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土地估价方法之一——收益还原法

第5章 土地估价方法之一——收益还原法

第五章土地估价方法之一——收益还原法第一节收益还原法概述一、收益还原法的定义收益还原法是土地估价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也是对土地、房屋、不动产或其他具备收益性质资产进行估价的基本方法。

此方法用于土地估价时,把购买土地作为一种投资,地价款作为购买未来若干年土地收益而投入的资本。

因此,收益还原法是在估算土地在未来每年预期纯收益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还原率,将评估对象在未来每年的纯收益折算为评估时日收益总和的一种方法。

二、收益还原法的原理由于土地具有固定性、不增性、个别性、永续性等特性,使用者在占有某块土地时,土地不仅能提供现时的纯收益,而且还能期待在未来年间源源不断地继续取得。

当将此项随时间延续而能不断取得的纯收益,以适当的还原利率折算为现在价值的总额(称为收益价值或资本价值)时,它即表现为该土地的实质价值,也是适当的客观交换价值,这就是收益还原法的原理。

具体表述:假设有一宗土地,每平方米每年可产生1000元的纯收益,土地所有人对此宗土地的纯收益只要能以5%的资本年利率还原即能满意,那么该所有者的土地收益价格应该是每平方米20000元。

即地价=土地年纯收益÷土地还原率。

再假设此人另以20000元货币以年利率5%存入银行,此人每年得到的利息(货币纯收益)与上述的一平方米土地的收益是等额的。

因此,对该土地所有者来讲,一平方米土地与20000元货币,其资本价值相等。

上述收益还原法的表述,只是在土地纯收益每年不变,土地还原率每年不变,且在土地使用年期为无限年情况下的一种特殊形式。

如果三个基本因素发生变化,土地收益价格的计算公式都将发生变化,这将在以后介绍的公式中反映。

三、收益与地租的关系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

但由于土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和土地区位的差异性,使土地使用者因使用不同的土地而获得收益。

这种因使用土地而带来的土地收益,将因土地所有权的存在而转化为地租。

也就是说,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土地所有权而得到的收益,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即土地所有者从土地上获取收益的权利。

因此,土地收益与地租二者在量上具有一致性,只不过由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来自土地的收益,相对于土地使用者而言,称为土地收益;而相对于土地所有者而言,称之为地租。

四、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公式(一)土地年纯收益不变土地还原率不变且大于零,土地使用年期无限的土地价格计算公式为:式中:P——土地价格;a——土地纯收益;r——土地还原率。

(二)土地使用年期有限且其他因素不变的土地价格计算公式当a每年不变;r每年不变且大于零;土地使用为n年时,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a、r含义同前;n——使用土地的年期或有土地收益的年期。

(三)土地纯收益在若干年内有变化的土地价格计算公式1.土地使用年期无限当t年以前(含t年)纯收益有变化,其值为a i;t年以后纯收益无变化,其值为a;r每年不变且大于零,使用期无限时,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为:式中:P、a、r含义同前;a i——第i年的纯收益;t——纯收益有变化的年限。

2.土地使用年期有限当t年以前(含第t年)纯收益有变化,其值为a i;t年以后纯收益无变化,其值为a ,r 每年不变且大于零;土地使用年期为n 时,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1(11[)1()1(P 1tn t t i i i r r r a r a -=+-+++=∑ 式中:P 、a 、r 、a i 、t 、n 含义同前。

(四)未来若干年后的土地价格已知的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当未来某年的土地价格已知,而已知土地价格的年份以前的纯收益有变化(不变时是特例),r 每年不变且大于零时,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 、a i 、r 含义同前;t ——未来土地价格已知的年限;P t ——未来第t 年的土地价格。

(五)纯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增或递减的土地价格计算公式1.土地使用年期无限时的计算公式式中:P 、a 、r 含义同前;b ——纯收益的等差级数递增或递减的数额,如纯收益第一年为a ,则第二年为a ±b ,第三年为a ±2b ,第n年为a±(n-1)b。

公式中符号,当纯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增时取加号,递减时取减号。

2.土地使用年期有限时的计算公式式中:P、a、r、b、n含义同前。

公式中符号的选取,当纯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增时取上面的符号,递减时取下面的符号。

(六)纯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增或递减时的土地价格计算公式1.土地使用年期无限时的地价计算公式式中:P、a、r含义同前;s——纯收益逐年递增或递减的比率,如纯收益第一年为a,则第二年为a(1±s),第三年为a(1±s)2,第n 年为a(1±s)n-1。

公式中的符号,当纯收益按等比级数递增时取减号,递减时取加号。

r不变,递增时r>s,递减时(r+s)>0。

2.土地使用年期有限时的地价计算公式式中:P、a、r、s、n含义同前。

公式中的符号,当纯收益按等比级数递增时取上面的符号,递减时取下面的符号。

r不变,递增时r≠s,r+s≠0 (七)纯收益、还原率有变化的土地价格计算公式式中:a1,a2…a n——分别为未来各年的纯收益;r1,r2…r n——分别为未来各年的还原利率。

本公式实际上是收益还原法基本原理的公式化,即收益还原法公式的最一般形式。

当公式中a i、r i、n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推算出上述公式(一)至公式(六),也就是说公式(一)至公式(六)只不过是本公式的特例。

五、收益还原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收益还原法的特点(1)收益还原法具有严格的理论基础。

地租理论和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是收益还原法的理论依据。

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产生的收益,应由各要素分配。

归属于土地的收益应是地租和利用土地资产带来的纯收益。

它可以采取从总收益中扣除其他生产要素产生的收益后得到,然后,将土地的收益以一定的还原率还原,即为土地的价格。

(2)收益还原法以收益途径评估价格,所以求得的价格称为“收益价格”。

收益还原法将土地的价格视为一笔货币额,如将其存入银行,每年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这个利息可相当于土地的纯收益。

所以,从确定土地收益人手,即可求得土地价格。

(3)收益还原法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土地的纯收益及还原率的准确程度。

土地纯收益测定是否准确,还原率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土地价格的评估结果。

所以求取土地收益及确定还原率是收益还原法的关键。

2.收益还原法的适用范围收益还原法以求取土地纯收益为途径评估土地价格,它只适用于有收益或潜在收益的土地和建筑物,或是房地产的估价。

例如,租赁用房地产或企业用房地产的估价均可采用此法。

收益还原法是具有理论依据而应用面很广的一种估价方法,而对于没有收益的不动产的估价,例如机关、学校、公园等公益用地的估价则大多不适用。

同时,由于收益还原法主要适用于有收益或潜在收益的土地或房地产,而关于收益性土地的稳定纯收益和适当的还原率的求取,要受一般的经济行情和工商企业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的影响,确定它也是一件困难的事。

这是收益还原法的一个缺点。

第二节收益还原法估价的程序和方法一、估价程序1.计算总收益总收益是指以收益为目的的土地及与此有关的设施、劳力及经营等要素相结合而产生的总收益。

计算总收益首先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收益,然后按客观、持续及稳定等原则来确定土地的总收益。

2.计算总费用和折旧费、房屋收益或其他资产的收益等总费用是指为创造收益所投入的直接必要的劳动费用与资本费用。

总费用在不同情况下,所包含的项目也有所不同。

因此,计算总费用,首先要分析可能的各种费用支出,然后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加总一般正常合理的必要年支出,即得总费用。

3.计算土地纯收益从总收益中扣除总费用和房屋折旧费、房屋收益等,即为纯收益。

4.确定合适的还原率还原率是影响地价高低的重要因素,必须慎重选择。

一般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确定各种可能的还原率,然后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可采用的还原率。

5.选择公式求算地价根据公式适用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等条件,选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将纯收益用相应的还原率进行还原,即得土地或房地产的收益价格。

二、总收益计算方法土地收益可以分为实际收益和客观收益。

实际收益是在现状下实际取得的收益。

由于个人的经营能力等因素对实际收益影响很大,依据土地估价的性质和特点,所以不能用它作为评估的依据。

客观收益是指排除了土地实际收益中属于特殊的、偶然的要素后所能得到的一般正常收益,它可以直接用于评估。

土地的收益也可以分为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

有形收益是可以用货币形式表现的收益,无形收益则难以用货币形式表现。

在计算收益价格时,应根据一定原则全面分析各种收益,确定合理的客观收益。

确定客观收益一般要考虑以下条件:(1)从客观上看,土地的总收益是由具备良好素质及正常使用能力者使用而产生的收益。

(2)收益必须是持续且有规律地产生的收益。

即采用长期可以固定取得的收益。

(3)收益是安全可靠的收益。

是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和批准的经营项目所产生的收益,那些未经批准的,甚至是违法的经营项目收益不能作为计算客观收益的依据。

根据土地参与生产经营过程的形式和业主以土地取得收益的方式不同,总收益产生的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土地租金是指直接通过土地出租,每年获得租金收入,包括在土地租赁过程中承租方所交纳的押金或担保金的利息。

2.房地出租的租金是指房地一起出租过程中,出租方从承租方取得的租金及有关收益。

一般根据实际的租赁合同金额和当地的房地产租赁市场状况,确定客观收益水平。

3.企业经营收益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管理水平下每年所获得的客观总收益。

在分析企业经营的客观收益时,首先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客观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基本反映,但是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经营管理水平、不合理的人为干预等偶然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财务报表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土地及有关资产的收益能力,因此在利用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企业经营收益分析时,应进行适当调整,调整为正常经营管理水平下的客观收益;其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项目,按照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项目及其相应的市场价格,分析计算其客观总收益。

在计算总收益时,还应准确分析测算由评估对象所引起的其他衍生收益,如租赁过程中承租方所支付押金的利息收益、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销售收益等,确定的原则是只要由评估对象所产生的并为其产权主体所取得的收益均应计人总收益之中。

另外,还应充分考虑收益的损失,如出租房屋的闲臵(即房屋未租出去),一般以出租率或空房损失率折算总收益。

三、总费用的计算总费用是指业主为取得总收益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

根据总收益的产生形式不同,总费用的计算也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土地租赁中总费用的计算一般这种单纯的土地租赁时,发生的总费用包括以下几项:(1)土地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