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关节半脱位课件

肩关节半脱位课件


肩关节半脱位的诊断
肩关节半脱位评价 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肩托的应用
理疗的应用
肩关节半脱位的诊断
常用视诊触诊 和X线光片 视诊可见肩胛带下降,肩胛骨下角较健
侧低,盂肱关节出有凹陷可呈翼状肩胛; 肩关节向下倾斜; 触诊在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摸到凹陷。 严格诊断需要X光片诊断(不常用)
肩关节无痛范围的被动活动
1.肩胛-胸廓关节运动:治疗师一手固定
肱骨近端,另一手固定肩胛下角,被动地 完成各个方向运动。 2.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治疗师一手扶 持肩胛骨,另一手固定上肢,按盂肱关节 与肩胛-胸廓关节2 :1的运动比例向前 上方运动 3.防止盂肱关节半脱位最主要的是那些肌 纤维呈水平方向走行的肌肉,如岗上肌、 岗下肌、三角肌后部纤维”。
查者以右手食指对患者的患侧肩关节进 行触诊:脱位间距离小于1/2横指为1度; 大于1/2横指而小于1横指为2度;大于1横 指为3 度;正常为 0度。对所有患者在治 疗前后进行评定。
原因
肌力及肌张力 中风初期,由于偏瘫上肢肌肉缺乏张力
或各组织肌肉张力不协调,不能抵抗上 肢自身重力,由于重力的作用常使肩关 节出现半脱位,加上不恰当的处理,导 致严重肩痛,影响上肢的功能恢复甚至 日常生活。
谢谢
神经促通技术
1.牵拉反射:治疗师一手支撑住患臂伸向 前,另一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 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肌张力和 活动性增加。2.快速刺激:在冈上肌、三 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 或以冰块刺激。3.关节挤压:健侧卧位, 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 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 节处,另一手握患手,沿上肢纵轴,向 肩关节处施加压力。
肩关节半脱位
康复科
肩关节半脱位(GHS)
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
脑卒中的早期尤其是整个上肢处于弛缓 性瘫痪时,开始坐或站时,常由于重力 的作用而发生。发病率在患侧上肢弛缓 性麻痹时为60%~80%.临床表现主要是肩 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上举时可有疼痛。 因此多数出现在卒中发病后3个月之内, 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 应及时做好预防及康复。
肩关节半脱位主要原因 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和肩关节囊本 的松弛和破坏、加上自身重力长期牵拉 造成的,最容易使肩关节半脱位的是那 些肌纤维呈水平方向的肌肉,如冈上肌、 三角肌后部肌纤维和冈下肌等
创伤: 中风后,各肌肉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张力, 令肩胛骨协调活动丧失。此情况下,不 恰当的扶抱方法或翻身运动,将偏瘫上 肢拉扯,使肩关节创伤,导致肩关节半 脱位。
刺激肩周稳定肌的张力和活动
重点选用患肢抗痉挛下充分反复的患肢
负重(坐位);患肢抗痉挛下双手反复充分 上举(卧位,坐位);患肩周围的快速拍打 和摩擦;立位全桥运动即:取立位双手 掌支撑在身后的治疗床上,令患者髋部 尽可能的向前方挺出,以伸展整个脊柱, 必要时由治疗师和家属协助进行,取双 肘位于双肩下的双手支撑俯卧位,用力 抬头带动双肩,施治者对患肩部施加压 力以强化肩胛带的稳定性。
不正确摆放姿势:
不恰当的摆放。例如把偏瘫上肢悬垂, 可引起半脱位
治疗
1.正确体位摆放 2.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张力和活动 3.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4.应用神经促通技术
5.肩关节无痛范围被动活动
6.肩胛带的主动活动
体位摆放
正确体位能有效防止患者肩关节损伤,
患者坐位时上肢要置于桌上,并可在轮 椅上置一桌板或枕头,防止患者的手悬 垂。卧位时患者肩关节后垫一枕头;另 起坐时,采用Bobath握手姿势将上肢前 伸放桌上,减少重力对肩部的牵拉。 (Bobath握手:双手手指交叉,患手指置 于健指之上,充分利用健侧上肢的被动 活动,注意,肘关节充分伸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①良肢位摆放:仰卧位,患侧肩胛带前伸垫一 小方枕,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 指伸展;患侧卧位,患侧肩前伸注意把肩胛骨 引出,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 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坐位时,在患 肢前方放一平桌,将患肢托起;站位或行走时, 治疗师及家人应对患肢充分保护戴肩托,避免 自然下垂。②向患侧翻身:将肩胛骨引出抵抗 肩胛骨后缩。③Bobath式握手:双上肢伸展充 分上举,多次反复进行,卧位、坐位均可。④ 活动肩胛带:让肩胛骨向上、外、前活动。
肩托的应用
早期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应及时
的佩戴肩托,尤其是在坐位或站位的情 况下给你充分的保护,目的是抵抗上肢 自然下垂对肩部的牵拉。因为肩关节半 脱位早期预防非常重要。
理疗的应用
在肌力肌张力3级以下的情况下都可以做
理疗(选用功能性电刺激),目的是加 强患侧肩胛带肌肉的张力及肌力,强度 以病人能耐受为易。
1.坐位 2.X线管中心的高度与锁骨外端的上缘一致 3.X线管中心的水平移位与肱骨头中线一致 4.管球向足侧斜15° 5.距离为1m 结果为下列发现为阳性 1.病侧肩正位: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缝隙>14mm 2.两侧肩正位片相比:病侧上述缝隙比健侧>10mm
脱位程度评价
肩关节半脱位评价采用指诊检查法。检
肩胛带的主动活动
肩胛带的主动活动主要是以上提肩胛带
为主,早期患者及时的诱发肩胛带的主 动活动来增加肌力非常重要。一般利用 联合反应让健肢带动患肢活动。如外还 可以利用头的联合反应(让患者头向患 侧侧屈治疗师给予阻力可诱发肩胛带的 上提)。 诱发及强化肩关节的外展及前屈动作对 肩关节半脱位也是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