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ppt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ppt

直接影响 预测变 化方向 影响数 量变动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决定种群的 大小和密度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 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类型 )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降低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 ⑴样方法: 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 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 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 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 选取若干个样方, 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 体数量,最后, 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 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步骤: 求平均值) (步骤: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图中A 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 1、图中A 、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 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 越来越小? 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 保持稳定?为什么? 保持稳定?为什么? 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 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 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 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
1.种群密度 1.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 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数就是种群密度; 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2)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 表示方法: 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 —— 积;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
(3)年龄组成的意义: 年龄组成的意义: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 出生率<死亡率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2.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 )概念: 比例。 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 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种群数量
第1次 次
第2次 次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概念: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例如:1983年 我国平均每10万人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 10 中出生1862个孩子, 1862个孩子 中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 862% 1.862%.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 200 年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1 年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1%.
样方1 样方 N1 样方2 样方 N2 样方3 样方 N3 样方4 样方 N4 …… …… 样方n 样方 Nn
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 (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 注意:这里的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2)表达方式:通常以 %表示 )表达方式:通常以a% (3)类型 )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降低
(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 )意义: 改变的直接表现。 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 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3)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 )意义: 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幼年 尚无生殖能力) 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成年 有生殖能力) 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老年 丧失生殖能力) 丧失生殖能力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要点: 要点: 一定的空间: 1、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 与外界的个体隔离。 与外界的个体隔离。 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 联系。 联系。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⑵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 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 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 段时间后进行重捕, 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②稳定型:特点是各 稳定型: 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 适中。 适中。在一定时期内 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 出生率=死亡率
③衰退型:特点是老 衰退型: 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 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 少。新出 越小。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增长型:特点是幼 增长型: 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 年产生后代, 年产生后代,老年个 体死亡的少, 体死亡的少,出生的 比死亡的多,种群的 比死亡的多, 个体数越来越多。 个体数越来越多。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