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苹果公司经营战略

苹果公司经营战略

苹果公司经营战略一.引言要问2010年最受人关注,最火爆的电子产品是什么,我想答案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

那就是苹果公司的手机——iphone 4。

2010年6月8日凌晨1点,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在旧金山Moscone West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会场上发布了全新的iPhone第四代手机,型号为iPhone 4。

这一新型智能手机的发布,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无论是它的外表,还是它的功能,无不让人惊叹。

我这里用惊叹这一词一点都不为过,当我看到了它的介绍时,不由地感叹道:“真他妈太牛逼了!”我想,不仅仅是我,几乎所有人第一眼看到它,都会这么说吧。

自从iphone 4上市以来,销售的场面一直火爆不断,iphone 4销售前的第一天晚上,基本上所有苹果公司零售店的门口都排了超长的队。

像中国,自联通版iPhone4上市以来,销售情况异常火爆,截至9月25日凌晨第一批预约用户便已达到20万,而正式开售首日更是为4万用户办理了购机手续,首批联通版iPhone4早早售罄。

到现在都一月份了,iphone4的发布已经过了半年,但是还是有相当多地方的iphone 4供不应求,这么久过去了,它的价格并不像其他手机那样月月降价,而是一直保持在5000到6000元内,甚至有些地方把它的价格炒到了更高。

我曾经问过一个拥有iphone 4的朋友,问她觉得iphone 4如何,结果她的回答真吓到我了,她说:“这么说吧,没有它我活不下去了。

”这当然是很夸张的说法啦,但是这也说明iphone 4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她的生活,她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它。

走在大街上,你能见到的最常见的手机,我想也是iphone 4 了。

不仅仅是iphone4,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苹果公司的随身听ipod touch,ipod nano等,也都是大街小巷里常常见到的电子产品。

你肯定会问,它的东西并不便宜,甚至很贵,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去拥有它,为什么这么多了愿意熬着夜排了一个长队,只为买手机,我想,这只能归因于它们的魅力了,归因于它们背后那强大的苹果公司,归因于它们背后那团结的创造团队,归因于它们的CEO史蒂夫·乔布斯,更归因于它们那独特的销售策略。

下面通过这篇论文,我想通过我所学到的东西,来分析一下苹果公司是如何经营,如何使自己的利润如此巨大的。

二.正文苹果公司,全称苹果股份有限公司,原称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在2007年1月9日于旧金山的 Macworld Expo 上宣布改名。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目前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为3.8%。

2010年10月14日,苹果电脑的股价超过300美元,总市值达到了275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 Corp.)的美国上市公司。

这是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的,我认为,一个公司的产品销量能如此地好,它的利润能如此地高,首先是它的产品吸引人,不落俗套,应用性高,功能创新;其次是它的一系列销售策略和售后服务做得好,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产品(一) 苹果公司的产品:对于苹果公司硬件产品,大家都不陌生了,它是一个生产电脑起家的公司,到现在,它除了生产电脑,还开发各种掌上娱乐终端和手机。

很久以前,在 1980年代领导苹果工作团队设计产品时,在“笔记本看起来应该像什么”这个问题上,斯蒂芬·乔布斯经常亲自指导工程师们。

那时,他们曾经把笔记本电脑设计成了厨具的样子,甚至还设计成了跑车的样子,到现在,苹果公司的产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简单,它的简单,首先是体现在它的外表上,你看看像ipad和iphone,全部的按钮加起来不超过5个,它的正面,也就是在下方有一个按钮而已。

它也不像其他的电子产品,外表都是各种花纹,它一般只有黑色和银白色两种色彩,这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精致,让人第一眼就喜欢上它。

其次它的简单还体现在它的操作系统,每一天都会有设计者向乔布斯展示关于新产品和在现有产品上加入新特征的创意,而他的回答几乎都是拒绝,乔布斯拒绝的原因,不仅出于对复杂设计的一贯反感,还有成本考虑。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拒绝会对喜爱苹果的用户造成一种期待,激发人们对这种新功能的渴望,所以当你在新版本中将这个功能加入时,人们得偿所愿,则他们会更加高兴。

最好的一个例子是就是iPhone O S4,它添加了多任务操作功能。

事实上,该功能用户们从2007年起就开始要求。

对于现在的ipad,会不会在iPad2上会安装摄像头呢?我想这也是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对于苹果公司软件产品,不得不说的就是App Store了,App Store是一个由苹果公司为iPhone和iPod Touch、iPad以及Mac创建的服务,允许用户从iTunes Store或mac app store浏览和下载一些为了iPhone SDK或mac开发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购买或免费试用,让该应用程序直接下载到iPhone或iPod touch、ipad、mac。

其中包含:游戏,日历,翻译程式,图库,以及许多实用的软件。

App Store是增加苹果公司关键的方法之一,它为苹果公司带来的年收入高达24亿美元。

你想想,既然这么多人购买了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当然也就要在这些电子产品上安装各种应用软件,这些应用软件从哪来?自然就是App Store了(当然除了中国的苹果用户了,对于破解正版这类的东西,中国总是特别的在行,为了对付App Store那些收费的应用软件,中国弄出了“越狱”,完美地破解了这些应用软件,不得不说真的为中国用户剩了很多钱,我想要是没有破解,苹果公司可能还能多从中国这里赚个5、6亿美元吧),根据调研机构AdMob的最新报告,每位iPhone用户从苹果App Store在线商店平均每月下载10.2个应用程序,iPod Touch用户平均每人每月下载的则更多,达到18.4个。

平均每位iPhone用户每月在App Store上会花费9.49美元,2640万iPhone用户每月会给App Store带来1.25亿美元的收入。

iPod Touch 用户平均每人每月会在App Store上会花费9.79美元,1860万iPod 用户每月会给App Store带来7300万美元的收入。

这是2008年中旬到2010年初App Store应用程序数目的情况,它已经由2008年7月份的0涨到了现在的140000。

可见用户对他们的需求是真是月月剧增。

这是2008年中旬到2010年初App Store应用程序的下载情况,这个上升的趋势真是居高不下,虽然很多人都下载的是免费软件,但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在使用了这些免费软件后,都选择了购买这些软件的完整版,而这些软件的价格从0.99美元到5.99美元不等,可想而知这能给苹果公司带来多大的利润。

App Store使得苹果公司由终端厂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从而进一步获取利润,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让人佩服。

(文中数据来自百度百科App Store)下面我们来看看苹果公司的销售策略和售后服务。

(二) 苹果公司的定价我们首先来看看苹果公司对商品的定价。

对于像苹果公司这样一种大公司,而且其产品又是那么的受人关注,那么对于其他的电脑公司,像惠普,微软,若他们想推出同样的产品,那他们价格的确定自然要参照苹果公司的定价,下面我们就用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来举例子:在 iPad上市一段时间后,惠普、微软等一些公司相继推迟了同类平板电脑的上市。

它们希望制作出比iPad更加精密、功能更加完备的产品。

苹果的其它竞争者如Google,Intel等也快马加鞭地在该领域排兵布阵。

现在我们要分析苹果公司对ipad的定价,那么首先得知道市场对平板电脑的需求,对于观察到现在ipad的销售的数量,我认为人们对平板电脑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应该是处于中等的,也就是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

像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比如石油,那么它的需求曲线斜率就相当大,就是说不管它的价格有多大的变化,人们对它的需求量都不会改变多少,因为人们需要它了,所以就算价格变再高,也愿吃亏一点将它买下;像需求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就比如铜了,就意思是你价格低了人们才会去买你,你价格一变高,销售量立即剧减。

像平板电脑那样,人们既不会说非买不可,但是像很多的那些喜欢新鲜事物的人,还是挺希望拥有它的,所以我们假设它的需求弹性是中等的。

这是我们做的分析苹果公司定价的模型。

首先纵轴表示的是价格,横轴表示但是产量,浅蓝色的那条线是生产平板电脑的总需求曲线,它的斜率比较适中,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适中,灰色的那条线是苹果公司的需求曲线,它是由总需求曲线减去其他厂商的需求曲线得到的,褐色的是苹果公司的供给曲线,表示给定每一个价格苹果公司愿意提供产品的数量(也是边际成本线,表示增加每一个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变化)同样地,橘红色的那条曲线是惠普等其他厂商的供给曲线,蓝色的那条是苹果公司的边际收益线,表示每增加一个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变化。

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析。

苹果公司要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什么时候利润最大呢?当然是当他每增加一个产量时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相等的时候,此时有MR=MC,得到此时的产量为QD,对应于需求曲线,得到此时价格确定为P*,由于其他厂商像惠普和微软,他们要生产同龄产品,价格自然要参考苹果公司的价格,于是也把价格定为P*,对应于他们的供给曲线,得到产量为QF,对于价格P*,看看总需求曲线,可以得到总产量为QT,于是就有这个等式QF+QD=QT,苹果公司由于自己的定价,使得自己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于是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图中P1为社会福利最大时的价格,而P* >P1,可见苹果公司得定价使得自己将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了自己的利润,以此来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

(三)苹果公司时间性的价格歧视在苹果公司的销售策略中,“时间性的价格歧视”(也称暂时价格歧视)起了很大作用,代表性行为有苹果公司对IPOD和IPHONE的降价。

当厂商根据不同时间制定不同的价格,从而将消费者划分为具有不同需求函数的组别时,这就是暂时价格歧视。

一般来说,产品上市初期时,需求线AR1的价格弹性比较小;一旦这个市场已经产生较大利润之后,厂商就会降低价格以迎合具有较高价格弹性的普通市场AR2的需求,从而扩大产量。

第一台IPOD开售的时候,售价高达399美元,然而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苹果的热销?为什么制定了这么高的价格却丝毫没有减退消费者的热情?这就是苹果公司的成功之处了,它懂得在产品上市之前就开始制造热销氛围。

在吸引首批顾客消费的同时,也能彻底地让那些犹豫不决的跟风者失去理智。

例如,在新版IPAD产品尚未成型时,苹果就开始了新品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利用虚拟技术对新版IPAD大肆鼓吹,激发“果迷”们的无限热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