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站桩的目的
谈站桩的目的
一谈到内家拳,意拳。
就得谈站桩,大凡经历站桩的人,均把站桩当成入门的不二法门。
更有以耗时长功架低为能事者。
晕晕迷迷痴醉其中。
极少听到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箴言。
站是有追求目的。
这句诗是周恩来学习的心法,我想也是他跟随韩慕侠学站桩才有此等传授感悟心语吧。
他精练了练功收工点睛之语。
这就是站桩的目的是什么?真传一句话,所指就是这里。
说起站桩,所有人均讲究心内虚空。
我当初也如是。
几年苦功下来。
仔细想来我站桩耗时不可谓不长,功架低耗力大,很多年以后,就是感觉不到。
肌肉似灵蛇的灵动。
接触似放电的发放力。
我想这也就是绝大多数人功夫不上身的症结。
大成拳是强调意念假想,但后面还有一句,意念要真实有力。
怎样作到真与虚空合一?体悟
对老师提出疑问后,老师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他管站桩叫站
架,他说了,练架不由衷,累死也无功。
练架的心法就是衷。
心内虚空作为养神的确是好东西。
可是与衷有差异。
衷字我查说文解字,一为内心真情,二为中正。
说白了,就是发自内心的守住阴阳交换的动机。
也正是老师常要求的站架不需太长时间,练真功夫不见得非得让人看出来下低架。
随随变变一站。
关键是刚开始一站时的发动,和最重要的收工时的机。
始终要保持的心意合一。
如果作得到,有一定基础者一天15分钟足可出高层次功力。
赵福江老师也曾讲过同样的话,站桩就是把身子种进地里,生了根。
地球有多大力,人就可以利用多大力。
不要想,可是又不能不想。
关键站的是种时要有动机。
这就是站桩的机。
何谓机,大概就是内经上说的把握阴阳吧。
人们总说阴阳之事天机不可泄露,之所以不可泄露,我想可能就是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意思吧。
还是那句话,何谓站的对,点柔似水同时接触似电,站桩追求的技击效果就是如斯。
让真爱国粹的人们真切体悟天机吧。
大道无言,言而必偏。
俗语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又言:“一力降十会”;这都表明,武术对抗中的打击力是决定胜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柔弱如小猫者无论其如何刚勇,也休想斗过实力强大的老虎。
因此,提高自身的发力强度,打击力度,就成为广大武者的梦寐追求。
通过桩功修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力强度,而这种桩功修炼方法,不
是养生桩的松桩,也不是抗击桩的紧桩,而是求能将身体连贯成为一体的“动态桩”。
只要人体能够求得动态中的“连贯一体”,其发力也就必然具备了极大的强度。
中华传统武术发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的是整体力,是合力。
整体力必然大于局部力,合力必然大于分力,这样,体力欠缺的因素就在发力的过程中得以弥补,甚至能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例如形意拳崩拳的发力,是一个整体发力的合力,是身体的各组成部分的发力层层叠加的结果。
首先是腿部的发力,形意拳有拳谚说,“消息全凭后腿蹬”,这就是强调形意拳步法在发力中的重要作用,在形意步法的进步中,腿部运动所产生的动能传达到臀部;同时臀部山发力,腿部力量和腰部力量相叠加,又传达到腰部;与此同时腰部又开始发力,这样腿部、臀部、腰部三股力量完成了叠加,又传导到了肩部;这时肩部发力,最终腿部力量、臀部力址、腰部力量,肩部力量共同叠加在一起,传达列举锋。
这样,一个小小的崩拳,实际上是四、五股力址的叠加,这个力量之大要是不骇人,那倒怪了。
这就是中华传统武术发力的奥秘。
但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里出现子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人体怎样能够使这数股力量最终比较流畅地传导列拳锋去呢?这就要通过动态桩的修炼来求得人身的“连贯一体”。
“动态桩”是在紧桩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才开始进行修
炼的,所谓“保持紧桩的功态比划各种用力动作,就是桩功中的‘动(态)桩”’。
“动态桩”有两个核心因素一是人体的浑圆状态,二是在此浑圆一体的基础上人体进行缓慢的动态发力过程
的比划。
人体的紧桩状态保证了身体的一体,这样就做到力量能够叠加而不是分散。
如果没有这种紧桩状态的活,腰部的发力在叠加到肩部的时候就会有相当的损耗,其他的力的叠加过程中亦会如是损耗;人体动态修炼的是贯通层层劲力进行传导的途径,它是人体进行叠加发力的清道夫,公路管理员,这条道路畅通了,力量的叠加也就畅通无阻。
形象点说,“紧桩状态”起的就是驿站、车站的作用,而人体“动态”
起的就是道路的作用,通过驿站、车站与道路,使人身具备了连贯—体的理想发力状态,这就是中华武功动态桩修炼的核心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