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

音乐导学案一年级下册南汶西联小学期备课学科音乐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总共六单元,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学期教学目标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进度第一课:红眼睛绿眼睛2课时第二课:小蚂蚁2课时第三课:小胖胖2课时第四课:春天来了2课时第五课:春天音乐会2课时第六课:小动物在唱歌2课时第七课:《咏鹅》1课时第八课:《我家门前有条河》1课时第九课:《快乐的小熊猫》1课时第十课:《玩具兵进行曲》1课时第十一课:《多快乐呀多幸福》1课时第十二课《快乐的罗梭》1课时第十三课《勇敢的鄂伦春》1课时第十四课《保护小羊》1课时第十五课《乃哟乃》2课时合计22课时教学措施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课题红眼睛绿眼睛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教学难点:记忆歌词学法指导课前准备图片“红灯牌”“绿灯牌”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

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

三、课堂小结:我们不仅要上课遵守课堂行为规范,还要遵守交通规则当堂训练《红眼睛绿眼睛》板书设计遵纪守法好少年教学反思课题小蚂蚁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

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

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二.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

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

然后教师总结: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

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

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三.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

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

4. 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

5. 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

6. 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7. 表现歌曲。

当堂训练《小蚂蚁》板书设计蚂蚁讲文明、懂礼貌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教学反思课题小胖胖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学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设计表演动作教学难点: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录音带、节奏卡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上节课做的游戏。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

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

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1、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

2、学生一边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

四、领唱与齐唱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

3、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

五、课堂小结:我们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学生。

当堂训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春天来了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培养学生有表情唱歌的能力。

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培养学生能正确的感知美,理解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探索沙锤的不同节奏型的演奏。

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的控制。

2.学唱歌曲时,对歌词的记忆。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自制打击乐器沙锤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听“春天”1.组织教学:听《大雨和小雨》的音乐,进教室,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律动, 师生问好。

2.猜谜语激趣导入:二、说“春天”1.引导学生说“春天来了,下起了小雨,我们的身边会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对自然景象的观察,然后说出春天来了周围景色的变化。

2.欣赏歌曲:《小雨沙沙沙》并请学生模仿下小雨的声音,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唱“春天”1.请同学们静静地听,歌中有谁,说了些什么?”2.播放背景歌曲出示歌词学生有感情地自己读。

3.跟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

4.教师范唱。

5.用听唱法教唱歌词。

6.学生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谱。

7.请同学们拿出彩笔把两句完全相同的旋律涂上颜色。

8.学生完整地齐唱歌词。

9.分组齐唱、分角色分句唱。

要求学生要有表情地演唱。

10.认识沙锤,并学习其演奏方法。

出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

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出示:“大雨、小雨、雨过天晴”景象的三幅图,让学生用沙锤演奏11.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12.歌表演,用动作来表现我们的歌曲(探讨、创编)四、小结:1.请学生说说,通过学习歌曲《小雨沙沙沙》懂得了什么?2.下课,伴着歌声让学生律动走出教室。

当堂训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春天音乐会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学生用声音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是否贴切学法指导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1、学生随《森林狂想曲》进教室。

2、音乐礼仪:师生问好。

二、进入情境:1、描绘春天:(1)从刚才我们进教室的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2)你们喜不喜欢春天?为什么喜欢春天?(3)你是怎样感受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了呢?2、了解春天:看录像,了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三、新授:1、导入新课:(1)你们喜欢春天的音乐么?看过音乐会么?(2)看过什么样的音乐会?你印象中的音乐会是怎样的?教师总结:你们看过各种各样的音乐会,但是有一场音乐会你们肯定没看过,那就是《春天音乐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