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1质量守恒定律-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学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共13张PPT)
51质量守恒定律-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学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共13张PPT)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
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m m =m m 结论: 参加反应的(物Fe质)+总质(量CuSO4)= 生(成Cu的)+物质总(Fe质SO量4)。
方案二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SO4+NaOH
Cu(OH)2+Na2SO4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天平平衡。
m m =m m 结论: 参加反应(的Na物OH质)+总质量(CuSO4)= 生[成Cu(的OH物)2质]+ 总质(N量a2S。O4)
7、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
因为( C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原来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8.在化学反应3NO2+H20=2X+NO中,X的化学式为 ( A )
A HNO3
B NH3
2、天平平衡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点燃 (P)(O2)
五氧化二磷 (P2O5)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白烟是什么物质?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什么?
五氧化二磷固体
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
2、根据实验结果天平平衡,能得出什么结论?
m m m m (白磷P)+
(氧气02)+
(细沙)+
不 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5、某大师说:“我一发功就能使水变成油(含有碳元素)。 这种说法对吗?
答:这种说法不科学。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无论 如何是不可能变成含有碳元素的油的。
O
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C、H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X、Y各10 g充分反应后,Y剩余,生成8 gZ、4 gQ;则参加反应的X与Y的
质量比为(D)
A 1︰1
B 2︰1
C 4︰1
D 5︰1
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D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化学反应A+B→C+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等于生成的 C和D的质量 D.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都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C N2
D N205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质
量
守 恒
原因
定
律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进行有关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 一)提出问题: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二)猜想与假设
?大于
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 等于 小于
(三)设计实验
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四)进行实验
现象: 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放出热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777年,汞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756年,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找出关键词 ①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未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②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物理变化。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分解
重新组合
H2O
化学反应的实质: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
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分
原
新
子 分解 子 重新组合 分
新 聚集成 物
子
质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的原因:
种类
原子 (微 观)
数目 质量
不 变;
元 素 种类 (宏 观) 质量
物质总质量
③指反应或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体、液体、气体都要考虑,不能 遗漏气体和沉淀。 ④仅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它量,如体积、密度、分子个数等。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 、 判断: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1_6___克氧 气参加了反应。
(锥形瓶玻璃管气球瓶塞)
m m m m =
(五氧化二磷P2O5)瓶玻璃管气球瓶塞)+
(剩余白磷)
m m m (参加反应的白磷P)+
(氧气02)=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P2O5)
= 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
生成物总质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方案一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₄
Cu + FeSO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