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生态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传统经济学和生态学像两条永远向前延伸的平行线,各行其是,互不相干。
直到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发表了《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人们才逐渐从工业文明中觉醒,关注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加剧、食物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匮乏、土地污染与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经济的外部性日益显现。
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而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封闭系统,经济的增长不能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制。
毫无疑问,经济是环境的一个子系统,经济应归属于生态学理念,但是,实践中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观点和对世界的展望差别较大。
经济学家关注迅速攀升的经济指标,而生态学家则看到没有人能预见到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可能带来的后果。
事实上,不论观点如何,经济增长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已经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内部熵值的增加,低熵已经成为比任何经济资源更为稀缺的资源。
跨学科的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涉及生态学和经济学两大理论完全不同的学科。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已经开始转变观念,正在探索一种能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生态经济。
研究生态经济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高效率、零污染”的运行方式,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实现人类经济的持续繁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经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本教材力求展现当前生态经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做到理论、方法和实践有机结合。
本教材共分三篇十二章,上篇,理论篇,包括:第一章,引论,介绍生态经济基本概念和生态经济学发展;第二章,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生态经济系统;第四章,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研究;中篇,产业篇,包括:第五章,生态产业;第六章,生态农业;第七章,生态工业;第八章,生态服务业;下篇:保障篇,包括:第九章,生态文化;第十章,生态伦理;第十一章,生态教育;第十二章,生态社会。
当前,生态经济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本教材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特点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现实,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做一些整体性的研究和思考,其中下篇,即为生态经济发展的生态思想与生态社会保障问题。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难以一一注明。
在此谨向有关作者和支持帮助本教材编撰的专家和同仁们表示诚挚的谢意!编者二0一0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引论 (3)第一节生态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3)一、生态经济学的定义 (3)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三、生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7)四、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15)五、生态经济人假设 (18)六、生态经济学的范畴和规律 (21)第二节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 (30)一、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创建与发展 (30)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重大贡献 (33)三、中国生态经济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四、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展望 (36)第一章引论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开宗名义,清楚界定基本概念,阐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核心内容等基本问题。
本章在对生态经济学基础知识介绍基础上,对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并对我国生态经济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健康。
第一节生态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一、生态经济学的定义(一)生态经济学定义评述当前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定义而言,众说纷纭,尚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定义,不同学者在其研究成果中见仁见智地从各个角度给出过各自的定义,这里只选取若干个代表性的定义加以评述。
许涤新在其主编的《生态经济学》中给出的定义是: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
它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上,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其矛盾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生态经济问题,阐明它们产生的生态经济原因及解决的理论原则,从而揭示生态经济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该定义的主要特色在于明确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
其研究方法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研究目的是探寻生态经济规律。
存在的问题在于继续沿袭传统经济学“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陈旧观点。
换言之,该类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针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为出发点,逐渐展开对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诚然,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主流观点相悖。
刘思华在《可持续经济文集》中给出的定义是:生态经济学是在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基础上,围绕着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中心,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以及矛盾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问题,借以反映自然与经济关系这个主题。
阐明产生问题的生态经济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的理论原则,从而揭示生态经济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旨在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求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平衡和协调发展。
该定义的特点是:一则强调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关系;二则强调生态经济学的追求目标是生态经济协调。
但是,该定义存在两点不足:第一,定义过于冗长,不够简洁;第二,过于强调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解决人类需求和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而忽视了生态经济问题的本质是人类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态资源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态产权关系。
王松霈所著《生态经济学》的定义是:生态经济学是适应21世纪生态时代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科学。
该定义具有三基本个特点:一是强调生态经济学的时代性;二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三是强调学科性质的“新兴边缘交叉性”。
但是,该定义中的3个特点都值得推敲商榷:第一,突出强调“适应21世纪要求”,这就忽视了21世纪以后世纪的要求。
实际上21世纪以后的世纪特征要求包含更多生态经济的内涵,且生态水平更高。
第二,突出强调可持续性,说明了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一致性,但不能显示生态经济学的学科特殊性。
第三,生态经济学作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把它界定为“边缘”学科可能过于主观,因为在生态经济时代,也许生态经济学将成为“中心”学科之一。
马传栋主编《生态经济学》的定义是:生态经济学是从宏观和基本理论角度来研究由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它在学科性质上属于边缘综合性理论经济学,在学科地位上与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等并列,对各类应用经济学科都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该定义的优点在于强调了生态经济学的系统性,是着重研究生态经济系统运动规律,进而抓住了这门学科的本质。
但是,这个定义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将生态经济学看作边缘性学科,既不利于确立该学科的应有地位,又与作者所述及到的与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相并列相矛盾。
第二,将生态经济学仅仅理解成从宏观角度看问题似乎不够全面,其实,生态经济学既要研究宏观问题,又要研究中观问题和微观问题。
第三,将生态经济学看作是理论经济学,并不符合实际状况。
生态经济学既要研究理论问题,又要研究实践问题。
梁山等编著《生态经济学》的定义是:生态经济学是通过对生态系统中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解析,同时研究经济系统中经济再生产的作用机理和运动规律,亦即从符合生态经济系统各种因素(条件)的解析和对该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这两个方面出发,探索持续提高人类社会发展的途径,并用于具体指导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
该定义的特点有:一则强调生态经济学的解析性;二则强调生态经济学的规律性;三则强调生态经济学的指导性。
但是该定义所讲的“具体指导经济发展”表述存在误导经济学科历史作用的问题。
经济学科的直接功能在于解析世界而不是以改造世界作为首要任务,即使是具有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那也只是经济学科的间接作用,因为经济学科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引领经济活动的思想体系而不是一种方法论,而且对于任何经济活动都起到普遍指导作用,不是针对某一活动而展开的具体指导与研究,生态经济学也是如此。
据此,上述判断很可能使读者对经济学科的历史作用产生错误理解。
唐建荣等编《生态经济学》的定义是:生态经济学是综合不同学科(包括生态学、经济学、生物物理学、伦理学、系统论等)的思想,是对目前人类经济系统所产生的问题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展开研究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亚系统应该如何运行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该定义具有3个特点:一是强调生态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二是强调生态经济学的学习目的性;三是强调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亚系统的观点。
该定义的问题有三:第一,在强调学科综合性的同时将它泛化了,虽然生态经济学与伦理学有联系,但是不属于紧密联系,伦理问题与生态问题的结合应该由生态伦理学而不是生态经济学去承担。
第二,生态经济学的经济科学特性不够明显,显然,由多种学科综合而成的生态经济学定义将会使生态经济学失去自己特有的经济理论基础;第三,将生态经济学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容易使生态经济学研究失去方向,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有着从研究理论基础、内容、对象边界与方法不同的区别。
著名生态经济学家Robert Costanaza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全面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关系的科学,这些关系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众多紧迫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消失、财富分配等)的根源,而现有的学科不能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这些关系予以很好的研究。
”这个定义较好地把握了生态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特征,但是显得不够严谨。
(二)本书的定义在评述代表性生态经济学定义基础上,这里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该定义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点:(1)生态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经济科学。
虽然生态经济学建立在一些自然规律,尤其是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但是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寻这些规律的。
(2)生态经济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即以生态经济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
生态经济学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理论经济学,而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是亦实践亦理论的应用理论经济学。
(3)生态经济学必须在一些核心范畴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生态经济规律。
如果无规律可循,那么,生态经济学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4)生态经济学的追求目标是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