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a:40 N:14 S:32 Al:27 P:31 Cl:35.5 Mg:24 Si :28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每小题3分,10×3=30分)
1.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待配溶液洗涤过的 D.以上三项都符合的
2.进行过滤操作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A.试管 B.烧瓶C.烧杯 D.酒精灯
3.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
B.Al2O3溶于过量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
C.铁溶于稀H2SO4中:2Fe+6H+===2Fe3++3H2↑
D.Al(OH)3溶于NaOH溶液:Al(OH)3+OH-===AlO-2+2H2O
4.关于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B.加热煮沸FeCl3溶液
C.把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D.把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到沸水中
5..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B.逐渐变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6.向50 mL 18 mol·L-1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
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
7.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CO2溶解于水 D.O2溶解于水
8.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Fe3+ B.Mg2+
C.Fe2+ D.Al3+
9.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mL2mol/L的HCl,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A.5.1g B.10.2g C.13.6g D.15.3g
10.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二、选择题(共6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标准答案,每小题4分,6×4=24分)
11.月球上有丰富的绿柱石(绿宝石)矿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Be n Al2[Si6O18]也可用氧化物表示为nBeO·Al2O3·6SiO2,其n值为(Be为+2价)( )
A.1 B.2 C.3 D.4
12.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
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13.如图,从A处通入纯净的Cl2,打开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上看不到
明显现象;当关闭B阀后,C处红布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A.浓H2SO4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14.一定量的MnO2与xmL10mol/L的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
2.24L。
则x的值应为()
A.x=20 B.x=40 C.20<x<40 D.x>40
15.同温同压下,加热NaHCO3至完全分解,放出的CO2用Na2O2来吸收,则NaHCO3与Na2O2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1:2 C.2:1 D.2:3
16.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1溶液很快褪色○2溶液不褪色○3出现沉淀○4不出现沉淀
A.○1○2 B.○1○3 C.○2○3 D.○2○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17.(9分)将V m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得到一定体积的无色气体A。
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的氧气混合,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还能收集到5 mL无色气体(以上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试回答:
(1)A是,其体积为 mL。
(2)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8.(4分)
(1)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时,当Al3+的物质的量与OH-的物质的量之比(以下均填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时,Al(OH)3沉淀量最多。
(2)NaAlO2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时,AlO-2的物质的量与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时,Al(OH)3沉淀恰好溶解。
19.(14分)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装置中①、②、③可以检验出的物质是① 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第一瓶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瓶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已知Si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
(1)将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投入到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完全反应放出气体最多的是()A.硅 B.铝 C.钠 D.铁
(2)将9.2 g钠和4.2 g硅同时投入到过量冷水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能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L。
21.(13分)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 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制取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3) 如图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反应后,烧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为。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1.B 2.C 3.C 4.D 5.D
6.A 7.B 8.C 9.C 10.A
11.C 12.C 13.CD 14.D 15.C 16.C
17.(9分)
(1)NO(2分) 20(3分)
(2)3NO2+H2O=2HNO3+NO(2分)4NO+3O2+2H2O=4HNO3(2分)
18.(4分)
(1)1:3(2分) (2)1:4(2分)
19.(14分)
(1)①H2O(1分)②SO2(1分)③CO2(1分)
(2)C+2H2SO4(浓) CO2↑+2SO2↑+H2O(2分)
(3)检验SO2气体的存在(2分)检验SO2是否除尽(2分)氧化除去SO2气体(2分)
(4)第二瓶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分)
20.(6分)
(1)A(3分) (2)11.2L(3分)
21.(13分)
(1)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2分)
(2) 向下排空气法碱石灰(各1分)
(3)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将水压入烧瓶;(2分)
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氨气溶于少量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3分)
(4)NH3、H2O、NH3·H2O、NH4+、OH-、(H+)(全对得4分,写对3个得2分,错写或不足1个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