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针灸治疗学年级专业、层次
授课教师职称课型(大、小)大学时1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头面躯体痛症)第四节落枕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针灸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本病的基本治疗。
2.熟悉本病的辨证要点。
3.了解本病的其他治法、按语。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病例导入——3分钟
2.概述(概念、病因病机、西医知识)——5分钟
3.辨证要点(主症+证型)——5分钟
4.治疗
(基本治疗)——10分钟
(其他治疗)——5分钟
5.按语及文献摘要——5分钟。
6.病案分析(提问学生)——5分钟。
7.小结及思考题——2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病的基本治疗。
难点:本病的辨证要点。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病案导入:
【病案内容】
李某,女,38岁。
主诉:颈项部强痛、转侧困难2天余。
现病史:2天前因夜卧受寒,晨起即感颈项部强痛酸楚,转侧困难,稍动则疼痛加重,热敷后症状未减。
查:头颈歪斜向右侧,双侧项背部筋肉紧张,双侧斜方肌、肩胛提肌、竖脊肌、颈5、颈6棘旁压痛明显,苔薄白,脉弦紧。
【问题与思考】
1.诊为何病?何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二、概述【熟悉】
概念
落枕是以颈部突然发生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一种病证,主要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
属颈部伤筋范畴,又称“失枕”“失颈”。
病因病机
落枕的发生常与睡眠姿势不正、枕头高低不适、颈部负重过度、寒邪侵袭颈背部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位在颈项部经筋,与督脉、手足太阳和足少阳经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是经筋受损,筋络拘急,气血阻滞不通。
西医范围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各种原因导致颈部肌肉痉挛所致。
三、辨证要点【熟悉】
主症
颈项强痛,活动受限,项背部或颈肩部压痛明显。
辨经
督脉、太阳经证:项背部强痛,低头时加重,项背部压痛明显。
少阳经证:颈肩部疼痛,头部歪向患侧,颈肩部压痛明显。
四、治疗
1.基本治疗【掌握】
治法
通经活络,舒筋止痛。
取局部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主穴
天柱阿是穴后溪悬钟外劳宫
配穴
督脉、太阳经证配大椎、申脉;
少阳经证配风池、肩井。
方义
足少阳、手太阳循行于颈项部,悬钟、后溪分属两经,与局部天柱、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外劳宫又称落枕穴,验穴,有活血通络、解痉镇痛作一、PPT展示。
就病例内容提问学生,给出初出答案,老师结合学生予点评,引入本节内容。
约3分钟。
二、概述(PPT展示)结合过去经络腧穴学知识予启发性教学。
约5分钟。
三、辨证要点(PPT 展示)
结合过去经络腧穴学知识予启发性教学。
约5分钟。
四、治疗
1.基本治疗(PPT展示)
结合过去经络腧穴学及刺法灸法学知识予启发性教学。
同时予简要复习每个主穴的归经与定位。
帮助学生温习巩固旧知识。
时间约10分钟。
用。
操作
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
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指针
取患侧承山。
医者以拇指重掐至局部酸胀,边指压边让患者活动颈部。
适用于疾病初起。
(2)耳针
取颈、颈椎、神门。
毫针中等刺激,持续运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部。
(3)拔罐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
疼痛较重者可行刺络拔罐或走罐法。
(4)刮痧
颈夹脊穴,以患者活动颈部后疼痛明显的颈段夹脊穴一肩部阿是穴为重点进行刮痧。
(5)皮肤针
取颈项强痛部位及肩背部压痛点。
轻者用弱刺激,重者用强刺激,可加拔罐放血。
五、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迅捷显著,常为首选方法,针后可配合推拿和理疗。
2.反复出现落枕时,应考虑颈椎病。
六、文献摘录
1.《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完骨、昆仑、小海、攒竹,主项强急痛不可以顾。
2.《针灸资生经.第六》:肩井,治颈项不得顾……天牖、后溪,治颈项不得顾……天柱,治颈项筋急不得顾……天井,疗颈项及肩背痛。
3.《针灸大全卷之四》:头项拘急引肩背痛,承浆一穴、百会一穴、肩井二穴、中渚二穴。
七、病例分析
1.诊为何病?何证型?
落枕——辨经:
督脉、太阳经证:项背部强痛,低头时加重,项背部压痛明显。
少阳经证:颈肩部疼痛,头部歪向患侧,颈肩部压痛明显。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通经活络,舒筋止痛。
取局部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处方:主穴:天柱阿是穴后溪悬钟外劳宫;配穴:少阳经证配风池、肩井。
操作: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
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2.其他治疗(PPT展示)
结合过去刺法灸法学等相关知识予启发性教学。
同时予简要复习每个主穴的归经与定位。
帮助学生温习巩固旧知识。
时间约5分钟。
五、按语(PPT展示)
六、文献摘录(PPT 展示)
结合教学讲教。
时间约5分钟。
七、病例分析。
就开始的病案导入进行病例分析。
提问学生。
要求学生给出答案。
并记录分数,做学生平时成绩之一。
时间约5分钟。
灸或点刺出血。
问题与思考
3.试解释方义。
足少阳、手太阳循行于颈项部,悬钟、后溪分属两经,与
局部天柱、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络气血,舒筋通络止
痛;外劳宫又称落枕穴,验穴,有活血通络、解痉镇痛作
用。
八、小结
约2分钟
小结【概述】
概念
病因病机
西医范围【辨证要点】
主症
证型【治疗】
基本治疗
其他治疗【按语】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本病证型及相关的配穴为何?
下次课
预习
要点
漏肩风的概述
实施情况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