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学法指导的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学法指导的思考
置换反应
Zn+ H 2 SO 4 = ZnS O 4+ H 2! CH 3C l+ HC l 2NaB r+ C l = 2 N aC l+ B r2 2 一种单质, 一种化合物 正价元素置换正价元素, 负 价元素置换负价元素。
两种化合物 负价元素取代正价元素
八、 情感记忆方式 情感对识记的数量、 速度和持久性有较大的影响 , 愉快 的情感能够强化记 忆过程 , 能激 发人脑 对所学 过的知识 进 行再现和再认。所以 , 在化学教学中 , 教 师要充分利用化学 中的素材 , 激发学生的情 感 , 引起学 生的内心 体验 , 从而 增 ( 上接第 124 页 ) 入钻研 , 克 服困难 的意志和 品质。精 选作 业时 , 可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 , 设计一些 干扰因素多的题目 在课堂上讨论 , 给学生提供受挫折的机会 , 提高学生抗干扰 的能力 , 培养学生正确运 用知识 解决实 际问题 的技能和 技 巧。 四、 指导复习 , 教会记忆 对复习的指导 , 首先要 让学生 记住 复习要 及时。当 天 学习的知识当天复 习 , 当 天清 ; 一周 学习的内 容全 面复习 , 周末清。其次 , 复习要反 复。因为记 忆与遗 忘是 同时存 在 的 , 要让学生懂得遗忘过程的不均衡性和先快后慢的规律 , 学会与遗忘作斗争 , 对所学知识经常回忆 , 反复复习。学完 一节做小结 , 学完一章 做总结。要 先复习 , 后 作业 , 养成 没 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知识时 不做作 业的习 惯。第三 , 让学 生 学会抓住重点、 难点复习 ; 学会 分析理解、 深钻教材 , 把前后 知识联系起来 记忆 , 不 死记 硬背 ; 学 会闭 目思 考 , 像 过 电 影 似地回忆。 五、 指导总结 , 学会整理归 纳 指导学生对一个 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总结是系统 巩固知识 , 培养学生整理归纳能力的重要手段 , 是教学过程
124
第 21 卷 ( 总第忆方式 强记忆力。 如 : 工 厂排放的废 气 中含 有 SO2 会伤 害 植物 , 腐 蚀 住 房、 设备、 刺激人的呼吸道 。 ( 让 学生讨 论 , 想 像这一 过程 , 学生易出现情绪紧张、 厌恶 , 增强记忆效果。) 但用化学方法可将 SO2 回 收 , 并 制得造 纸用的 亚硫 酸 氢铵等 , 既 防止了环境的污 染 , 又为工业 生产提 供了 原料。
通过形成以上的 系统 , 学生不 仅记住 了铝及 其化合 物 之间的转化关系 , 而且也把握住了反应的条件 , 遇到这方面 问题时解决起来也能 得心应手。 七、 比较记忆方式 在学生的学习中 , 普遍 存在着 相似概 念和原 理之间 的 混淆现象 , 教师常通过 比较来 突破学习 上的这 个难 点。为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 忆某个 概念 , 教师把 这个概 念与它相 近 的概念进行比较 , 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 又 把这个概念与它差 别很大的概念进行比 较 , 找出它们的相同点。通过比较 , 有 利于帮助学生发现概念的共同 点和本质特征 , 有利于记忆 , 有利于理解。 如 : 取代反应 ( 主要指卤代反应 ) 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
第 21 卷 增刊 V o. l 21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 LOFS I CHUANCO LLEG EO FEDUCAT I ON
2005 年 5 月 M ay 2005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学法指导的思考
贺宗爱
( 简阳市中小学教研室, 四川 资阳
新一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 重点是 以提 高学生 的科 学素养为主旨 , 倡导以学 生自主参 与、 科学探 究为主 的多 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 , 新课改下 , 对学 生的学习要求已不 仅仅是 学会 , 更重要的是要 会学 。让 学生掌握科 学的 学习方法 , 教会学生学习 , 为学生的终身 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 , 已成为广大教育教 学工作 者的重要 任务。下 面我就 过 去的实践经验以及 对新课 改的认识 , 谈 谈新课 改下初中 化 学学法指导的思考。 一、指导预习 , 教会看书 叶圣陶先生指出 : 不 教学生预 习 , 他们经 历不到 学习 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 过程 。预习的 目的是 为了让 学生 获得课堂知识作心理准备 , 使学生能带着疑问听课 , 从而提 高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把 预习 当成 学生自己 的事 , 让 学生课外完成。我认为 , 应把指导 预习 作为 教会学 生看 书的重要途径 , 留在课内进行。 要让学生学会预 习 , 关 键是要 教师 的指导。 对学生 预 习的指导 , 可分五个步骤进行 : 第一 , 指导看书。课前 , 教师 先提出问题或拟出预习提纲 ,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 并对照 自己看书时所想到 的问题 与老师提 出的问 题有什 么差异 , 学会抓重点、 关键。如 由 两种元素 组成的 , 其 中一种 是氧 元素的化合物 , 这类化合物叫 做氧化物 这 一概念 , 只 要抓 住 由两种元素组成 、 其中 一种是 氧 这几 个关 键字词 , 就容易掌握 氧化 物 的定 义了。 第二 , 预 习中 , 根 据新 知 找出与之相关联的旧知识是什 么 , 划出不理解的部分 , 提出 不懂的问题 , 学会勾、 划、 圈、 点。 第三 , 让学 生把 教材中 的 化学实验与日常生 活中的 有关现象 结合起 来进行 观察、 分 析、 思考 , 学会带着 问题听 课。第四 , 填 写预习 卡片。通 过 让学生填写卡片 , 使之认 真预习 , 认 真思考问 题 , 培养良 好 的预习习惯。但卡片 设计不 宜繁琐 , 避免 耗费学 生过多 的 精力。第五 , 交流预习体 会。让学生 对填写 的预 习卡及 预 习体会进行交流 , 相互 点评 , 相互学 习 , 互相促 进。通过 教 师指导 , 待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后 , 教师可 要求学生根据教材 课后的练习自己列 出预习 提纲 , 再按照 自己的 预习提纲 自 己预习。这种预习的好习惯一 旦养成 , 学生将受益终生。 二、 指导听课 , 做到 五会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 节。义务 教育阶段化学学科 教学在化学教学中 尚处于 启蒙阶段 , 学 生要根 据化学学 科 的特点 , 做到会听课 , 善听课 , 听有成效 , 还需教师的精心指 导。教学中 , 要指导学生处理好 听、 观、 思、 记 的 关系 , 逐 步做到 五会 。 第一 , 指导 学生 听清 每节 课的 学习 目标 ,
取代反应 反应实例 生成物类别 代换规律 CH 4 + C l2
光
( 学生易产生愉快的感 受 , 也容易记忆这方面内容。) 空气中的微量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 , 加速血液循环 , 令 人产生爽快和 振奋 的感觉 ( 愉 快的 感受 易记 忆 ) 。 但当 空 气中臭氧的含量超 过 10 - 5% ( 体积 分数 ) 时 , 就 会对 人体、 动植物造成危害 ( 引起 紧张、 也易记忆 ) 。 显然 , 下列知识就很容易记忆了。 在距离地面 15km ~ 50km 的 大气 平流 层中 , 有 被视 为 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 的臭氧 层 , 它 可以吸 收来自太 阳的 大 部分紫外线 , 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近年来 , 臭氧层 受 到氟氯代烷等气体的 破坏 , 这种现 象已引 起人们的 普遍 关 注 , 并采取 各种措施保护臭氧层。 积极的情感可以成为 教学的 动力 , 在化学 教学 中教 师 要用化学知识来增进 学生的 情感体验 , 进 而提高学 生的 环 保意识 , 在学习知识 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 在情感体验中记 忆 知识 , 这是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 化学知识的记忆虽有 其特殊 性 , 但也符合 一般 记忆 规 律。在教学中 , 我们 应根据不 同知识 内容的 特点采 取不 同 的记忆方法 , 多种方法综合 应用 , 教学效 果也会 事半 功倍。 化学教学的实践证明 , 记忆效果好的学生 , 学习成绩都比 较 好。可见 , 在化学教 学中研究和探索记忆规律 , 对于激发 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增强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 提高化 学 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学完一个单元、 一个章节后 , 教师除了针对学生平 时 暴露出的带普遍性或典型性的问题 , 进行重点总结外 , 还 要 指导学生自己做总结 , 教 学生整理 归纳方 法。要求 学生 把 前后知识连贯起 来 , 理清脉 络、 形成 系 统 , 把书 读 薄 , 达 到消化、 扩 展、 提高的目 的。同时 , 还要 注意归 纳总 结解 题 方法 , 指出哪一种类 型题目用什么方法解答 , 哪一种解题 方 法又适合解哪一种类型的题。如初中化学中利用化学方 法 除去杂质的方法可归纳为 : ∀ 把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 ; # 使 杂质转变为气体除去 ; ∃ 使杂质转变为水除去 ; % 把不溶 性 杂质转变为可溶性物 质除去 ; & 把 杂质转 变为被提 纯物 除 去。这样 , 使学生感到知识点 易记、 有序 , 解题有规律 , 思 路 清晰。在指导学生总结时 , 还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提纲法、 分 类法、 列表 法、 网络法等 形式 , 编写提 纲 , 提出问 题 , 在全 班 进行交流 ,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 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总之 , 在教学中 , 要坚持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 为 本 , 以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为本的理念 , 坚持对学生 进 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为学生 的 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641400)
理清教材结构 , 学会 按照 教 材思 路 , 抓 题眼、 抓 重点、 抓 难点。第二 , 指导学 生按照教材章节内容 , 结合新旧知识 的 联系 , 学会 思考问题 , 边 听边思 , 思之 有理、 思之 有序 , 举 一 反三。第三 , 教师适时提出问 题 , 激发热情、 引发学生质疑、 思考。教会学生质疑问 题 , 善 疑善思 , 获 得小疑 小进 , 大 疑 大进的效果。第四 , 精心设计 板书 , 让学 生通过 板书 , 不 仅 能掌握教材内容 , 而且学会记笔记。开始 , 可让学生按照 板 书内容和教师提示记 , 逐步提高笔记要求 , 逐步达到有选 择 地记。做到在听好课的前提下 , 记下老师多次强调的内容 , 记下练习中易出错的例子。有些重点内容或注意事项可 标 在课本相应的 位置 , 便于 复习。 课本 上已 有 的概 念、 方程 式、 现象可 用符号标出 , 不用记在笔记本上。如果课堂上 一 时没记下的内容可留下空位 , 课后再补记 , 千万不可顾此 失 彼。第五 , 精心指导 实验 , 让学生 学会 动手、 学会 探究。 实 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无 论演示 实验、 学生 实验、 课外探究活动 , 教师都要注意指导。在做演示实验时 , 要 注 意演示和学生观察、 分析连 体互动 , 要有 意识地 边做 边讲 , 教观察方法、 注意事项等 , 让学 生学会观 察 ; 为增加 学生 动 手机会 , 把实验的主 动权教给学生 , 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 成 学生实验 ; 如 氧气 的性 质和用 途 一 节有 5 个 比较 简单、 且现象都比较明显的演示实验 , 教师没有必要一一演示 , 甚 至可全部让学生演示 , 教师 作好点 拨、 指 导 , 这不仅 充分 体 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跃了课堂气氛 , 也为学生学会动 手 提供了机会 ; 对大纲规定的 学生实 验 , 要 严格按 规定 开出 , 在学生做实验前 , 与学生一 起讨论 实验的 原理、 方法 等 , 然 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 己动手 操作 , 但教师 还需作好 个别 指 导。此外 , 教学中要 结合教材内容 , 指导学生拟定自主探 究 实验 , 开展课外探究 活动 , 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 问 题。这不仅能激发学生 自主探 究的兴趣 , 也 使他们 在不 断 的探究中掌握了探究方法 , 养成了良好的探究习惯 , 同时 也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 指 导作业 , 培养技能 学生做作业是对所 学知识 进行消 化、 巩固、 提高、 转化 为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 , 必须让学生做适当的作业 , 同 时 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做作业 , 一 定要在课内留足充裕的时间 , 在教师 的 指导下 , 先 复习消化所学 的知识后 再布置 学生作 业。作 业 要精选、 要 分层次精心设计、 份量要适当。对学生作业指 导 的重点应放在 解题 方法 上 , 在学 生做 作业 时 , 要 求独 立 思 考 , 不要遇 难而退 , 轻易问人 , 以培养学生深 ( 下转第 12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