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药材名称:白术拼音名称:BAIZHU别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科属: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术”。
性味:[性味、归经]甘、苦,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中成药:共有899种中成药使用白术:复方硫酸亚铁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盐酸贝那替秦片复方胃蛋白酶散便秘通国公酒参茸阿胶儿康宁追风壮骨膏等。
应用:1、脾气虚证。
本品甘苦性温,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脾主运化因脾气不足,运化失健,往往水湿内生,引起食少、便溏或泄泻、痰饮、水肿、带下诸证。
本品既长于补气以复脾之健运,又能燥湿、利尿以除湿邪。
治脾虚有湿,食少便溏或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等品同用,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脾虚中阳不振,痰饮内停者,宜与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品配伍,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对脾虚水肿,本品可与茯苓、桂枝等药同用。
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者,可与健脾燥湿之品同用。
2、气虚自汗。
本品对于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其作用与黄芪相似而力稍逊,亦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
《千金方》单用本品治汗出不止。
脾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宜与黄芪、防风等补益脾肺、祛风之品配伍,以固表御邪,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3、脾虚胎动不安。
本品还能益气安胎。
治疗脾虚胎儿失养者,本品可补气健脾,促进水谷运以养胎,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本品可补气健脾燥湿,宜与人参、茯苓、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妊娠水肿,本品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利水消肿,亦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使用。
配伍效用:1、白术配伍白芍:白术甘苦温燥,入脾经,功能健脾燥湿以助运化,兼能补气安胎;白芍酸寒柔润,入肝经,长于柔肝养阴以藏血,并能缓急止痛。
二药相使为用,共奏调肝和脾、补气养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肝旺之腹痛腹泻、脘闷胁胀、食欲不振;肝郁脾虚之胸胁郁闷不舒、善太息、经行乳房胀痛、月经不调以及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胎动不安等症。
2、白术配伍苍术: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和中,功擅健脾,补多于散;苍术苦温,燥湿化浊、升阳散郁,长于燥湿,散多于补。
二者伍用,其燥湿健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寒湿内停之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脾胃不健、湿邪中阻之食欲不振、纳差呕吐、胸脘满闷以及湿邪下注、水走肠间之腹胀、肠鸣、泄泻等症。
3、白术配伍陈皮:白术健脾燥湿、益气固表;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二者伍用,共奏健脾燥湿、理气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以及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
4、白术配伍大腹皮:白术甘苦性温,补中益气、燥湿健脾,功擅补中而利水;大腹皮辛温,行气消胀、利水消肿。
二者伍用,有健脾燥湿、行气开壅、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失运、湿阻气滞之胃脘胀满、食少倦怠、腹满水肿等症。
5、白术配伍防风:白术健脾燥湿和中,固表止汗;防风祛风散邪、舒肝散郁理脾。
二者合用,共奏舒肝健脾和中、益卫固表御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侮脾之腹痛、腹泻以及卫气虚弱易于外感之自汗、恶风等。
6、白术配伍茯苓:白术苦甘性温,补脾益气、燥湿和中,功擅健脾燥湿;茯苓甘平,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长于利水渗湿。
二者伍用,其健脾燥湿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脾虚湿困之头晕目眩、胸满腹胀、四肢倦怠、口淡不渴、便溏泄泻以及水肿、小便不利,或妇女带下清稀。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注意事项: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鉴别用药:白术与苍术,古时统称为“术”,后世逐渐分别入药。
二药均具有健脾与燥湿两种主要功效。
然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宜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宜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此外,白术还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苍术还有发汗解表、祛风湿及明目作用,分别还有其相应的主治病证。
采收加工:采收期在定植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至冬至),茎秆由绿色转枯黄,上部叶已硬化,叶片容易折断时采收。
过早采收术株还未成熟,块根鲜嫩,拆下率不高,过迟新芽萌发,块根养分被消耗。
要防止冻伤,选择晴天,土质干燥时挖出。
晒干或烘干,晒干15~20天。
日晒过程中经常翻动的白术称为生晒术,烘干的白术称为烘术。
烘干时,烘烤火力不宜过强,温度以不烫手为宜,经过火烘4~6小时,上下翻转一遍,细根脱落,再烘至8成干时,取出堆积5~6天,使内部水分外渗,表皮转软,再行烘干即可。
炮制工艺: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
(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
(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贮藏储存: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白术含挥发油1.4%,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亦含苍术醚、杜松脑、苍术内酯)、羟基苍术内酯、脱水苍术内酯、棕榈酸、果糖、菊糖、白术内酯Ⅰ、Ⅱ、Ⅲ及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
此外,白术尚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以及精氨酸、脯氨酸、门冬氨酸、丝氨酸等14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95.10MG/10G。
2、药理作用:白术对肠管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肠管兴奋时呈抑制作用,而肠管抑制时则呈兴奋作用;有防治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有强壮作用;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提升白细胞作用;还能保肝、利胆、利尿、降血糖、抗血凝、抗菌、抗肿瘤。
白术挥发油有镇静作用。
3、毒副作用:白术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3±0.7G/KG。
白术煎剂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多数血压急剧下降,平均降至原水平的5 2.8%,3~4小时内未见恢复。
每天给大鼠灌服白术煎剂0.5G/KG,共1~2个月,未见任何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在用药14天后,有中等度白细胞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服药2月,有轻度贫血,脑、心肌及肝组织无任何变化。
某些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轻度颗粒变性,肾小球则无任何改变。
临床应用本品,未见有不良反应的报告。
临床应用:1、防治美尼尔综合征:A.麸炒白术、泽泻、炒薏苡仁各30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防治美尼尔综合征,每获良效。
〔《湖北中医杂志》1983;(4):20〕B.白术20G,制附片1.5G,炙甘草10G,生姜6G,大枣2枚,适当加减。
治疗33例,痊愈5例,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4例。
〔《湖北中医杂志》1987;(6):56〕2、治疗肝病:白术,治肝硬化腹水用30~60G,治迁延性肝炎用30G,治原发性肝癌用60~100G。
苔腻或薄,有脾虚湿阻指征者用焦白术,舌光红少津或光剥,是真阴亏损之征,宜用生白术。
并随证选方加减配用相应药物,疗效甚好。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25〕3、治疗便秘:白术60G、生地30G、升麻3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13例,有效11例。
另以单味白术60G,治疗2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
〔《福建中医药》1981;1(1):36〕4、治疗慢性腰痛:白术30G,炙山甲6G,加入白酒100ML(以能浸没药材为度),加盖,加热煮沸后减弱火力,保持微沸半小时,将药液倾出。
药渣依上法重煎1次,两次煎液兑合,分早晚两次服,每天1剂,连服2~3剂,治疗慢性腰痛受寒湿或劳累加重者24例,疗效满意。
〔《中级医刊》1982;(6):57〕5、治疗妊娠剧吐:炒白术15G,橘红、当归、炒香附、厚朴、竹茹、白参、沙参、石斛、生姜各10G,甘草、砂仁各5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67例,服3剂痊愈者39例,5剂痊愈者22例,6剂以上痊愈者6例。
〔《吉林中医药》1984;(3):20〕6、治疗小儿腹泻:A.白术20G、鸡内金12G,炒黄。
研末过筛,苹果1个,连皮置瓦片上用武火煨烂后去皮核,取果肉50G捣烂,与上药混合成糊状,每服15G,每日4次。
治疗婴儿腹泻45例,痊愈25例,有效14例,无效6例。
〔《江苏中医》1988;9(2):15〕B.白术50G,丁香、肉桂各10G,晒干,共为细末,装瓶备用。
食积腹胀加砂仁,发热加黄连。
用法:先将患儿脐部洗净擦干,取药粉适量,以填满肚脐为度,用胶布固定,每1~2日换药1次,并用热水袋敷脐部,每日1~2次。
治疗小儿腹泻(无明显脱水者)82例,痊愈80例,无效2例。
敷药1次治愈者9例,2次治愈者55例,3次治愈者10例,4次治愈者6例。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8):51〕C.白术(伏龙肝研末炒)200G、山药(麸炒)200G、枣树皮(炒黄)150G、车前子(盐炒)150G,共研细末。
1岁以内每次0.5~1.0G;2~3岁每次2~3G;4~6岁每次3~4G,每日3次,饭前服。
治疗小儿腹泻320例,痊愈259例,好转56例,无效5例。
〔《山东中医杂志》1982;(2):107〕7、治疗小儿流涎症:生白术10G,切碎,放小碗中加水适量,蒸汁,或再加食糖少许,分次灌服,治疗婴幼儿流涎,效果良好。
〔《江苏中医杂志》196 5;(12):1〕茶疗食谱:1、白术猪肚粥[材料]猪肚1个,白术30克,槟榔10克,粳米100克,生姜少量。
[做法]洗净猪肚,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煎煮取汁,去渣,用汁同米煮粥,猪肚可取出蘸麻油、酱油佐餐。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用途]适宜于脾胃气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腹部虚胀、大便泄泻不爽等症。
2、益脾饼[材料]白术120克,干姜60克,鸡内金60克,熟枣肉250克。
[做法]白术、鸡内金(洗净)皆用生的,分别先轧细后焙熟再将干姜研细,共合枣肉,同捣如泥,做小饼,在炭火上炙干即成。
[功效]温中补脾,助胃消化。
[用途]凡因脾胃湿寒、中阳不振而引起的饮食减少、久泻不止、顽谷不化者,皆可食用。
3、扶中汤[材料]白术30克(炒),生山药30克,龙眼肉30克。
[做法]将三物一起水煮成汤,去渣,代之以饮。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补中。
[用途]凡因久泄不止而致气血俱虚、身体羸弱、可辅食此汤。
4、白术地黄茶[材料]白术5G、生地3G、红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健脾益气,生血。
[用途]肠风痔漏、脱肛泻血;病久面色萎黄。
[来源]来源于《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