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胁痛瘀血阻络——复元活血汤——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胁痛瘀血阻络——复元活血汤——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胁痛瘀血阻络——复元活血汤——阴阳解析复元活血汤——阴阳解析
胁痛瘀血阻络证候: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治法:祛瘀通络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柴胡15g,瓜蒌根、当归各9g,红花、甘草、穿山甲(炮)各6g,大黄(酒浸)30g,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5g。

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大温服之,食前。

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解析:
阳性药:当归、红花
平性药:甘草、桃仁
阴性药:柴胡、瓜蒌根、穿山甲、大黄
君药:穿山甲、桃仁、红花
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红花:辛、温。

归心、肝经。

活血化瘀,通经。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桃仁:苦,平。

归心、肝、肺、大肠经。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柴胡:苦、辛、微寒。

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天花粉:苦、微甘,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穿山甲:咸,微寒。

归肝、胃经。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

阴性药物多,阳性药物少,阳性偏热,针对热证;君药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针对实证;少阳阳明并病(里热并半表里)。

方剂中,穿山甲、桃仁、红花、大黄、当归,通络活血化瘀;瓜蒌根,消肿排脓;柴胡,疏肝退热;甘草,顾护胃气。

诸药合用以通络活血化瘀为主,消肿排脓、疏肝退热为辅。

适用于因跌打损伤所致之积瘀肿痛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