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试卷检测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16 Na 23 S 32第I卷(选择题,共48分)1~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B.84 消毒液与洁厕净(主要成分盐酸) 混合使用效果更佳C.Fe2O3俗称铁红,常用于制红色油漆和涂料D.农业生产中将草木灰和硫酸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2.我国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这句话所指的是: 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 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过程②的原理可用于消除汞泄漏造成的污染C.黑色硫化汞和红色硫化汞互为同素异形体D.上述三个过程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与材料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组成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C.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D.玻璃钢是玻璃和钢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4.设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8gN2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B.7.8gNa2O2固体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3N AC.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常温下1mol Fe投入过量的浓硝酸中; 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5.下列应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CO(NH2)2]C.燃煤中添加生石灰脱硫生产石膏D.海水提溴的流程中鼓入热空气将澳分离出来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Cl和SO2这两种气体都可以用浓硫酸干燥B.FeCl2、FeBr3都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游离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D.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7.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温度和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变化的是A.Na和O2B.S和O2C.CO2和Ca(OH)2溶液D.Fe和稀硝酸8.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甲装置:称30.0gNaOH固体B.乙装置: 过滤除去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C.丙装置: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D.丁装置: 吸收实验室制NH3的尾气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盐酸和浓硝酸均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将水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用CO2气体和NaOH溶液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下操作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是A.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B.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凹液面的最低处D.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投入稀硫酸中: 2Na2O2 +4H+=4Na++2H2O+O2↑B.铁粉加到足量浓盐酸中: 2Fe+6H+=2Fe3++3H2↑C.NaHCO3 溶液中加少量Ca(OH)2溶液: HCO3-+Ca2++OH-=CaCO3↓+H2OD.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H2O12.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X Y ZA H2S S SO2B NH3NO NO2C Fe FeCl2FeCl3D Mg C CO13.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A.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为SO2B.某红棕色气体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一定为NO2C.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含有CO32-或HCO3-D.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一定含有NH4+14.工业上由辉铜矿生产铜的主要反应为: .Cu2S+O22Cu+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u2S 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 SO2 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C.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工业制硫酸D.每消耗32gO2该反应转移电子总物质的量为4mol1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每步加入试剂都是足量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B.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C.粉末中一定不含Na2CO3D.粉末可能是纯净物16.下列试管中均盛装浓HNO3,实验中都产生红棕色气体,对比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实验①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B.实验②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证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C.实验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实验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木炭一定与硝酸发生反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3分) 科学实验发现: H2S是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具有参与调解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c.0.10mol/L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2)H2S是大气污染物,工业上采取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的方法除去H2S气体。

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

当n(H2O2)/n(H2S)=3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每有1molH2S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__。

(3)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H2、Cl2、H2S、HCl、SO2中的几种组成,此混合气体缓慢通入Ba(OH)2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足量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不含有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4) 由Na2SO4、Na2SO3、Na2S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测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6%,则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a.22%b.32%c.46%d.无法计算18.(12 分)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H2O(g)。

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测定半水煤气中H2与CO 体积比的实验装置图(假设每一步吸收和反应均完全):①装置A、B、D、E中的试剂分别为KOH溶液、______、______、KOH溶液。

②装置A、B 的作用__________。

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方案中,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H2和CO 的体积比的装置是________。

(2)半水煤气经下列转化可生成合成氨的原料气(N2、H2):①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 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Cl2>Br2>Fe3+>Cu2+>I2。

完成下列填空:(1)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将5mL0.1mol/LKI溶液和3mL0.1 mol/LFeCl3溶液混合反应后,再加入4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下层CC14层显紫色,该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

取上层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

(3)将标准状况下4.48mLCl2 通入4mL0.05mol/LFeBr2 溶液中充分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铁粉放入氯化铜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

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若无铜析出,溶液中一定有Cu2+、Fe2+和Fe3+b.若无铜析出,溶液中一定有Cu2+和Fe2+,可能有Fe3+c.若有铜析出,溶液中一定有Fe2+,没有Cu2+和Fe3+d.若有铜析出,溶液中一定有Fe2+,可能有Cu2+和Fe3+20.(15分)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通入过量SO2的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导管口,木条复燃。

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通过类比,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同学类比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反应中Na2O2以及生成的O2都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则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4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验证Na2O2与NO2的反应是否有O2生成。

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B收集满气体后,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红棕色气体迅速变浅,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丙同学得出结论: Na2O2与NO2的反应生成O2。

你认为丙同学的结论_____ (“是”或“否”),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B 3.B 4.B 5.C 6.C 7.B 8.D 9.C 10.D 11.A 12.C 13.D 14.D 15.A 16.D17.(13分)(1)d(2分)(2)3H2O2+ H2S=H2SO3+3H2O(或3H2O2+ H2S =SO2+4H2O)(2分)3.612×1024(2分)(3)SO2和HCl(2分)H2S 和Cl2(2分)H2(1分)(4)a(2分)18.(12分)(1)①浓H2SO4(1分)浓H2SO4(1分)②除去半水煤气中的CO2和H2O蒸汽(2分)CuO+H2Cu+H2O CuO+CO Cu+CO2(2分)③DE(其他合理也给分,2分)(2)①H2O +CO CO2+H2(2分)②Na2CO3+ CO2+H2O=2NaHCO3↓(2分)19.(12分)(1)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或避免对氯水氧化Fe2+造成干扰)(2分)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2分)(2)萃取(1分)可逆反应(1分)(3)溶液变黄色(或棕黄色)(2分)2Fe2++2Br-+2Cl2=2Fe3+ +Br2+4Cl-(2分)(4)b(2分)20.(15分)(1)2Na2O2+2CO2=2Na2CO3+O2(2分)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2分)(2)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2分)SO32- + 2H+ = SO2↑+ H2O Ba2++ SO42- = BaSO4↓(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4分)(3)① Cu + 4HNO3(浓)= Cu(NO3) 2 + 2NO2↑+ 2H2O(2分)②否(1分)收集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O2,故无法判断Na2O2与NO2反应是否生成O2;且NO2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也不能说明生成了O2(答出一条即可)(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