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伸与隐喻对比分析

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伸与隐喻对比分析

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伸与隐喻对比分析本文是基于隐喻的基础性研究,就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伸与隐喻,结合相关语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索隐喻在词义延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汉英词汇“家/Home”隐喻的异同之处。

由于文化积淀的不同,汉英词汇的词义延展和隐喻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标签:“家” home 词义延展隐喻对比分析一、引言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普遍存在于交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影响人们的说话方式,还影响人们的语言行为和交际活动。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而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源自自身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理解。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ICM(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的认知模式下进行的。

隐喻之所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因为人们需要通过隐喻这种手段来表达内心与精神的真实感受。

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

随着人们对于认知这一基本思维能力的认可,生活中许多本不相关的事物在隐喻的作用下也发生了映射(mapping),远远地扩大了原有词汇的意义。

本文将对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展以及隐喻做对比分析,探求隐喻在词义延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汉英词汇“家/Home”隐喻的异同之处。

由于文化积淀的不同,汉英词汇的词义延展和隐喻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二、隐喻、词义延伸和文化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

传统隐喻理论最大的缺陷是忽视了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是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通过对比而进行,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Richards:94)。

Lakoff&Johnson认为,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隐喻之所以能够形成,主要是基于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similarity),即两个不同的域中的事物在某种语境的作用下具有相似的特征。

隐喻指的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5)。

根据这一定义,人类认知活动都可以理解为隐喻。

当人们对于某一新鲜事物的认知处于模糊状态时,通常会借助于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或是用已知的某一事物来解释另一已知的事物,可以加深人们的印象。

可见,隐喻无处不在。

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极为普遍,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所以词本身的含义就会逐渐扩展。

由于隐喻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在词义的延伸过程中,隐喻就是必不可少的。

Sweetser (1990:19)指出,在词义变化中,隐喻起主要的建构作用。

赵艳芳(2001:36)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而词义的变化和延展都是基于特定文化的产物,也是某一群体的人们思维活动长期变化而来的。

Lakoff和Johnson (1980:22-24)曾指出,某一文化中最为基本的价值观与这一文化中最为基本的概念隐喻结构相一致,并且文化还包括一个人生活于其中的大文化、亚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个认知客体有时会形成不同的概念。

现代语言中的词汇多是由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而演变来的,故词义演变和概念隐喻也作为现代语言进化发展的一般趋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汉英词汇“家/Home”的隐喻分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家”有12个名词义项,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下简称OALD)和《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下简称CALD)中对“home”的解释则有9个名词义项。

分别对汉英词汇“家/home”的义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本义和延展意义都有相似和相异之处。

《现代汉语词典》给“家”列出的名词义项有:①家庭,人家;②家庭的住所;③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④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⑤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⑥学术流派;⑦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⑧表示属于那一类人;⑨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

OALD和CALD给“home”列出的名词义项有:①place where one lives,esp with one’s family 居住的住所,家庭。

②a house,apartment,etc. when it is considered as property which you can buy or sell 家(房产)。

③the type of family you come from 家庭类型。

④district or country where one was born or where one has lived for a long time or to which one feels attached 家乡;故乡;老家。

⑤your own country or your own area 自己的国家或所属地。

⑥institution for people needing care or rest 为需要照顾或休息的人们设立的机构。

⑦place where an animal or a plant is native or most common;habitat (动植物的)生息地,栖息处。

⑧place from which something originates 发源地;发祥地。

⑨(in sport and in various games)place where a player is safe,cannot be caught,etc(体育活动及各种游戏中)安全﹑不会被捉住等之处。

通过对以上汉英词典所给出的名词义项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其本义都是指人所居住的地方,其他的义项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引申。

由这些义项所构成的汉英认知肯定也存在差异,由于文化、地域、宗教、习俗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相应的差异。

“家”是一个空间实体词,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扩展到抽象意义中去,产生了情感、思想等隐喻意义。

(一)汉英“家”隐喻的相同之处为了更好地研究汉英词汇“家/home”,本论文检索了大量的语料,来源主要是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词典以及网络。

以下就“家”所构成的隐喻的相同之处进行具体分析:1.“家”指“人”(1)你知道吗?你把录音机搁在屋里头,这一[家]子都回来了,也不知道有录音机,该说什么说什么。

(CCL)(2)除去税以外,给五十块钱维持全[家]很难维持。

(CCL)(3)我们[家]三辈儿的内务府大臣,这纯粹是偶然的,不是世袭的。

(CCL)(4)再一个做[家]长的像我还能理解,再比我岁数大的他理解不了。

(CCL)(5)[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

(6)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7)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

——《左传·桓公十八年》(8)All our family came to our grandfather’s eightieth birthday party.(OALD)(9)In fact the entire family agreed that eating like Shahid would be a good idea for all of them.(COCA)(10)For the two of us,[home] isn’t a place. It is a person. And we are finally [home].—— Stephanie Perkins,Anna and the French Kiss(11)[Home] is people. Not a place. If you go back there after the people aregone,then all you can see is what is not there any more.——Robin Hobb,Fool’s Fate(12)A [home] filled with nothing but yourself. It’s heavy,that lightness. It’s crushing,that emptiness.—— Margaret Atwood,The Tent“家”在英文中有很多表达方式,如“home,family,homeland,house,household”等。

其中“family”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家人。

有人这样解读“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家”的本义是供人居住的地方,在此隐喻为家人,甚至是更大范围的人,主要是因为家人是家庭这个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人在社会中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可以用“家”来隐喻,这是人类思维联想的结果。

“家”用以隐喻的时候,用的都是其概念义,而不是实际的空间实体词“家”。

2.“家”指“故乡”(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16)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1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18)She was born in London,but she now looks on Paris as her [home].(19)She lives a long way from [home].(20)He left India for [home].(21)Will the Spanish authorities send him [home] for trial?(22)I live in London,but my [home](= where I was born)is in Yorkshire.(23)I was actually born in New Zealand,but I’ve lived in England for so long that it feels like [home] now.王文斌(2001:255)指出,词义延展的过程往往不是朝一个单一的方向发展,也不是以一种单一的方式演进,而往往是在辐射型(radiation)的变化中交织着连锁型变化,在连锁型(concatenation)的变化中又交叉着辐射型变化,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