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杨巨元) 元日狂歌倒竹樽, 东风昨夜到柴门。
(孙一元) 今朝一岁大家添, 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
第10页/共17页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第11页/共17页
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的日子里,没有飞鸟,不见行人, 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 出来钓鱼呢?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1页/共17页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 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 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 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 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2页/共17页
幻灯片 2
“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 阳,象征着无限美好的前景。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时写的。 幻灯片 2
第5页/共17页
这是清代文人蔡云描写腊月二十四扫尘的 风俗;
茅舍春回事事欢, 屋尘收拾号除残。 太平甲子非容易, 新历颁来仔细看。
第6页/共17页
这是晚清诗人罗昭隐描写祭灶的风俗;
一盏清茶一缕烟, 灶神老爷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为道文章不值钱。
第12页/共17页
坚强 凛然无畏 坚韧不拔 不怕困难
顽强不屈 傲岸清高 毫无畏惧 迎难而上
第13页/共17页
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 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 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 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 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 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 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 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的寒 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 自然流露,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
第14页/共17页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第15页/共17页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第16页/共17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17页/共17页
第3页/共17页幻灯片来自2桃符,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一 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 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 用来压邪。
桃符后来指春联。 ❖幻灯片2
第4页/共17页
王安石 宋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20岁以前, 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 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 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位宰相,不顾大地主的 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农民可以不 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巩固宋王 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后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 被迫辞职,新法就被废除,不久就怀着悲愤的心情 死去。
第7页/共17页
这是宋代诗人朱淑真描写除夕守岁的风 俗.
穷冬欲去尚徘徊, 独坐频斟守岁杯。 一夜腊寒随漏尽, 十分春色破朝来。
第8页/共17页
这是元代诗人赵孟 描写“岁旦”燃放 爆竹焰火于庭前的风俗。
柳絮飞残铺地白, 桃花落地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 人人喧逐似火攻。
第9页/共17页
一片彩霞迎曙日, 万条红烛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