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突变 知识点

基因突变 知识点


9.(2011·济宁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 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常常发生在DNA复制时 ②基因 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③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仅表现在生物个体发育的胚 胎时期 ④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 因重组也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解析】 DNA分子中没有I元素,所以131I 不会插入DNA分子或替换其中的碱基而引起基因 突变,所以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造成染色 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这 种变异发生在体细胞,一般不可能传递给下一代。 【答案】 C
3.(2011·陕西宝鸡质检一理综)下表是水稻 抗稻瘟病的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碱基 和氨基酸所在位置。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GT GGT TTA ( ) 抗性品系 丙氨 脯氨 天冬酰 酸 酸 胺 CGT AGT TTA 敏感品系 丙氨 丝氨 天冬酰 酸 酸 胺 氨基酸所在 A.基因中的碱基对改变,必将引起相应蛋白 227 228 230 位臵 质中氨基酸的变化 B.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
(对应学生用书P126) 考点1 基因突变及其应用 1.基因突变与人工诱变 (1)基因突变
(2)人工诱变
原理 方法 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处理生物,使 它发生基因突变 物理方法:辐射诱变、激光诱变 化学方法:用秋水仙素、硫酸二乙酯、亚 硝酸等处理
过程 提高变异频率,创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1.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1)时间上的随机:它可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 的任何时期,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很容易 发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等。 (2)部位上的随机:基因突变既可发生于体细 胞中,也可发生于生殖细胞中。若为前者,一般 a―→A 显性突变:a · ·a当代表现 不传递给后代,若为后者,则可通过生殖细胞传 (1)类型隐性突变: AA · ―→ Aa · 当代不表现, 向子代。 一旦表现即为纯合体 2.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 目四 驾考宝典网 / 驾考宝典2016科目一 科目四
5.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基 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 【答案】 × 6.杂交育种(常规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 组。( ) 【答案】 √
【解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 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又分为非同源染 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四分体时期非姐 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重组DNA技术几种形式。 【答案】 (1)替换、增添、缺失 mRNA 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 (2)X射线或γ射线或紫外线或激光 亚硝酸或 硫酸二乙酯 (3)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任举两例) (4)②基因重组 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改 变生物,培育(创造)出新品种(新的生物类型)
二、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 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 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 (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1)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 (2)基因重组的类型 ①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②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交叉互换。 (3)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大 大丰富了变异的来源。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和联系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比较项目 基因结构发生改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 变异实质 变,产生新的基 因重新组合 因 主要在细胞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 时间 间期(有丝分裂、 分体时期和后期 减数分裂)
(2)判定方法 ①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 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②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 判断。 3.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DNA分子上某一位点 的基因发生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4.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具有DNA复制功能的 细胞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已高度分化的失 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因其不发生DNA复制,故不容 易发生基因突变。所以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3.基因突变的结果 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质”的改变,产生了原
(1)基因突变与氨基酸改变的对应关系
碱基 对
①替 换 影 响 范 围
对氨基酸 的影响
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只改变1 小 个氨基酸 或不改变
若开始增添1个碱基对, 插入位臵 则再增添2个、5个即 前不影响,3n+2或减少1个、4个
②增

(2)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 当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其性状未 必改变,其原因如下: ①若突变发生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内含子 内,此基因转录的信使RNA仍未改变(但前体 RNA改变),因而合成的蛋白质也不发生改变,此 时性状不改变。 ②若突变发生后,引起了信使RNA上的密码 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 若改变后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仍对应同一种氨基 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也不改变。
2.(2011·安徽理综)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 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 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 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 可能直接( )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 改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 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 构变异
【解析】 由于多种密码子可以决定同一种 氨基酸,所以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相 应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变化;突变是不定向的,所 以该品系有可能再突变为敏感品系;突变是多害 少利的,碱基增添或缺失不一定造成的危害都比 替换严重,例如碱基增添或缺失发生在基因的非 编码序列。 【答案】 B
考点2 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时பைடு நூலகம்、类型、结果及意义
知识梳理 一、基因突变 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 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 外因②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3.原因 ③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内因:DNA分子复制时发生差错, DNA碱基组成 发生改变
典例1 (2010·福建高考)下图为人WNK4基因 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 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
A.①处插入碱基对 G—C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指导蛋 白质合成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识图和析图的能 力以及对基因突变的理解。根据图中1168位的甘 氨酸的密码子GGG,可知WNK4基因是以其DNA 分子下方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转录形成 mRNA的,那么1169位的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G, 因此取代赖氨酸的谷氨酸的密码子最可能是GAG, 由此可推知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②处碱基对A—T 被替换为G—C。 【答案】 B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比较项目 所有生物都可发 适用范围 生,包括病毒, 具有普遍性 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 是变异的根本来 源,为生物进化 意义 提供最初的原始 材料 自然条件下,发生 在进行有性生殖过 程中 产生新基因型 是形成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快了进化的速度 基因重组
10.(2010·新课标全国卷)在白花豌豆品种栽 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 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 株与白花植株中(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解析】 基因的碱基组成,细胞的DNA含 量、细胞的RNA含量均无特异性;只有基因的碱
5.诱变育种材料 只要能进行细胞分裂的材料都符合要求,如 萌发的种子、小白鼠等;但不进行细胞分裂的材 料不符合要求,如干种子、动物精子等。原因是 诱变育种必须发生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一般只 发生在细胞分裂的DNA复制过程中。 6.基因突变一定是可遗传变异,因为遗传物 质改变了;但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新性状不一 定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会传 递给子代,而发生在配子中则可以传给子代。
举一反三 1.(2011·南通一模)如果某基因的中部增添 了1个核苷酸对,下列哪一项后果的可能性最小 ( ) A.没有多肽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增添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增添部位以后的氨基酸 序列发生变化
【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中部 某核苷酸对的变化不会影响起始密码。由于“基 因的中部增添了1个核苷酸对”,不会影响起始 密码,故一定有多肽产物。如果缺失后刚好形成 终止密码,将出现B项所述情况;如果终止密码 在缺失的那个核苷酸对后出现,将出现C项所述 情况;由于只缺一个核苷酸对,导致其后段三个 相邻的碱基排序全部打乱,将出现D项所述情况。 【答案】 A
二、选择题 7.(2011·福建模拟)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基 因重组现象发生的是( ) A.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B.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解析】 等位基因分离、染色单体分离与 基因重组无关,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叉互换; 只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8.(2011·绍兴模拟)如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 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 由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 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 B.②过程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 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解析】 基因片段上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 换不一定引起性状改变有可能是无效突变;转录 过程②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人发生镰刀型贫血 症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 替换;由于DNA分子上的T/A变成了A/T,由图判 断α是模板链,因此mRNA相应的密码子变为 GUA;因此反密码子为CAU,故选C。 【答案】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