “肌腱袖”,肩关节在进行某一动作时, 往往是由几块肌肉共同协作完成的。
(三)肩关节收展抗阻运动训练

注意:骨折早期可以做,肱骨大结节撕脱 性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后期可以做 此训练,需要循序渐进。
(四)肩关节内外旋抗阻运动训练

注意:由于前臂也可以旋前旋后,应保证 上下臂为一整体,使力量着力点在肩关节 附近。
(五)肘关节屈伸对肩关节肌力影响
注意:必须保持肘关节完全伸直或者屈曲90º , 肩关节周围肌肉牵拉力量较小时应屈曲肘 关节进行锻炼,相反则应伸直肘关节.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方法的选择

(一)肱骨大结节骨折:是冈上肌、冈下 肌、小圆肌的止点,肩关节主动抗阻外展 外旋,会加重肱骨大结节移位,因此,肱 骨大结节骨折早期应禁止肩关节主动外展 外旋,同样肩关节内收也会增加肱骨大结 节分离的趋势。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根据创伤机制可 分为无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和内收型骨 折。无移位骨折多为裂缝骨折或嵌插骨折, 前者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后者多为间接暴 力所致;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早期应避 免肩关节外展,内收型骨折则应避免肩关 节内收。
肩关节稳定性主要依靠静态稳定和 动态稳定作用来维持
(1)静态稳定结构:
1)关节因素:肱骨头关节面有30º 的后倾角; 盂唇 肩盂关节面有5º 向上倾斜 2)关节内压力:盂肱关节相对的位置 关节外的负荷 3)喙肱韧带:起自喙突基底的前外侧部分成两束,一束编入关 节囊,一束止于肱骨大小结节 4)盂肱上韧带:与肩盂一起防止肱骨头向下方脱位或半脱位,盂 肱中韧带阻挡肱骨头向前方脱位,盂肱下韧带则对维持肩关节 前方后方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肌肉起止点




主肩关节前屈的肌肉:三角肌、肱二头肌、喙肱 肌 主后伸的肌肉:背阔肌、三角肌、肱三头肌 主内收的肌肉: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的后部 纤维、大圆肌、肩胛下肌、喙肱肌、肱三头肌 主外展的肌肉:三角肌、冈上肌 主内旋的肌肉: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 主外旋的肌肉:三角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 肌、肩胛下肌
肩关节生理功能与解剖特点



肩关节是全身最为灵活的关节,设计非常精良, 关节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高度适应。关节运 动表现为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对立统一。 影响其灵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关节面的形状、面 差,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囊内外韧带的强弱, 有无关节盘的介入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的强弱和收 缩幅度,肌腱的附着、融入和加固等。 肩关节头大,关节盂浅,关节窝只能容纳关节头 的1/4~1/3,关节面差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关 节中无关节盘的介入,这些因素决定了肩关节运 动灵活性高,但是稳定性差。
骨科运动康复 —肩关节的康复
柳希芹
解剖


一、肩关节解剖概要 二、肩关节的生理运动方式 三、动力装置的解剖概要 四、肩关节生理功能与解剖特点
解剖概要

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由肱骨头和肩 胛骨的关节盂连接而成。
生理运动方式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以作三轴运 动,即冠状轴上的屈和伸,矢状轴上的内收和外 展,垂直轴上旋内、旋内及环转运动。 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如下:
助力或主动运动




肩关节屈伸:主动屈伸、推滚筒、爬肩梯、拿木 钉、推斜板(肩关节前后方稳定性较好) 内收外展(水平内收外展):主动内收外展、侧 身推斜板、滚筒、肩梯、木钉(肩关节侧方稳定 性好,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应避免肩关节主动 外展) 内旋外旋:主动内外旋、拿木钉经后脑勺给另一 侧手(一定的主动旋转基础上,稳定性好) 环转:弓腰主动环转、在墙上画圈
运动康复方法的选择
治疗目的:肩部疾病包括骨折、关节脱位及骨 病等,总的来说,肩部骨折的治疗目的是 早期以骨折端的稳定为目的,而关节脱位 的治疗目的是早期以脱位关节复位后的稳 定为首要目的。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恢复 关节的功能,即稳定是基础,活动是目的, 运动康复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影响稳定的基 础上尽快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活动功 能
二、提高肩关节稳定性常用的方法
(一)肩胛带肌力抗阻训练 (似耸肩动作)

注意:患者需要肩胛骨无骨折移位或骨折固 定良好患者后期康复训练,力量练习可以 逐渐增量。

(二)肩关节屈伸抗阻运动训练

注意:骨折恢复早期可以直接克服重力做屈伸运 动,待具备一定的肌力后可以开始力量练习,增 加额外的阻力,力量练习可逐渐增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