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1-10)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1-10)
14、常常被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 标是___________。
A 语言 B 表情 C 动作 D 角色扮演
名词解释
1、探索 2、嬉戏 3、角色扮演 4、互补性角色
5、兴趣性体验
6、自主性体验 7、机能性角色
简答题
1、游戏生物性本质观有哪些内容? 2、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归结为哪些以及 游戏的情境的五个方面是什么?
4、“偶尔看着他人”是_____________。 A 平行的游戏 B 袖手旁观的行为
C 偶然的行为
A 机能游戏
D 单独的游戏
B 想象游戏
5、下面_______是被动性游戏。
C 接受游戏
A 想象游戏 C 制作游戏 A 想象游戏 C 智力游戏
D 制作游戏
B 鉴赏游戏 D 娱乐游戏 B 主题角色游戏 D 音乐游戏
名词解释
1、专门化玩具 2、非专门化玩具
简答题
1、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是哪些? 2、场地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 方面? 3、玩具按功能特点可以分成哪几类?
4、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素有哪些?
5、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论述题
运用专门化玩具和非专门化玩具进行 游戏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C 生物性本质观
D 社会性本质观
B 游戏的本能论 D 游戏的主体性活动
7、________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 A 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C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8、认为游戏是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性的材料,再现人与人 的关系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A 维果斯基
B 席勒
C 格鲁斯
D 艾里康宁
12、“我能用这个物体做什么?”是_______行为。
A 探究 B 探索 C 好奇 D 游戏 13、“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只是的补充 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的批评。 A 生物性本质观 C 非自觉化理解 B 社会性本质观 D 主体性活动
3、心理学家发现,当儿童玩橡皮泥、黏土、沙子和 水的时候,他们玩的更多的是______。
A 非社会性建构游戏 B 非社会性游戏和机能性游戏 C 社会性假装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4、“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经 历这一心理活动过程的玩具是______。 A 专门化玩具 C 形象玩具 B 非专门化玩具 D 结构性玩具
6、听故事、看图画、欣赏卡通片等是________。
7、有隐蔽规则的游戏的游戏是___________。
8、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_______的基本 构成因素。
A 感觉运动游戏
C 结构性游戏 A 机能性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D 有规则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9、儿童最初形式的游戏是一种___________。
7、前苏联心理学家马努依连柯的“哨兵站岗”实验是为 了研究游戏对锻炼儿童______的作用。
A 道德品质 C 自制力和意志力 A 游戏 B 伙伴 B 审美活动 D 社会角色学习 C 教师 D 动作
8、学前儿童交往的媒介是_________。 9、主要反映事物本身的性质的是_______。 A 数理逻辑知识 C 感觉经验 B 物理知识 D 社会性知识
C 结构性游戏
A 1.5岁前 C 2~3岁之间 A 联合游戏 C 平行游戏
D 角色扮演游戏
B 1.5~2岁左右 D 3岁以后 B 单独游戏 D 合作游戏
10、真正以物代物开始出现的阶段主要是_____。
11、_______________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
名词解释
1、练习性游戏 2、接受游戏 3、探索性游戏 4、角色游戏
5、能驾驭和组织一般废旧物品或材料的儿童一般 ___________。
A 3岁前 C 3岁半 B 3岁 D 4岁以上
6、心理学家普拉斯基研究发现想象力高的儿童利用 ___________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东西。 A 非专门化玩具 B 专门化玩具
C 形象玩具
A 过少 B 过多
D 娱乐玩具
C 一般 D 平均
4、教育史上第一个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 家是_______。
A 席勒
A 18世纪初 C 19世纪初
B 维果斯基
C 格鲁斯
D 福禄贝尔
5、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出现在__________。 B 18世纪中期 D 19世纪中期及其后
6、游戏概念开始由抽象到具体、由思辨到实用的逐渐演 变是基于____________的建立成为必然。 A 非自觉化理解 B 游戏的主体性活动
5、表演游戏
6、智力游戏 7、本体性游戏
名词解释
8、工具性游戏 9、以物代物 10、以人代人 11、规则游戏中的规则
12、独自游戏
简答题
1、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有哪些? 2、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主要行为表现的分 类有哪些?
3、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的分类有 哪些?
4、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7、“游戏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建构与生成的作 用。”这是____________的观点。
A 皮亚杰 C 卢梭 B 维果斯基 D 洛克
8、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应把_______放在第一位考 虑。 A 安全因素 B 活动因素
C 趣味因素
A 夸美纽斯
D 发展因素
B 福禄贝尔
9、“游戏教学原则”是________提出的。
名词解释
1、教学的游戏化 2、游戏的教育化
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 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看清结果, 重视过程。在这里,游戏是作为手段,是 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其本体活动是教 简答题 学活动。
1、在教育中应如何贯彻游戏教育实施教育性原则? 这是针对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放任状态而提出的, 2、如何贯彻游戏教育实施主体性原则? 目的是为了改变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突出游戏在
3、_________是创造的前提或必经阶段。
4、“游戏从属于发展,游戏与发展之间,游戏是被决定 的。”这是________的观点。
A 维果斯基 C 皮亚杰 B 夸美纽斯 D 洛克
5、游戏中的探索,是由__________探索引起的自发性探 索。
A 内在 B 外在 C 积极 D 主动 6、__________是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的一个强大动 力。 A 创造性 C 趣味性 B 主体性 D 主动性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10、1998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幼儿教育 大会的主题是保护儿童__________的_权利。
A 受教育 C 游戏 B 发展 D 活动
11、游戏和教学的目标都是为了____________。 A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B 增加幼儿的知识经验 C 让幼儿对未来生活有所准备 D 发展幼儿的能力
5、学前游戏的社会性分类有哪些?
6、学前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有哪些?
7、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游戏的发展的不 同阶段有哪些?
论述题
以认知为主线的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 演化进程。
第三章
选择题
1、儿童游戏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A 成人的保护和照顾 B 伙伴关系 C 身体活动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2、理解环境的需要和影响环境的需要属于______。 A 基本生存需要 B 认知水平的需要 C 社会性需要 D 自我发展的需要 3、儿童游戏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 A 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 B 自我发展需要 C 社会性需要 D 理解环境的需要
第五章
选择题
1、“母亲啊,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啊,保 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这句话是_____说的。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福禄贝尔 D 卢梭 2、___________发展和培养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 国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正发生着从以只是为中心 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与变化。 A 主体性 A 知识 B 独立性 B 经验 C 创造性 C 游戏 D 自主性 D 模仿
4、心理学家邓斯克与席尔曼在1937年对游戏进行的研究 是关于________。
A 游戏与创造性 C 游戏与问题解决 A 亲子活动 B 游戏与发散性思维 D 不同的游戏与不同的问题解决 C 伙伴 D 社会交往
5、性别角色的获得首先是在_____________中发生的。 B 游戏 6、游戏被认为具有心理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是由于 游戏可以_________________。 A 宣泄消极情绪 C 培养美感 B体验愉快 D 发展成就感和自信心
7、玩具____________会降低儿童的感知反应水平。
8、一般幼儿观看电视的时间每天易控制在_____。
A 15分钟 C 1小时 B 半小时左右 D 两小时
9、“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 句话是___________说的。
A 陶行知 A 形象玩具 C 智力玩具 B 陈鹤琴 C 鲁迅 D 张雪门 10、套碗、套塔是______________类型的玩具。 B 结构玩具 D 娱乐玩具
A 自我实现需要
D 身体活动需要
B 理解环境的需要
12、身体活动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基础是____________。
C 基本的生存需要
D 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13、日本游戏专家中野茂1981年对游戏所做的研究是 关于____________。
A 游戏与创造性 B 游戏与发散性思维 C 游戏与问题解决 D 不同的游戏与不同的问题解决 14、对游戏与创造性所做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______________。 A 西尔瓦 B 科琳•亨特 C 邓斯克 D 佩皮洛
名词解释
1、成就感 2、美感
简答题
1、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哪些需要? 2、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3、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是社么? 4、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