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培训教材充分发挥利用光盘播放设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实施“农远工程”的历史背景 1、加快教育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地域辽阔,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国家。
不管是教育的数量还是教育的质量,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都处于不利地位,而这些地区又是经济欠发达、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
因而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
据统计,目前县镇以上农村中小学校(含农村小学教学点)有53万所,占全部中小学总数的88%。
在校生1.62亿,占学生总的81%,这些地区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效益,加强教师培训,缩小东西部地区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差距,同时为广大农民提供经济、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种植、养殖和其他实用技术,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11月,颁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这三个文件明确了从2001年起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具体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任务。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把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战略决策。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小从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2002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提出了要求和指导意见。
●2002年10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之数据规范CELTS—42》。
●2003年4月,“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标准)”项目研究正式启动。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决定》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私营工程,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这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本性工程。
农远工程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配备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解决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
使全国38 .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
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
使全国3 .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109万农村初中能够逐步与3495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三种模式: 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
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
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要的教学光盘。
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
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
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
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
这几种模式集中体现了对农村中小学的支持:支持教师培训和教师备课,支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支持学生的课堂学习,支持教师运用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农村党员十部教育和农民教育。
从技术角度来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因特网(地网)、卫星网(天网)和校本教师队伍网(人网)三结合组成的教育技术应用系统。
这种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的本质就是工具性。
是教育教学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教师探索和研究的工具,是人际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工具。
三、现代远程教育及其特点 所谓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多模式互补的一种开放的远程教育形式。
它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远距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体现。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突出了远程教育的现代性。
所谓现代性,一是指教育理念的现代性。
它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目标,开放的教育形式。
改变了单一以阶段教育为目标的教育形式;二是指媒体技术的现代性。
它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诸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卫星传播技术等最新成果,构建了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教育网络;三是指教学模式的现代性。
有了传播技术等最新成果作支撑,教学形式和模式也多种多样,且可根据需要采取优势互补,可以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及多种教学模式,如广播学习模式、交流学习模式、自我学习模式、小组学习模式等,有机组合成适合需求的教育形式。
②教育与学习资源的共享性。
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其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交互功能,因而使得教育学习资源具有共享性特征。
并具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
又由于开放共享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为各种社会成员学习提供方便且广泛的教育服务。
③超越时空的多向互动性。
超越时空,是指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可实施远程同步教学或远程异步教育。
多向互动性是指网上学习活动,可以实施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的多向互动学习交流活动。
这个特点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地得到解答。
现代远程教育是建立在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双向电子通信与教育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以它交互性、网络化、实时性和适应性为基本特征。
给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2、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新任务: ①是贯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六大工程。
教育信息建设工程就是基中两项重点工程之一。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包含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之中。
②是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的需要。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三种模式的资源配置为核心,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将外部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输送到农村中小学,同时实现远距离的教师培训,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的核心任务,也是一条以低成本、高速度、大面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我国的中小学,尤其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能够以经济的成本获得丰富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新渠道。
③是开展农村教育问题科学研究的需要。
组织教学方法研究,加强教师、技术及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的三个重要的教育科研课题。
因而开展农村教育问题科学研究就成为农村中小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又一新的任务。
具体地说,要研究三种模式中的远程教育手段,利用光盘、利用收视点进行教学辅导,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作为教师教学的一个补充,还是作为一个主要手段?利用这些手段辅导教学有无优势?优势在什么地方?薄弱之处在哪里?等等。
四、充分利用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光盘播放系统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是由电视机、DC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资源光盘组成。
这种模式以视听辅助教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和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光盘等成熟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找到了一个切入口。
①光盘、DVD 光盘技术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发的一项激光信息存储新技术,最初用录制音乐和电视节目,CD(Compact Disc)是光盘的缩写,是一种信息存储的介质。
通常可以认为CD是光盘系列的总称。
自1980年后,它开始用于计算机领域的文献和数据信息存储。
光盘按信息编码可分为CD、MP3、VCD、SVCD等,按外形可分为120mm通用盘、80mm小型盘、其他异形盘。
从它的用途上分,大致有一次写入多次读出的光盘、只读性光盘和可重复读写的光盘。
一张CD光盘的信息贮存量约650M,相当于450张3.5英寸软盘贮存量的总和。
光盘盘片直径为120mm,径向截面有3层:聚碳酸酯做的透明衬底、铝反射层和漆保护层。
衬底的螺旋线型光道的凹坑的前后沿与长度分别代表了二进制的1和0,激光光束经聚焦后投射到光盘的底面,以读取数据。
它具有存储密度高、容量大;在计算机系统中易于随机检索;便于远距离传输,信息保存和还原效果好;便于拷贝复制、分发、使用,适应范围广。
用于保存需要长期保留的资料,如年度统计报告、财务报表,病历、地图等。
DVD外观的尺寸与现在广泛使用的CD盘片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结构上有较大不同,一张DVD的信息贮存量相当于7张CD光盘贮存量的总和。
DVD具有高密度、高画质、高音质、高兼容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DVD放映需要DVD播放机,DVD播放机可以兼容VCD设备播放的光盘类型。
②电视机 电视机的视、音频插孔是为方便VCD机或DVD机的信息号而设,可以用电视机遥控器上专设的“TV/AV”工作方式转换按钮来完成选择。
2、教学光盘播放系统的特点 ◇简单实用:整个系统由两台设备组成,安装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农村中小学教育点的教学需要。
◇投入少,见效快。
随着技术的成熟DVD和电视机都民经不再那么昂贵,一套光盘教学播放系统设备投入几千元即可,配合成套的教学资源,能够迅速地改变农村中小学缺乏资源的教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