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文化交流史期末考题

中日文化交流史期末考题

中日文化交流史。

期末考试复习。

1、绳文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以狩猎、采集捕鱼等自然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文化2、岩宿遗迹是谁首先发现的?相泽忠洋3、绳文时代的土器的特征是什么?刻有绳文图案4、所谓“渡来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从中国的华北、东北地区穿越朝鲜半岛到达现在的九州北部地区5、稻作农耕文化是何时传到日本的?公元前10世纪弥生时代初6、青銅器和鉄器是何时传到日本的?弥生时代7、青銅器和鉄器各有什么用途?青铜器主要用于武器、兵器,一小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在日本青铜器还用作祭祀器具。

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由于大陆移民,日本人很容易的就用上了铁器。

8、弥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以金石并用、经营水稻栽培与畜牧并重的生产经济为主9、大陆人是何时来到日本的?公元4世纪10、所谓「乐浪」,指现在的何处?北朝鲜平壤附近11、大陆移民中最著名的三大家族是哪三大家族?秦汉文12、秦氏家族擅长什么?擅长养蚕和织布,农耕,建筑、土木13、汉氏家族擅长什么?工艺美术14、文氏家族擅长什么?制陶,文书,外交、户籍编撰15、『论语』和『千字文』是谁带到日本的?王仁16、在日本,第一位女王叫什么名字?卑弥呼17、所谓「新汉人」,指的是哪些人?之前生活在乐浪一代的文氏家族,擅长制陶18、遣隋使前后共持续了几次?419、遣隋使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600 61420、圣德太子有哪些功绩?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

中日文化交流遣隋使21、国书事件的主角是谁?小野妹子22、飞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佛教文化23、遣唐使什么时候开始的?630年24、根据『日本书纪』,在遣唐使的留学生中,名垂历史的人有哪些?惠日,几倍真被,阿倍仲麻吕25、作为遣唐使的路线有几条?326、「筑紫」是指现在的哪里?日本福冈27、「平城京」是指现在的哪里?奈良28、「難破」是指现在的哪里?大阪29、「平安京」是指现在的哪里?京都30、「天の原ふりさけ見れば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出でし月かも」这首短歌的作者是谁?阿倍仲麻吕31、朝鮮历史上的三国鼎立的三国是指哪三国?新罗高丽百济32、是谁将中国的天台宗传到了日本?最澄33、鉴真和尚到达日本时已经多大年龄了?6634、是谁将中国的净土宗传到了日本?源信35、是谁将中国的临济宗传到了日本?荣西36、五山文化的旗手是谁?当时的僧侣们37、五山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受汉文学的影响很深。

即和异文化很好地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新文化形态。

38、作为五山汉文学的早期代表,有哪些人?虎关师练、雪村友梅、中严圆月39、現存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是什么书?古事记40、現存日本最古老勅撰历史书是什么书?日本书纪41、大宝律令颁布于何时?公元70142、养老律令是何时颁布的?718年43、「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是谁写就的?王维44、遣唐使什么时候结束的?894年45、「明州」是指现在中国的哪里?宁波46、日明貿易的特征是什么?朝贡贸易47、日本净土宗的鼻祖是谁?法然48、日本临济宗的创始人是谁?荣西49、江戸幕府是谁开创的?德川家康50、日本近代朱子学的鼻祖是谁?藤原惺窝51、明治维新是什么时候发生的?1868年10月23日52、幕府末期,日本有哪些商业都市?江户(东京),横滨,长崎,鹿儿岛53、五山汉文学的早期代表有哪些?虎关师练、雪村友梅、中严圆月54、幕府統治時,掌握实际大权的是谁?幕府将军55、幕府統治末期出现的新兴阶层有哪些?豪农豪商阶层56、幕府末期,最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美国57、倒幕派发起倒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彻底掌握国家政权58、标志倒幕运动的胜利是什么?伏见、鸟羽战役59、倒幕运动的根据地在哪里?长州,萨摩,土佐,肥前60、倒幕运动胜利后,明治政府的迁都地点是哪里?东京61、19世纪中后期,日本资本主义还不发达,推翻幕府統治,并发起了明治维新。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单纯“攘夷”是不行的,不根本推翻腐朽的幕藩体制,摆脱封建束缚,决不能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62、在明治维新的政策中,对于社会进步和继续发展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近代教育63、日本倒幕运动的旗手是谁?没落贵族和武士们,加上广大的农民们。

64、明治维新的军事改革是借鉴了欧洲的哪一个国家?德国65、日本明治政府国家最高机构有哪一些?贵族院。

66、中日甲午战争何时爆发?189567、千岁丸何时来上海访问?186268、锁国政策持续了多长时间?21569、黄檗文化的创始人是谁?隐元隆崎禅师70、唐三寺是指哪三寺?兴福寺(南京寺)、福济寺(漳州寺)、崇福寺(福州寺)二、解释下列词汇。

1、国书事件公元607年,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第2次来中国时,带来了一封国书。

小野妹子提交给隋朝庭的国书中有下列一段话:「日出づる処の天子、書を日没する処の天子に致す、恙無きや」。

“日出之国的天子致日落之国的天子”这段话引起隋炀帝极大的不满。

理由是,与从前以臣相称,乞求得到封号的态度相比,此次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点不同于以往的、不愿臣服的态度。

隋炀帝看完国书后,大为恼火,决定杀掉使者,以解心头之恨。

但是,最终隋炀帝没有杀掉小野妹子。

因为,当时的隋炀帝一心想要征服高句丽,他不想得罪实际控制着高句丽以南的倭国,不想将关系弄僵,所以只能暂时忍下羞辱。

其实,这也是当时隋炀帝的一个策略。

公元608年4月,以裴世清为首的12人一行在小野妹子的陪伴下出访日本,到达筑紫(现福冈)。

因为遣隋使的成功,圣德太子大喜,遂设宴招待隋朝使节,表示极大的欢迎。

同年9月,隋朝使节归国之际,小野妹子陪伴隋朝使节,再一次作为遣隋使节被派遣到中国。

2、朱印状:朱印状是指日本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古文书史料中,盖上朱印的命令文书。

“异国渡海朱印状”指上面盖有将军朱印的出海许可证。

3、锁国政策锁国是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实行的外交政策。

于1633年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开始,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军官培里率舰叩关为止。

主要内容是禁止一切日本船只出海,严禁一切侨居海外的日本人归国,严禁天主教。

禁止葡萄牙船只来日本,只准许中国和荷兰的商船至长崎贸易。

4、市舶司宋?元?明初,监督、管理外国贸易和负责征收关税事务的政府机构。

相当于今天的海关。

5、勘合贸易明代外国来华进行朝贡贸易的一种称呼,也称“贡舶贸易”。

明初实行海禁后,只允许外国与明朝廷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朝贡贸易。

外国商船载贡品及各自土产来华,明朝廷收贡品、购方物后,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物品。

各国贡期或3年,或5年。

对日本则规定10年一贡。

贡舶必须持有明廷事先所颁“勘合”(执照签证)。

1404年,<日><本>二字分别使用,日本船使用<本>字号,明朝的船使用<日>字号,以此形式进行贸易往来的确认。

日本称之为勘合贸易。

三、简答题1、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有哪些?郭沫若松本龟次郎嘉纳治五郎藤野严九郎罗森黄遵宪李圭王韬傅云龙冈千仞罗森和『日本日記』黄遵宪和『日本国志』李圭和『東行日記』王韬和『扶桑遊記』姚文栋和『日本地理兵要』傅云龙和『遊歴日本図経余記』冈千仞和『観光紀遊』2、通过本学期《中日文化交流史导论》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3、忽必烈的两次征日为何均以失败告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遣唐使为何突然废除,其外因和内因分别是什么?因为中国国内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定,加上航海方面的危险因素、以及经济困难等,公元894年,菅原道真向日本朝廷提出废除遣唐使。

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废除了遣唐使,5.圣德太子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派遣隋使者等607年派遣隋使小野妹子及其他留学生来中国,建邦交,吸收先进文物制度。

致力于振兴佛教,建法隆寺、四天王寺,著述《三经义疏》,被尊为日本佛教始祖。

采用历法,编纂《国记》《天皇记》等史书,业绩颇多。

6、鉴真在中日友好交流史上的地位。

他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鉴真在日本的这段时间恰好是中国唐朝文化繁荣发达的时期。

鉴真来日本的时候,同行的人中有刺绣艺人、画家、玉器艺人等,他们带去了刺绣、绘画、玉器、铜镜等工艺美术珍品以及大量的真迹字帖等。

鉴真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艺术,在日本被吸收,对天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鉴真还将中国医学传到了日本。

他亲自为光明皇太后治病。

虽然双目失明,但对药物的知识渊博。

鉴真在日本的十年拼命学习,为了中日文化交流尽了最大的努力,留下了卓越的功绩7.、徐福等渡来人为什么远涉重洋来到日本,他们给当时的日本带去了哪些先进的文化?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8.甲午战争,日本叫做中日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战败?追溯根源的话,日清两国在朝鲜的权力之争失败原因:军事实力差距,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战略原因,指挥失误8.佛教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佛教在中国与日本两国间进行的来往交流历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回顾它的发展史,也正如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关系一般有着悠久而绚烂的故事。

佛教最早由中国被传播至日本的时代,要追溯至日本的推古朝,即公元六世纪后半叶至七世纪前半叶。

通过高句丽和百济、朝鲜半岛,日本吸收了中国南北朝的文化,发展成为当时本土的飞鸟文化。

高举着文化旗帜的大部分是中国的技术性移民后代,而佛教被由此打下了基础。

在圣德太子的积极推动下,佛教得以在日本境内传播影响,继而在寺庙的建设里也融入了佛教的特色,甚至佛像也效仿中国的而渐渐被建造起来。

日本天平时代到来后,借遣唐使的再次交流学习,加上朝廷对佛教的支持奖励,日本【国家佛教】日渐兴起。

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华严、律等六宗也接踵而至。

在佛教的传播中,僧侣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宋朝年间,奝然带去了集佛教之大成的《大藏经》,现被收藏至京都的法成寺。

直到日本平安时代中期,佛教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源信推动了净土宗的发展,佛教不再仅仅是贵族们的宗教信仰,而是像中国一样,内普及到普通百姓的家中。

净土真宗的开创对中日两国的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临济宗与曹洞宗相继由荣西和道元传入日本,道元在日后完成了日本佛教史上的巨著《正法眼藏》。

日本在平安时代末期,贵族文化停滞不前,旧佛教诸宗派多腐败堕落,针对这种情况,僧侣们通过白质素的专念修道来以德正气,乘着武士阶级势力的发展,在镰仓建立起了禅宗。

中国南宋时期,日本吸取汉文学之精华,创立了五山文学。

《元亨释书》的编成成为日本文化史上最早的僧史。

江户初期,随着儒学的推行,黄檗的佛僧们带来了黄檗文化,成为日本禅最后的烟火。

9.艺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渡来人的到来为日本古代国家建设、形成和生产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秦汉文家族将纺织业、手工业、制陶技术以及书记撰写技术向日本全国推广,而随着佛教的引进,建筑、雕刻的制作风格也戴上了宗教的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