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预习思考题答案1、开机的顺序是什么答案:打开电源---热量计数据处理仪—计算机。
(关机则相反)2、搅拌太慢或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搅拌的太慢,会使体系的温度不均匀,体系测出的温度不准,实验结果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也使实验结果不准。
3、萘的燃烧热测定是如何操作的燃烧样品萘时,内筒水是否要更换和重新调温答案:用台秤粗称萘0.7克,压模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
在实验界面上,分别输入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发热值)、测试公式(国标)、试样重量、点火丝热值(80J),按开始实验键。
其他同热容量的测定。
内筒水当然要更换和重新调温。
4、燃烧皿和氧弹每次使用后,应如何操作答案:应清洗干净并檫干。
5、氧弹准备部分,引火丝和电极需注意什么答案:引火丝与药片这间的距离要小于5mm或接触,但引火丝和电极不能碰到燃烧皿,以免引起短路,致使点火失败。
6、测定量热计热容量与测定萘的条件可以不一致吗为什么答案:不能,必须一致,否则测的量热计的热容量就不适用了,例两次取水的量都必须是2.6升,包括氧弹也必须用同一个,不能换。
7、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中,“氧弹充氧” 这步如何操作答案:①卸下氧弹盖上的进出气螺栓及垫片,旋上导气管接头,并用板手拧紧;②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③打开(逆时针)氧气钢瓶总阀门,至指针指向10 Mpa左右;④打开(顺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使指针指向→充氧1min;⑤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⑥用板手旋松导气管接头,取出。
垫上垫片,拧紧螺栓。
8、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如何降低热损耗答案:有热损耗,搅拌适中,让反应前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水低,且低的温度与反应后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高的温度差不多相等。
9、药片是否需要干燥药片压药片的太松和太紧行不行答案: 需要干燥,否则称量有误差,且燃烧不完全。
不行。
10、如何确保样品燃烧完全答案:充氧量足够,药品干燥,药片压的力度适中其他操作正常。
11、充氧的压力和时间为多少充氧后,将如何操作答案: ,充氧时间不少于60S 。
用万用电表检查两电极是否通路(要求约3至18);检漏。
12、说出公式(10.0015)80V Q a J k -++=∆t 各项的意义 答案:VQ ----被测物的恒容燃烧热, 1J g -⋅ a ---被测物的质量,g80J---引火丝的燃烧热; 0.0015--氮气燃烧生成硝酸生成热的修正系数;∆t --系统与环境无热交换时的真实温差 .K---称为量热计常数 1J K -⋅13、搅拌时有摩擦声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说明摩擦力较大,由此而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使结果偏大(数值)。
14、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答案:氧弹、内筒、水为体系;夹套及其中的水为环境。
15、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紧或太松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片粒压的太紧,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片粒压的太松,当高压充氧时会使松散药粉飞起,使得真正燃烧的药品少了,结果偏小(数值)。
16、写出萘燃烧过程的反应方程式答案:C 10H 8(s )+12O 2(g )→10CO 2(g )+4H 2O (l ) 17、水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案:为了减少热损耗,因反应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使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保持较小程度,体系的热损耗也就最少。
低1度左右合适,因这个质量的样品燃烧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大概2度左右,这样反应前体系比环境低1度,反应后体系比环境高1度,使其温差最小,热损耗最小。
18、如何用萘的燃烧热资料来计算萘的标准生成热。
答案:C 10H 8(s )+12O 2(g )→10CO 2(g )+4H 2O (l )()()()()()10,4∆=∆=∆=∆+∆-∆∑r c m 108B f m Bf m 2f m 2f m 108C H OH,s B COg H O,l C H OH,s H H νH H H H()()()()10,4∆=∆+∆-∆f m 108f m 2f m 2c m 108C H OH,s CO g H O,l C H OH,s H H H H19、充氧量太少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案:会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20、如何根据实验测得的Qv 求出Qpm 写出公式答案:()g ⨯∑P,m V,m B V Q =Q +v RT =Q 128-2RT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预习思考题答案一、思考题:1:真空泵在开关之前为什么要先通大气答案:保护真空泵,防止真空泵油被倒抽出来而损坏真空泵。
2:本实验中缓冲压力罐有什么作用答案:缓冲压力和调节压力。
3:如何判断等压计中的空气已被抽尽答案:重新抽气3分钟,若同一温度下两次压力读数相同则说明等压计中的空气已被抽尽。
4:如何判断等压计中的气体和液体已达气液平衡答案:等压计中的B、C两管液面不再移动。
5:实验测定时放入空气太多会出现什么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答案:B管液面高于C管液面,甚至出现空气倒灌。
这时应当在-90kpa左右的真空度下重新抽气3分钟。
6. 本实验如何求取液体的正常沸点答案:在Lnp─1/T直线上求取p=对应的T。
7:实验开始前为什么要将压力计采零如何由压力计读数计算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答案:选择压力计所测表压的相对零点。
p(饱)=p(大气压)+p(表压)。
8:实验开始时抽气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驱赶等压计(A、B管)内的空气。
9: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案:有气相存在的两相平衡,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凝聚相体积可忽略不计。
ΔH近似为常数(只针对克-克方程积分式)。
10:发生空气倒灌后为何要重新抽气答案:保证AB管内只有待测液体的蒸气。
11. 如何进行真空泵开启和关闭时的实验操作答案:泵前阀先通大气,接通电源,半分钟后将泵前阀旋至只是系统与真空泵两通的位置。
12. 如何进行压力计采零操作答案:打开阀1,关闭进气阀,按下压力计采零键。
13. 如何设定控温仪的温度该温度与恒温槽的实际温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对本实验有无影响答案:见实验录像控温仪操作,不一致,无影响。
14. 如何调节恒温槽使其实控温度至指定温度答案:先设定控温仪温度比实控温度低2度,观察加热指示灯熄灭时二者的差值,再根据此差值进一步设定控温仪温度,直至水银温度计达到指定实控温度。
15. 若放入空气太多,如何进行缓冲压力罐相关调节操作答案:缓慢打开进气阀进行抽气。
16. 如何进行开始抽气时缓冲压力罐相关调节操作答案:关闭阀1,打开进气阀。
17. 如何进行抽气完毕后缓冲压力罐相关调节操作答案:关闭进气阀,打开阀1。
18. 如何正确控制等压计的抽气速率为何要控制答案:气泡应间断逸出,否则无法将AB管内的空气抽尽。
19. 如何调平B、C两管的液面答案:缓慢打开阀1放入空气(当C管液面比B管液面高时),缓慢打开进气阀抽气(当C管液面比B管液面低时)。
20.本实验如何由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求取液体的摩尔蒸发焓ΔΗ答案:以Lnp对1/T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ΔH.实验五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预习思考题1.作乙醇—环己烷标准液的折光率—组成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作工作曲线,以便从中查出双液系气液平衡时气、液相的组成。
2.如何判断已达气液平衡答案:加热时双液系的温度恒定不变,且有回流液流下。
3.测定一定沸点下的气液相折光率时为什么要将待测液冷却答案:防止液体挥发及预冷。
4.本实验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防止液体过热及暴沸。
5.乙醇—正丙醇的折光率—组成工作曲线为一直线,两点即可定一线,本实验为何还要进行多点测定答案:减少实验误差。
6.简述本实验是如何测定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的答案:同时测定不同组成双液系气液平衡时的温度(沸点)及气、液相的折光率,然后从工作曲线上查出对应气、液相的组成,最后以沸点对气、液相组成描点连线。
7.本实验在测定双液系的沸点和组成时,每次加入沸点仪中的两种液体是否应按记录表规定精确计量为什么答案:不必,虽然不同组成双液系的沸点和气、液相组成是不同的,但都在同一气、液相线上。
8.我们测得的沸点和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否一致为什么答案:不一致,沸点与外压有关,实验压力不是标准大气压,此外温度需要作露颈校正。
9.蒸馏瓶中残余的环己烷-乙醇样品液对下一个试样的测定有没有影响答案:没有影响,因为此溶液是通过测定其折光率,在折光率—组成曲线上找它的组成。
10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分为哪几类本实验属于哪一类答案:见实验讲义。
11.收集气相冷凝液的小槽容积过大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答案:有影响,过大会使前面回流下来的液体没有回到溶液中,所测不是此溶液的气相组成。
12. 如何进行沸点仪在开始加热和温度接近沸点时的操作答案:开始加热时加热电压可以调高一些(200伏左右),温度接近沸点时加热电压调低一些(100伏左右)。
13. 如何进行测定沸点后蒸馏瓶水浴冷却操作答案:加热电压回零,移走加热套,沸点仪用水浴冷却。
14. 如何进行沸点仪气、液相取样操作答案:气相样品取样用弯头滴管吸取凹槽中液体,液相样品取样用直滴管吸取沸点仪中液体。
15. 折光仪在加样时应注意什么如何操作答案:打开棱镜,保持下棱镜水平,滴管勿触碰下棱镜毛玻璃,将液体铺满毛玻璃,迅速合上棱镜,合上时仍应保持下棱镜水平以免液体流走。
16. 如何进行折光仪加样后的调节操作答案:见折光仪使用。
17. 如何进行折光仪读数操作答案:读取折光仪右目镜中水平线切到右边标尺上的读数。
18. 如何进行折光仪测定前上下棱镜的乙醇清洗操作为何要清洗答案:打开棱镜,保持下棱镜水平,滴管勿触碰下棱镜毛玻璃,滴几滴乙醇液体在下棱镜的毛玻璃上,用擦镜纸擦拭下棱镜和上棱镜,晾干。
防止被测样品被污染。
答案:温度露颈会产生误差。
如何校正见实验录像或实验讲义。
19 如何设定超级恒温槽温度为30℃(实控温度)答案:见实验录像。
20.本实验中超级恒温槽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控制待测样品的温度。
实验七原电池热力学问答题答案1、实验前为什么要读取室温答案:为了求出室温下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值,用于标准电池的校正。
2、如何测定未知电池的电动势(操作)答案:1)拔出“外标插孔”的测试线,再用测试线将被测电池按正、负极对应插入“测量插孔”。
2)将“测量选择”旋钮置于“测量”,将“补偿”旋钮逆时针旋到底。
3)由大到小依次调节面板上“100-10-4”五个旋钮,使“电位指示”显示的数值为负且绝对值最小。
4)调节“补偿旋钮”,使“检零指示”显示为“0000”,此时“电位指示” 数值即为被测电池电动势的值。
5)重复上述各步,每隔2min测量一次,每个温度测三次,同时记录实验的准确温度即恒温槽中温度计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