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3、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电子表格,应用电子表格表示每次变化前后的数据,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表示出等量关系,总结出变化率问题满足的公式。利用此方法能引导学生明白变化前后的数量关系,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3、第1课时是面积问题和市场营销问题,第2课时是利率问题即例3、4是变化率的问题,这类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学习重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
学习难点:理解增长率、降低率问题应用的方程模型。
二、学生分析
1、对于第1课时中的面积问题,学生掌握比较好,但对于市场营销问题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回顾: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关问题。
1、学生自己口述步骤及关键。
2、个别学生回答步骤。
利用多媒体展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关键。并用不同颜色对个别地方进行强调。
探究:利用例题讲解增长率问题的变化过程,即结论的得出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第1次变化后的结果,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第2次变化后的结果。(注意中间过程中用到的提公因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刘培忠
电话
学科
数学
年级
邮件
单位
谷里初级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4.7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共安排2课时,教科书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了4个例题,列方程的思路是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学习时与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思路相同。
2、用一元二次可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常见的有:(1)面积问题(2)利率类问题(3)市场营销问题(4)其他学科问题。
探究一: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自己推到第一次变化后的结果。
探究二:仿照第一次变化过程自己推到第二次变化后的结果。
学生活动方式:小组交流结果的得来过程,并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方法。
探究三:学生思考把增长率改为降价率有会有什么结论,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1、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并且利用表格的形式把变化的量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并且展示。
多媒体展示
七、教学特色
在使用了软件绘图,电子表格,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后。第一,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解放了教师,可以因地适宜的进行教学活动。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对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活动充满了好奇,对教师充满了崇拜感,因此课上精力会更加集中,学习效率提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只是他们的引导者、组织者。另外利用了这些技术以后,就会更利于搞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2、学习第2课时前,根据第1课时引导学生分析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分析变化率的推导过程,而实际上学生会解决这类问题,但不理解公式的得来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把实际问题中的等量抽象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理解增长率、降低率问题应用的方程模型。
2、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结论。
精讲
结合学生探究的结果老师讲解变化率问题
利用具体问题分析变化过程:第一次变化后的数据,利用第一次结果分析第二次变化后的数据,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利用电子白板板书分析过程。
训练:出相应的练习题,对学过的例题进行巩固。
教师帮学生规范解题的过程。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所学结果,并且让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3、学生更正自己出现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练习题及规范的解题过程。
总结: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及应用方法。
教师引导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总结
1、学生自己总结。
2、个别学生回答本节课所学结论,及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多媒体展示结论。
拓展: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练习。
教师展示题目。
2、软件绘图,应用绘图绘出表格,用表格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
3、课件,利用课件展示需要强调的内容,规范解题格式,及时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学会规范解题格式,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及方法。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