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嗥.鸣(háo ) 凛冽 一如即.往(jì) 鲜为人知 B .诘.问(jié) 烦躁 忍俊不禁.(jīn ) 无精打采 C .炽.痛(zhì) 塌败 沥.尽心血(yǒu ) 断壁残桓 D .咀嚼.(jué) 骷髅 扑朔.迷离(suǒ) 眼花瞭乱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独裁 奠基 至死不懈 目不窥圆 B .深宵 小楷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C .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 .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 .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C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②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③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 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 ⑤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啊 A .④①③⑤② B .⑤④②①③ C .④③①②⑤ D .⑤②④③①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做此诗。
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②迥:邈远的样子。
③下榻:指留宿。
④行杯:谓传杯饮酒。
⑤回:回荡,摆动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
B .领联写大雁高飞,月出山口,诗人表达的是流放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C .颈联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D .尾联写醉后凉风四起,衣袖翩翩起舞,诗人的心绪也不由得悲凉起来。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
B .“雁引悉心去,山衔好月来”,运用了比喻手法,赋予了大雁、高山以人的动作。
C .“云间连下塌,天上接行杯” 一句,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D .本诗没有一处正面描写楼高,却无处不显接高。
不露斧凿痕迹,浑热天成。
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句子默写8.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2)_________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
(4)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5)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
(7)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古诗,请写关联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文)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注释]①楚:古國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航”。
9.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公亦以此自矜. 其始折旋疾.徐 10.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11.翻译下列句子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老王(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2.第一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3.“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
”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14.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薄暮下的刀锋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
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
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②我住一楼,很快就又走出门来。
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
③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
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
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
”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
”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④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
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
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他憨然一笑,说:“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
”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
”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
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⑤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
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
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
其间,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我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
”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⑥这把刀终于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生光。
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
”他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
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⑦人在家里,却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
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慢慢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⑧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出门。
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
”我说。
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
”⑨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⑩邻人被惊动,纷纷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
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
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
”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磨不好。
”便仓皇骑远,一如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