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1.所谓电路,是由电的器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1-2.实现电能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电工电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电路称为电子电路。

1-3.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时间的函数。

2-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

2-2.习惯上把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3.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2-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6.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2-7.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2-8.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2-9.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2-12.用u—i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2-13.用u—q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2-14.用i— 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2-15.端电压恒为Si(t),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2-16.输出电流恒为S2-17.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2-18.几个同极性的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其中之一。

2-19.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2-20.几个同极性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流等于其中之一。

2-21.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2-22.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2-23.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VCR )关系相同。

3-1.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 -1条树枝和b -n+1条连枝。

3-2.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 方程为n -1个,独立的KVL 方程数为b -n+1。

3-3.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3-4.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3-5.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4-1.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4-2.受控源在叠加定理时,不能单独作用,也不能削去,其大小和方向都随控制量变化。

4-3.在应用叠加定理分析时,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而其他独立电源为零,即其他电压源短路,而电流源开路。

4-4.戴维宁定理说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N ,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即N 二端子的开路电压和内阻R0串联来代替。

4-5.诺顿定理说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N ,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流源即网络N 二端子的短路电流和内阻R0并联来代替。

4-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说明,当电源电压U S 和其串联的内阻R S 不变时,负载R L可变,则R L 等于(或“=”)R S 时,R L 可获得最大功率为P max =24SS U R ,称为负载与电源匹配或最大功率匹配。

5-1.含有交流电源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5-2.两个正弦信号的初相相同称为同相,初相位差为180π︒或称为反相。

5-3.要比较两正弦信号的相位差,必须是同一频率的信号才行。

5-4.必须是相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才能画在一个相量图上。

5-5.各种定理和分析方法,只要用各种相量代替各种物理量都可适用。

5-6.正弦交流电通过电阻R 时,电阻上电压相位等于流过R 上的电流相位。

5-7.正弦交流电通过电感L 时,L U 的相位超前L I 相位90︒。

5-8.正弦交流电通过电容C 时,C U 的相位滞后C I 相位90︒。

5-9.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电阻R 消耗的平均功率P 一般称为有功功率。

5-10.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感L 或电容C 消耗的平均功率等于0。

5-11.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感L 或电容C 的瞬时功率最大值 ,称为无功功率。

5-12.有功功率的单位是瓦(W )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乏(Var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伏安(V A )。

5-13. 已知负载阻抗为Ω︒∠=6010Z ,则该负载性质为感性 。

5-14.并联一个合适的电容可以提高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

并联电容后,电路的有功功率不变,感性负载的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流减小。

5-15. 图示RL 串联正弦交流电路,已知3210i sin t =A ,R=3Ω,L=4mH ,则该电路的有功功率P=3W ,无功功率Q=4 Var ,功率因素ϕcos =0.6。

5-16. 图示中各电压表指示有效值,则电压表V 3的读数应为5V 。

7-1.从双口网络输入端看进去的阻抗,称为输入阻抗 in Z =i i U I 输入端电压输入端电流。

7-2.双口网络的输出阻抗0Z 的定义是将信号源短路,将负载L Z 开路处理后,从输出端看进去的阻抗。

8-1.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或含有一种储能元件的电路称为一阶电路。

8-2.不加输入信号,由电路初始储能产生的响应称为零输入或储能响应。

8-3.当电路中初始状态为零时,由外加激励信号产生的响应称为零状态或受激响应。

8-4.零输入(储能)响应与零状态(受激)响应之和称为全响应。

8-5.分析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只适用于一阶直流电路。

8-6.电路的时间常数越大,表示电压或电流瞬态变化越慢。

8-7.在一阶RC 电路中,若C 不变,R 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越慢。

V 3 V 1V 2 R C 3V4V9-1.非线性电阻是指其电压u ——电流i 关系为非线性。

9-2.非线性电感是指其电流i ——磁通Φ关系为非线性。

9-3.非线性电容是指其电压u ——电荷q 关系为非线性。

二.选择题(每空1分或2分)1-1.电路分类按电路参数分有BD ,按电路性质分有AC 。

(A.线性电路 B.集总参数电路 C.非线性电路 D.分布参数电路)1-2.实现信息的传送和处理的电路称为_B _电路。

(A .电工 B .电子C .强电 )1-3.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__C __电路。

(A .电子 B .弱电C .电工D .数字)1-4.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为B 电路。

(A .分布参数 B .集总参数)1-5.若描述电路特性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代数方程或线性微积分方程,则这类电路是A 电路。

(A .线性 B .非线性)2-1.电压的单位是B ,电流的单位是A ,有功功率的单位是D ,能量的单位是E 。

(A.安培 B.伏特 C.伏安 D.瓦 E.焦耳 F.库仑)2-2.某元件功率为正(0P >),说明该元件__B __功率,则该元件是__D __。

(A .产生 B .吸收 C .电源 D .负载 )2-3.电容是BC 元件,电容上的电压F ,流过电容的电流E 。

(A.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能跃变 F.不能跃变)2-4.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在开关K 打开与闭合时分别为A 。

A. 10Ω ,10ΩB. 10Ω ,8ΩC. 10Ω , 16ΩD. 8Ω ,10Ω2-5..电位的单位是A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E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C ,电荷的单位是F ,电流的单位是B 。

(A.伏特(V) B.安培(A) C.伏安(V A) D.瓦(W) E.泛尔(Var) F.库仑(C)) 2-6. 电容电压u c 具有连续性,所以电容上的电压B ,电容具有记忆C 。

(A.能跃变 B.不能跃变 C.电流作用 D.电压作用) 4Ω4Ω 16Ω16Ω K a b2-7.独立电源有A 和B 两种。

(A.电压源 B.电流源 C.受控源)2-8.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A ,在高频交流电路中相当于B 。

(a.短路 b.开路)2-9.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是指电压、电流B 一致。

(a.实际方向 b.参考方向 c.电位降方向)2-10.两个电容C 1=3μF,C 2=6μF 串联时,其等效电容值为__D __μFA .9B .3C . 6D .22-11.某元件功率为负(0P <),说明该元件__A __功率,则该元件是__C ___。

(A .产生 B .吸收 C .电源 D .负载 )2-12. 图示(a )电路中端电压U 为A ;(b )图中U 为B 。

A. 8 VB. -2 VC. 2 VD.-4 V(a ) (b ) 2-13. 已知图b 中的U S1 = 4 V ,I S1 = 2 A 。

用图b 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图a 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C 。

(A.6 A B.2 A C.-2 A)图a 图b2-14. .电容器C 的端电压从0 升至U 时,电容器吸收的电能为A 。

(A.12CU 2B.2CU 2C.U C 2) 2-15. 下图所示电路中 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与电路中的R L 相等,则R L 为C 。

(A. 40 ΩB.30 ΩC.20 Ω )AB R LΩ10 Ω60 Ω30 Ω....2-16.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 = 6 V 。

若使电阻R 上的电压U 1 = 4 V ,则电阻R 为B 。

(A. 2 ΩB.4 ΩC. 6 Ω)+ U - + 5V - 1Ω 3A 4A 1Ω 3 VUUR 2ΩU 1+-+-2-17.电感L 是BC 元件,流过电感的电流F ,电感上的电压E 。

(A.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能跃变 F.不能跃变)2-18.流过电感的电流具有连续性,因此B ,电感具有记忆D 。

(A.能跃变 B.不能跃变 C.电流作用 D.电压作用)2-19.电容器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A ,容量足够大时在交流电路中相当于B 。

(A.开路 B.短路)2-20.求下图U =C ,(A.16V B.4V C.-10V ),A 元件是A (A.负载 B.电源),该元件是A (A.消耗 B.产生)功率。

2-21.图示电路中电流I 等于D 。

(A.1A B.2A C.3A D.4A )2-22.图示电路中,流过元件A 的电流I =C ,该元件在电路中A 功率(A.吸收 B.发出 C.2A D.-2A )。

2-23. 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为A 。

A. 2ΩB. 6ΩC. 8ΩD.10 Ω 3-1. 图示电路中节点a 的节点电压方程为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