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显像诊断
女,54岁,乳腺癌。18FDG PET/CT判断临床分期: 左乳房相当于肿瘤部位异常高代谢浓聚,未见转 移征象。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女 性 , 37 岁 , 左 乳 癌 术 后 转 移 再 分 期 。 18F-FDG PET/CT:纵隔、双肺门、左上胸壁转移灶部位多个 异常代谢明显增高区。
(四)结肠癌、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 、卵 巢肿瘤 、头颈部肿瘤 、骨和软组织肿瘤等
67Ga-枸橼酸在血循环中与转铁蛋白结合,通过转铁蛋
白受体进入细胞。注射后24h内肾脏排泄15%~25%, 24h之后主要从结肠排泄。67Ga的清除速度很慢,生物 半衰期为25天,给药后2天仍有75%残留在体内。67Ga 在肝脏摄取最高,其次是唾液腺、脾、骨髓和泪腺。 泪腺摄取是由于和乳铁蛋白结合所致。67Ga也通过乳 汁排泌。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男,38岁,肝炎后肝硬化, CT发现肝内多发结节,临床诊断 肝癌肝内转移。FDG PET/CT:肝内多个异常高代谢灶,并于 右下腹发现长椭圆形代谢增高灶,融合图像示病灶位于降结 肠腔内,提示结肠癌肝转移。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
第二节
67Ga、201Tl
肿瘤显像
67 一、 Ga肿瘤显像
目前应用较多而且方法成熟的是18F-FDG肿瘤显像。
(二)常用显像方式
1.全身断层显像
2.动态断层显像
3.局部断层显像 4.衰减校正包括透射显像和数字衰减校正
(三)显像方法
1.病人准备
2.放射性药物 3.图像采集 常用指标: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
(四)图像处理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男,39岁,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 PET/CT示肝右 叶顶部、左右叶交界处及左下侧胸壁异常高代谢灶, 结合病史提示复发伴转移。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女,48岁,右上肺泡细胞癌术后。PET/CT:右上肺, 纵隔、右侧锁骨下淋巴结,右后肋胸膜附近多处,右 侧腹壁肝包膜附近,颈4、骶1椎体等部位高代谢灶。 结合病史提示复发伴多发转移。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女, 38 岁,咳嗽、胸痛 1 月; CT 示右上肺影伴右胸 腔积液;经皮穿刺活检查证实为肺鳞癌。 18F-FDG PET/CT(了解有无转移)。
(续前)横断层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男, 63 岁,胸片示右上肺占位-疑肺癌, 18F-FDG PET/CT 显像:右上肺病灶外周明显异常高代谢活 性,中心为代谢活性区(坏死)。
小腿 横纹 肌肉 瘤患 者
淋巴瘤患者的18F-FDG代谢显像
胰 腺 癌 患 者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女性,健康查体。 18F-FDG PET/CT 显像右甲状 腺局限性异常高代谢灶,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 腺乳头状癌。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男,77岁,左甲状腺癌术后。124I PET/CT显像发现左颈部、腹 主动脉旁结节影,明显异常124I浓聚,提示为甲癌转移灶。
X胸片
左下肺癌患者PET显像
2. 肺癌转移灶的检测及病程估价 18F-FDG PET 能准确判断肿大的淋巴结是否为癌肿 转移, 对肺癌的病程分期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肺癌患者肝转移,A为CT图像,B为水平切面PET图像,右图为PET全身图像
1.
2.
CT Findings: 6 cm ill-defined infiltrate/mass in the posterior segment of the right upper lobe and extending into the right lower lobe. Etiology is unclear. Suggested follow-up CT after treatment with antibiotics to access infection. PET Findings: FDG uptake in the right upper lung field consistent with tumor which may be primary or metastatic disease.
大脑皮层代谢主要以葡萄糖为底物,因此FDG浓聚较高。
心肌利用何种底物依赖于激素水平和代谢状态。禁食情况 下心肌主要利用游离脂肪酸;饭后或给予葡萄糖后,葡萄
糖利用率和FDG摄取增加。因此,进行心肌研究时,静脉
内注射葡萄糖可促进心脏摄取FDG。但肿瘤显像时必须禁 食,因为血中葡萄糖水平升高会与FDG形成竞争,导致肿 瘤摄取减少。
3. 肺癌治疗后局部炎症、纤维化与肺对NSCLC病人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 重要。PET对NSCLC病人进行分期比CT更为准确也更为 合算。PET虽然能比CT更好显示纵隔转移,但它不能 发现肿瘤侵犯支气管壁、胸膜和血管,因此有必要进 行解剖学显像补充诊断。 5. PET对肺癌治疗效果的评价 PET能准确鉴别肺部肿瘤的良恶性病变性质及转 移灶、复发灶,同时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判断中 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肿瘤细胞,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比正常细 胞快,能量消耗相应增加,葡萄糖为组织细胞能量的主要 来源之一,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葡萄糖的过度利 用,其途径是增加葡萄糖膜转运能力和糖代谢通路中的主
要调控酶活性。
应用18F-FDG进行PET显像可获得可靠的葡萄糖代谢影像, 借助生理学模型和参数,对局部放射性经过换算还可以获 得局部组织葡萄糖代谢的定量功能图像,清晰地显示与定 位葡萄糖代谢增高的肿瘤病灶和葡萄糖代谢减低的其它病
2. 对脑肿瘤患者预后的评价 3. 对放疗后的纤维化和肿瘤复发的鉴别 4. 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5. 局限性
(三)乳腺癌
18F-FDG代谢显像可以成功地显示乳癌原发灶,并同时检出淋巴
结、骨、肝、纵膈和脑转移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 和94%,因此本法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乳癌病人筛选方法。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分类
糖代谢显像 氨基酸代谢显像 磷脂代谢显像 核酸代谢显像
18F-氟脱氧葡萄糖 18 ( F-FDG)肿瘤显像
一、摄取机制和PET肿瘤显像的基本原理
FDG为葡萄糖类似物,在细胞内通过己糖激酶的作用磷
酸化生成6-磷酸脱氧葡萄糖,而进入葡萄糖代谢途径。它
进入细胞的量与糖酵解速度成正比。葡萄糖代谢增加是恶 性细胞的一个特征。
1.专用PET图像处理 2.SPECT符合线路采集的图像处理
四、图像分析
正常情况下,脑、心肌、肝、脾、胃、肠和肾摄取18FFDG。年轻病人有时可见胸腺摄取。大量运动时脊柱旁、颈部 和其它骨骼肌肉可以摄取18F-FDG。未做衰变校正时外周皮肤 可见明显的放射性显影。
手术后6个月内,伤口摄取18F-FDG增加。哺乳期乳腺、肉
(一)理化性质、药物动力学和正常分布
67G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3B族,由回旋加速器生产,
电子俘获衰变,产生93(38%)、185(24%)、300
(16%)和394keV(4%)四种γ射线,前三种γ射线丰
度较高,被用于显像。其物理半衰期是78h。67Ga的物
理性质并不适合显像,高能量的光子不适合现在的γ 照相机晶体,其可穿透准直器而发生散射。目前大多 应用枸橼酸镓,因为有枸橼酸存在时,pH值可升至7-8 而枸橼酸镓仍不发生水解。
第十二章
肿瘤显像
重庆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第二医院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 彭志平 蒋宁一 李林法
显像原理复习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大多是利用脏器或组织
具有选择性摄取某些显像剂的功能,标记在
显像剂上的放射性核素能不断地发射出射线,
利用显像仪器能够从体外准确获得显像剂在
脏器或组织的分布及量变规律,从而了解脏
器或组织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功能状态,
芽肿组织、感染和其它炎症反应亦可见18F-FDG摄取。放化疗 可使肿瘤18F-FDG摄取减少。放射性肺炎、博莱霉素治疗后肺 实质摄取增加,放疗后胸膜摄取增加。
五、临床应用与评价
(一)肺癌
1. 肺癌的定性诊断
PET的图像判断不仅可进 行定性分析,而且能定量或 半定量测定肿瘤组织摄取 18F-FDG蛋氨酸(11C-MET)的 变化。这在肺部肿瘤良恶性 鉴别中有明确价值。SUV和 肿瘤摄取率(tumor uptake value, TUR)定量分析结果 明显提高了肿瘤判断及分析 的准确性
用于诊断疾病。
• 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可分为: 阳性显像 阴性显像
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
又称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是指 显像剂主要被有功能的正常细胞摄取,显 示其正常组织器官的形态。
病变细胞摄取减低或不摄取,在影像上表 现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临床上的常 规显像如心肌灌注显像、肝胶体显像、甲 状腺显像和肾显像等均属此类型。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男,48岁,食管中下段及贲门癌术后。PET/CT示贲门胃底团 状和双肺门、纵隔淋巴结局限性异常高代谢灶,提示复发伴转 移。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CT
PET
Fusion
女性,23岁,有卵巢区域淋巴瘤史
18F-FDG
PET/CT随访证实肿瘤局部复发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
女,59岁,有转移性黑色素瘤史,临床疑胰腺附近复 发。18F-FDG PET/CT:未见复发证据。
阴性显像与阳性显像
131I显像
201Tl显像
第一节
肿瘤代谢显像
(tumor metabolism imaging)
肿瘤代谢显像的基础:
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结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维持主 要是通过糖、蛋白质及核酸等物质的不断合成和分 解过程即新陈代谢来进行。 在疾病早期,即在形态结构发生改变之前,机体首 先会发生代谢调控的异常,表现为糖、蛋白质、脂 肪及核酸单个或多个代谢的异常。 肿瘤不稳定,具有无限增殖特性,对DNA合成底物 过度消耗,葡萄糖、蛋白质和核酸代谢速率明显加 快,对一些受体过度表达,易产生多药耐药等特性, 从而与正常组织细胞代谢之间具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