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较为公认的 机制是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影响到运动中枢 前方的血管运动中枢,血管运动神经麻痹, 引发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 挛反应,末梢血流增加织营养障碍,产生 局部组。从而出现水肿、疼痛,疼痛刺激 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发 脊髓中间神经的异常兴奋性刺激,造成血 管运动性异常的恶性循环。
Ⅰ期
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痛发红.皮温升高等 血管运动型反应。 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受限,被动屈曲可以起疼痛。
Ⅱ期
肩/手肿胀和自发疼痛消失,皮肤和手的肌肉有显著 的萎缩。
Ⅲ期
受不皮肤肌肉萎缩显著,手指完全萎缩。 X线上有广泛骨腐蚀,无可能恢复。
本病的治疗有三个环节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 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2.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 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才发现。早 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 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 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 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 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受限者较 无半脱位者多。
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
康复科
(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任东亮 2015.1.21
一.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 (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又称不 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在偏瘫患者中很 常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 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 出现明显的凹陷。GHS可能 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 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 预后差的标志。GHS的发生 率的报道差异很大(080%),多在30%-50%之间[
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尽快减轻水肿,然后 是疼痛和僵硬,必须把手的状况作为急症 处理.
良肢位的摆放:要求任何体位时 都应避免腕关节的屈曲,保证腕关 节尽可能处于背伸位。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 尽早的开始主动被动活动,必须十分轻柔 且无疼痛,当疼痛和水肿减轻后再增加活动量。小心 进行肩关节被动运动可防止出现肩痛;手和手指的被 动运动也应非常轻柔,以不至于引起疼痛;腕掌部问 题常伴随前臂旋后功能的丧失,治疗师在治疗中尽可 能地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后运动。所有这些运动都 可在患者仰卧位、上举上肢以利于静脉回流的情况下 进行。由于治疗师担心产生手挛缩,往往在治疗手肿 胀时太积极进行被动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该治疗宁 少勿多。水肿消退,疼痛减轻后,关节活动度很快恢 复。肌肉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作用。在疼 痛和水肿消除之前,不要做伸肘负重的练习,这些活 动可能促成本综合征的发生,并可引起疼痛,使这种 情况持续下去。
分别是: 控制病程进展。 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避免和减小畸形发生。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出现水肿、疼痛和运动受限时,就立即予 以治疗,效果最佳. 止痛(缓解患者痛苦,有利于进一步治疗) 口服止痛药物常用的有: 皮质类固醇激素 二甲硫氧化物 降钙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三环抗抑郁药等
肩胛带负重训练
患者面向治疗床,双手支撑于治疗床上。
为缓解上肢痉挛,治疗师协助完成患肢肘关节 伸展位,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用上肢支撑体重,让患者身体重心前移,然后完成重 心左右交替转移,练习肩关节各方向的控制。
患者背向治疗台,双侧上肢伸展/外旋/腕关节背伸/ 手指伸展/支撑在治疗床上,髋关节/膝关节伸展。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突发出现的肩疼痛手 疼痛肿胀的继发性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占脑卒中的12%、60岁以上老人居 多 。 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康复,不予治疗,将 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经康复治疗愈后效果慢 而且差。
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 有抗炎特性和具有膜稳定作用,以及 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 酶A2活性的作用。局麻药物注射可 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活动,松 弛肌肉痉挛,消除伴随的反射性交感 神经营养不良症状。神经妥乐平具有 镇痛、调节植物神经、改善微循环、 调节免疫功能及修复损伤等作用,其 镇痛作用是通过激活体内镇痛机构-疼 痛下行系统而实现的。
3.查体
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 向下前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关节孟 处空虚,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 的凹陷,可容纳1--2横指。随着肌张力的 增高与运动功能提高,上述体征可逐渐 减轻甚或消失。多数患者仅在托起上肢 或精神紧张、活动、用力时出现一时性 的减轻、消失,在坐位放松上肢无支持 下垂时仍呈明显的半脱位表现。
肩锁关节 肩峰 肩关节间隙 锁骨 喙突 肩胛骨 肱骨大结节 肱骨头 肱骨小结节 结节间沟 肱骨外科颈 关节盂
肱骨干
1.发病机制
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 (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 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 是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 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 半脱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长期牵拉 所致的延长。
目前治疗本综合症尚无比较有效的方法,
降低神经张力患侧负重
患者座位,头转向患 侧,健手协助患侧肘 关节使其伸展。腕关 节伸展,患手放在臀 部水平外侧,让躯体 向患侧倾斜。
二.肩/手综合征
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一种肢 体疾病,以受累肢体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血管收缩性不稳定和皮肤改变以及斑状骨 密度减低为特征.最早有灼性神经痛.以后 类似报道被称反射性神经血管营养不良, 肩—手综合征和痛性营养不良等.可发生 于任何年龄,以年龄较大成人多发.常继发 于外伤,手术,心肌梗死或中风等疾病,或接 受某些药物(如巴比妥类,异烟肼)治疗等. 病情轻者可能痊愈,重者可出现明显骨质 破坏,甚至致残。
4.诊断
肩关节半脱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与方法, 使用的临床方法级放射学方法对康复预后 的指导意义不大,多只能反映肱骨头下移 的程度。 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 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 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 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5.预防
软瘫期维持肩关节于正常位置的唯一组织 是关节囊级韧带,在上肢重力的持续牵拉 下,尤其是外力的牵拉下易拉长、松弛, 甚至破坏,而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一旦出 现肩关节半脱位多难以恢复,故早期加以 保护、进行预防是必要的。多主张实用安 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 势。对各种吊带的使用争议较大,不仅吊 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其还可能有许多不 利影响。
2.意外损伤 患手可能被卷入轮椅的轮子,这些损伤都 会导致手的水肿。
3.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 治疗师可能在无意之中使患者的肩/肘/手 做过度活动造成关节及周围结构的损伤. 引起无菌性炎症,出现水肿和疼痛。(治 疗师应注意避免活动过猛及超过正常范 围,) 4.输液时的液体渗漏。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6.康复治疗
1.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 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 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 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 免自然下垂。
3.肩胛带负重训练: 1)患者面向治疗台,双手支撑于治疗台上。为缓解 上肢痉挛,治疗者协助完成患肢肘关节伸展位,腕关 节背伸,手指伸展,让患者身体重心前移,用上肢支 撑体重,然后完成重心左右交替转移,骨盆前倾、后 倾,练习肩关节各方向的控制。 2)患者背向治疗台,双侧上肢伸展、外旋,腕关节 背伸,手指伸展,支撑在治疗台上,髋关节、膝关节 伸展,使臀部离开治疗台,上肢充分负重。骨盆完成 前、后倾运动,调整肩关节的负重。 3)患者取膝手卧位,治疗师协助患肢肘关节伸展, 根据患者上肢负重水平,用移动身体重心的方法调整 负荷。治疗师可在肩胛骨处施加外力,或垂直向下, 或前后、左右轻轻摆动,使上肢远端固定,活动近端, 缓解上肢痉挛。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 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 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 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握 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 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 明显阻力。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 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 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 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原因
肩/手综合征的原因
1.腕关节异常屈曲
脑卒中后,上肢异常协同运动,曲腕曲指是典型的症状。患者 长时间卧床或坐在轮椅上,未注意到患侧手臂长时间放在体侧, 腕被迫处于屈曲位,许多患者早期出现对患侧肢的忽略症,不 能注意到手何时处于不利位置。腕被迫屈曲影响手静脉回流。 手上的大部分静脉/淋巴回流都在手背面。肩/手综合征的早期, 手的水肿也以手背为主.
②冰疗 用冰疗时,治疗师将患者的手浸入冰 和水混合的桶里,碎冰和水的比例为2:1, 这样手较容易浸入,冰的不断融化使水温保 持冰冷。将患者的手浸泡三次,两次浸泡之 间有短暂的间隔,每次浸泡完后将手举起。 治疗师的手应一同浸入,以确定浸泡的耐受 时间。进行冷热水交替浸泡。 先把患手浸泡在冷水中1-5分钟,然后再浸泡 在温热水中1-5分钟,反复进行4-5次,以冷 水开始—冷水结束,以促进末梢血管收缩、 舒张调节的能力,也可以由治疗师加入手法 (由远端向近端做挤压、揉进),效果较好。
上肢充分负重,使臀部离开治疗床。骨盆完成 前后倾运动,调整肩关节的负重。
治疗师一只手支持患臂伸向前,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拍 打肱骨头。肘关节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张 力活动增加。
关节挤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方,患侧肩关节 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 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只手握患侧手,手掌相触, 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患者予以对抗, 让患者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