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国大师

民国大师


仕途
1907年,随张之洞入阁,外交部外郎; 1910上海,南洋公学教务长; 1915年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英国文学。
北大岁月
“北大顶古怪的人物,恐怕众口一词的要推
辜鸿铭了吧。……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 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了 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 褂,上戴瓜皮小帽 ……(周作人) “我记得第一天他老先生拖一条大辫子,是 用红丝线夹在头发里辫起来的,戴了一顶 红帽黑缎子平顶的瓜皮帽,大摇大摆地上 汉花园北大文学院的红楼,颇是一景。”
约法三章
“我有三章约法,你们受得了的就来上我的
课,受不了的就趁早退出:第一章,我进 来的时候你们要站起来,上完课要我先出 去你们才能出去;第二章,我问你们话和 你们问我话时都得站起来;第三章,我指 定你们要背的书,你们都要背,背不出不 能坐下。”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gentle),绅士 性并不是天性软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没有 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可能是 粗卑的,但粗卑之中并没有粗野;真正的中国人 也许是丑陋的,但他的丑陋却并不可怕;真正的 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并没有侵略性;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昧的,但愚昧之中却并 没有荒唐;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黠的,但在他 的狡黠之中却并没有邪恶。”

“他辫子的炫耀,很足以显露他整个人的性
格。他为人刚愎,度着与人对抗的生活, 众人所承认者,他则否认;众人所欢喜者, 他则不欢喜;众人所承认者,他则藐视。 与众不同,即是他的快乐和骄傲;因为剪 辫子是流行的,所以他便留辫子,倘若人 人都留辫子,我相信剪辫子的第一人,一 定是辜鸿铭。”
爱国者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
国学狂人黄侃


1886-1935 守旧派,反对新文化运动; 雅谑胡适 孝子
学问之道




误把墨汁当小菜; 学问之病:一曰急于求解,一曰急于著书,一曰不 能阙疑,一曰不能服善; “扎硬寨,打死仗”; “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 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治学第一当恪守师承,第二当博学多闻,第三当 谨于言语; “术由师授,学自己成” 。
殃。 “辜先生是一个时代的反抗者,并且是一 个良心的反抗者,不论好坏,他一定要批 评,宁可做社会的公敌,良心觉得不对的, 就是骂,痛骂;他骂得也痛快!他不肯降 服社会,人云亦云。他宁可做一个真小人, 不肯做一个伪君子;要同社会对抗!”
“许多外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
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 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
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
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 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 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 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 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评价
“无疑义的,辜先生是一个有天才的文学家,常常 自己觉得怀才不遇,所以搞到恃才傲物。他因为 生长在华侨社会之中,而华侨常常饱受着外国人 的歧视,所以他对外国人自不免取嬉笑怒骂的态 度以发泄此种不平之气。他又生在中国混乱的社 会里,更不免愤世嫉俗。他走到旧复辟派这条路 上去,亦是不免故意好奇立异,表示与众不同。 “现在中国只有二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 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 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 (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保皇。” (罗家伦《回忆辜鸿铭先生》)
别具一格育英才




“治学第一当恪守师承,第二当博综广揽 ”; 五十之前不著书; 磕头收徒之礼; 堂上秘密; 三不来教授; 穿布衣和“钉鞋”的教授;
教授与蒋介石
傅斯年:“教授做官是”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 张奚若 :"假如我有机会看到蒋先生,我一定对他说, 请他下野。这是客气话。说得不客气点,便是请他滚 蛋!" 马寅初 :"叫我去见他,我不去!让宪兵来陪我去吧! 文职不去拜见军事长官,没有这个必要!见了面就要 吵嘴,犯不着!再说,从前我给他讲过课,他是我的 学生,学生应当来看老师,哪有老师去看学生的道理! 他如果有话说,就叫他来看我". 刘文典:“大学不是衙门,不需要向权贵献媚 ”
简介
1857—1928 13岁随养父赴欧洲留学 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
留学欧洲11年,精通英、德、法、拉丁、
希腊等多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24岁回国,从西学转向中国文化。
马建忠 “读五经诸子,日夜不释手。数年,遂遍
涉群籍,爽然曰:道固在是,不待旁求 也。” “谓欧美主强权,鹜外者也;中国主礼教, 修内者也。言一时强盛,似优于中国,而 图长治久安,则中国之道盛矣、美矣! ”
民国教授
文坛怪杰辜鸿铭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
洋。 甘地:“最尊贵的中国人”。
“到中国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 A New Special Translation, Illustrated with 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 Writers); (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 (Higher Education) 《中国人的精神》
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 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 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专家回答

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 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 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 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 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 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轶事
保皇:傲霜枝 演讲售票 倒拿报纸 骂洋教师 主张一夫多妻制 小脚与大觉 3天翻译四书五经 “银行家,就是当天气晴朗时,硬要把雨伞借给 你,而阴天下雨时,又恶狠狠地将伞收回去的那 种人。” ”

章太炎
“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 ”; 三疯子:章太炎、刘师培、黄侃; 在日本创立“国学讲习所”; 弟子:钱玄同、周树人、周作人、许寿裳、 汪东、马玉藻、沈兼士、黄侃 “五大天王”: “天王”黄侃、“东王” 汪东、“北王”吴承仕、“翼王”钱玄同、 “西王”朱希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