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东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学习(课堂PPT)
《广东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学习(课堂PPT)
4)选择考成绩呈现方式有两种:物理、历史为卷面分,其他4 门为等级分。(下详述)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4、一些关键解读 1)考试范围: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范围 为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注:2018年、2019年入学的高一级学生使
用2003年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0年入学的高一级学生才开始使用2017年 版的新课程方案和标准)
2. 到 2021 年 基 本 形 成 分 类 考 试 、 综 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 步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 成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 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 制机制。
二、主要任务(重要变化在此点)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类型:
现高考 1种
“广东新高考”(全国第三批,8省之一)
全称——“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概括来说,与现有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两点变化—— 1、考试:春季高考(专科、高职,语英数合格考) 夏季高考(本科 ,“3+1+2”) 2、录取:两依据(高考及学考成绩) 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9年4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广东省深化 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从 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现高一)开始实行。
广东高考改革进行时
标准化考 试改革
1985年
实行标 准分
1988年
“3文科 基础/理科 基础+X”
1999年
2007年
3+文科 综合/理 科综合
3+1+2 不分文 理
2010年
2018年
2019
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学习
高考改20革19年政5月1策7日 解读
培训部
信息、通用、美术、音乐、体育5科由各地市教 育局组织实施,统筹时间、进度。 3) 成绩呈现方式有三种:合格/不合格(除语英数外的11科) 、
等级、分数(后二种应指语英数3科)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2、合格性考试: 4)成绩一考三用:一是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二是作为同 等学历认定依据;三是作为春季高考招生的依据之一(3科)。
二、主要任务
(二)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评价内容: 2018年12月,我省出台了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的实施办法》,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思想品德 、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 个方面。
2、评价程序: 学校(学校、老师、学生) 如实记录——公示——导入省平台。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3、选择性考试 1)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 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乃新高考“3+1+2”的“1”和“2”,下详述) 2)安排在6月全国统一高考考试科目结束后进行,仅限当年我 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一年考1次,成绩当年有效; 3)作为普通高校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疑问1:数学不分文理,而现在我们是用旧教材,那么 高二时如何选择选修内容?
——省意见:会很快出台指引,请等待。 市意见:选理科系列,参考2017年版课程方案与
标准,适当进行删减。
二、主要任务
(三)改革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3、考试安排:
1) 语文、数学、英语(“3”)在每年6月,只考1次 ,为全国统一考试。其中,英语听说考试在高三第二学期 开学后进行,考1次,分值从15分提高 到20分。(以后逐 年提高,北京已经增加到50分)
2)“3+1+2”中,“1+2” 为选择考科目, “1+2”共有12种组合提供给考生选择。
二、主要任务
(三)改革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2、考试内容:
所有科目,2018年、2019年入学的高一级学生使用 2003年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2020年入学的高一 级学生才开始使用2017年版的新课程方案和标准)
2)选择性考试(“1+2”)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 考试结束后,只考1次,(也就是说,是接在3科后考,物 理和历史同时开考,之后4科一科一科考,意味高考时间会 比现在增加1到2天)
3)术科考试:全省统考,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
※补充: ●成绩认定:参加统一高考考生,可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
英语成绩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 格(含0分)比例不超过2%,其他考生成绩均认定为合格。
●考试内容:合格考范围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2018、 2019级仍用2003年版课程标准)。
●题型:合格和选择考科目题型均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学业水平考试
新高考 2种
合格性考试和 选择性考试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2、合格性考试: 1) 考试科目:所有14门(9门文化科+5门非文化科) 2)考试时间:语文、数学、英语3科每年考1次,在1月开考;
政、史、地、物、化、生6科每年考2次,在1月 和6月开考。(每人考6门而非现在的3门);
2)命题:合格考和选择考均由省统一命题;(解读:新高考 “3+1+2”中,“3”为全国卷,“1”和“2”均为广东卷 )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总结:改革前后对比 1)科目增加:9科 — 14科 2)类型增加:1类 — 2类(合格考和选择考) 3)考试时间不变:1月和6月
结论: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
3、评价使用: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二、主要任务
(三)改革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夏季高考 )
1、考试科目:
1)考试科目按“3+1+2”(必选+限选+任 选)模式设置,不分文理,“3”为全国统一高考 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 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 、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方案共5760字,分为四个部分:“总体目标”、“主要任 务”、“加强管理”和“保障措施”。其中,重点内容在第二部 分。
概括来说,新高考的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学业水平考试 2、夏季高考的选科 3、高考招生录取
一、总体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合理成才作为改 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学生成长、 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