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定律探究实验说课
提示: ※记录数据时电压延回路顺时针方向为正值,逆时针方 向为负值。 ※若读数时万用表指针反偏,要及时交换接线方向。
研究对象
E1(V)
E2(V) UR1(V)
UR2(V)
UR3(V)
∑U
回路1 回路2
回路3
\
\
\ \
\
提示:∑为代数和的书写方法。 表2中“\”表示所选回路中未经过的元件,不填。 研究对象 I1(mA) I2(mA) I3(mA) ∑I= I1 + I2 + I3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特点, 巩固节点、回路等概念,创设 任务,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并掌 握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重难点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 和任务导向教学法各个环节的 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 养。
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1
2
有一定分析、测量、计算能力 喜欢动手但学习自信心较差 认知活动自觉性较差 喜欢通过网络视频获取知识
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讲评包 括:汇报表格的制作,语言表达能 力,回答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 力,总结能力等,最后评选出优秀 的任务组进行奖励。
教学过程
实验作业(2分钟) 根据实验情况,结合指导书将实验报告 进一步整理好,并反复看本组实验报告和汇 报表,深刻体会每一步骤,写出实验心得。
教师总结 (双教学体系)
3
4
2、实验教学环境
电工电子及 自动化综合 实验室
多功能 实验台
投其所好 增强信心
局域网络 教学视频
[实验设备准备]:
电工电子及自动化综合实验室
亚龙100A型电子电工及自动化综合实验台 稳压电源 毫安表 万用表 电阻器 导线
稳压电源
毫安表
电阻器 导线
实验电路组成
教学策略
3、教学过程设计
4
5 6
测量电压数据并记录 数据分析得出表达式 对表达式进行文字归纳 归纳引出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过程
第六步:各任务组负责人进行汇报 交流(15分钟) 把以上内容做成表格由各任务 负责人进行汇报,然后全班同学交 流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与组 之间相互评分,教师给每个组评分。
第七步:教师评价和总结(5分钟)
六、各任务组负责人 进行汇报交流 七、教师评价和总结 八、根据实验情况填 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双教学体系)
思想目标
教学反思
专业基础课中公式定律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具实践性和乐趣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4课时
在充分理解基氏定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基尔霍 夫定律对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第2\3课时的探究实验。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基尔 霍夫定律的内容. (职业岗位群应知 应会目标) 思想目标 增强专业自信心, 培养学生团结协 作,勇于探索新 知识的品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 知能力和职 业素养
基尔霍夫定律探究实验
一、实验任务导入 二、任务组的产生 三、实验方案的确定 四、实验任务分工 五、课题实施过程
1、画出实验电路图,设好参 数。 2、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各实 验设备。 3、找节点,测电流,记录填 表。
4、找回路,测电压,记录填 表。 5、对实验数据进行观察、计 算分析并写出数学表达式。 6、将表达式转化为语言文字 表述,并导出基尔霍夫定律。
1.准备做什么 (提出任务)
生活 总结
决策
2. 确定方法和 实施步骤
6.本课题的收获
教学 过程
评估
实施
3. 探索发现
经验交流
4. 展示成果
5.结果是否与任务 目标相符
教学预案:安排一名辅教老师督导课堂纪律,处理突发事件 教学设备配件多预备2---3套
教学过程
第一步:实验任务导入:(8分钟)
各支路电流、 电压教学过程
第二步: 任务组 的产生 (2分钟) 第三步: 实验方案 的确定 (8分钟)
第四步:实验任务分工(1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五步:课题实施过程(40分钟)
Company Logo
课题实施步骤 (课题实施过程指导书 )
1
2 3 4
讨论画出实验电路图
对节点有: ∑I=0 ,表示“在任一时刻,任 一节点流入和流出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对回路有: ∑U=0 ,表示“在任一时刻,任 一回路中所有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课题实施步骤 (课题实施过程指导书 )
1 2 3
讨论画出实验电路图 调整并连接设备 测量电流数据并记录
提示: ※规定流进节点方向的电流方向为正,记录数据为正 值,反之为负。 ※若读数时毫安表指针反偏,要及时交换接线方向。
研究对象 I1(mA) I2(mA) I3(mA)
∑I= I1 + I2 + I3
节点a 节点b
4、找出电路中的所有回路,以各自回路为研究对象 ,打开电源用万用表测量各个电阻、电源的电压并 记录到表2中。
调整并连接设备 测量电流数据并记录 测量电压数据并记录 数据分析得出表达式
5 6
对表达式进行文字归纳 归纳引出基尔霍夫定律
1、画出实验电路图,设好参数。
2、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各实验设备。
提示: ※要求连接直流电源的线,正极用红色的线,负极用黑色的线,其他接 线用黄色的线,以便区别。
3、找出节点,以节点为研究对象,打开电源测量各支路 的电流并记录到表1中。各支路电流从左到右,依次记为 I1、I2、I3 .
5、以电流、电压各自的研究对象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 行观察、计算分析,结果填入表1和表2中,并写出数学 表达式。
节点a 节点b
研究对象
E1(V) E2(V) UR1(V) UR2(V) UR3(V) ∑U
回路1 回路2 回路3
\ \ \ \
\
6、将表达式转化为语言文字表述,并导出基尔霍夫定律。 整理实验结论:
欧姆定律和电路串并联知识
通过实验测量分析探求其中的规律
基尔霍夫简介 德国物理学家,与化学家 本生(Robert Bunsen)一起, 确立了光谱分析理论。曾用此 法测定太阳的成分。1845年 最早发表了基尔霍夫定律,可 以用来计算电路的电流、电压 和电阻。他扩大欧姆的理论, 概括出以三量纲描述电导体电 流的方程式。在进一步研究中 证实︰电流在导体中是以光速 流过的。
教材分析
1、课题解读
简单直流电路 复杂直流电路
旧知识体系
新知识体系
任务导向教学法 做一次探究实验
教学计划(4课时)完成:
第1课时
系统讲解简单和复杂直流电路的区别,补充支 路、节点、回路等新概念,建立新电路模型;
第2\3课时
在建立复杂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一次 探究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分布的实验,找出规律, 引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
祖国十月红似火,高教沸腾汇精英. 科学发展聚力量,创新职教齐分享.
说课
朱大鹏
说
课
基尔霍夫定律
探究实验
Kirchhoff, Gustav Robert
教材 分析
教学 策略
说
教学 过程
课
教学 反思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 第六节 直流电路 基尔霍夫定律
主编:陈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