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欣赏电影的制作过程准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影片的构思通常由书面形式开始发展。
在此阶段,工作人员还必须开始筹募电影的制作、宣传及发行资金。
一、制片人制片人的工作包括由剧本发展出整个制作计划、筹募资金、安排人事等。
制片人的职务主要与财务及组织有关。
二、电影文学剧本文学部——电影导演1、自编自导式2、介入式3、接力棒式三、分镜头剧本:对未来的影片拍摄作出详尽的总体设计,为各部门创作提供依据。
四、选择外景与演员1、景外景的选择,往往会对导演的形象思维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演员“明星制”“本色演员”、“性格演员”群众演员拍摄阶段拍摄阶段:在此阶段,就进入影像及声音的制作。
更明确地说,工作人员此时即开始拍摄“镜头”。
一个镜头是一系列连续拍摄的画格组成。
同时,摄制人员还记录或制造声音。
一、各项准备阶段美工布景:内景、外景二、实拍按场景分次,颠倒情节流程。
场记:写下每个镜头的场次编号、记录细节、“拍板”耗片比、抢拍、偷拍后期制作一、剪辑1、“化整为零”、“聚零为整”2、粗剪:依顺序将影片串接起来,不含任何声音效果或音乐。
定剪3、三度创作a、减法b、加法c、挪位《黑炮事件》4、节奏二、混录1、录音方式:a、先期录音b、后期配音c、同期录音2、混录是最末一道工序:三条声带——一条声带——双片(审查)——拷贝电影的历史外国电影史电影的诞生第一节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一、电影诞生的基本原理:“视觉滞留”——“心理认同”二、电影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影片——《火车到站》、《工厂大门》第二节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一、创造了戏剧电影:固定摄影机二、创造了特技摄影:停机再拍特效电影的“开山鼻祖” ——《月球旅行记》1902 年特技摄影和镜头的组合全片分30场,共15分钟不同的风格:卢米埃尔:“再现生活”,自然、模拟现实的现实主义风格,是记录片的先驱。
梅里爱:“银幕即舞台”,可“改变生活”的浪漫主义风格,是故事片的先驱。
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格里菲斯——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知识分子和诗人一、格里菲斯的生平及创作影片1、生平:2、《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3、《党同伐异》(1916)“辉煌的失败”二、丰富了电影叙事语言1、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
2、将不同场景的镜头组接起来,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3、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
“最后一分钟营救”节奏性剪辑。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第一节好莱坞的电影企业及制片政策一、“八大电影公司”1、派拉蒙公司导演和作家公司2、米高梅公司明星公司《飘》3、华纳兄弟公司强盗片和音乐片4、20世纪福斯公司西部片、喜剧片5、雷电华公司《公民凯恩》6、环球公司7、哥伦比亚8、联艺二、制片体系1、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2、制片人制度3、明星制第二节类型电影观念及其模式一、类型电影1、类型电影:是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同的影片范式。
2、产生原因:a、为适应观众的欣赏趣味。
b、为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c、为夺取高额的票房利润。
二、类型电影模式1、喜剧电影:“疯癫喜剧”“爱情喜剧”卡普拉《一夜风流》(1934)特点:往往具有一个不确定的虚构的空间,作为叙事空间在起作用。
其中突出表现的是那种特有的美国人的求爱方式,剧情和人物开始以对抗性的叙事布局出现,将滑稽戏和社会讽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主题的效果和目的。
2、音乐歌舞片音乐歌舞片将音乐与叙事结合起来,以一种特殊的演出形式去体现。
“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爱情”《绿野仙踪》(1939)《雨中曲》(1952)《音乐之声》(1965)3、西部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话,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形象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
约翰•福特《关山飞渡》(1938)4、强盗片一是关于强盗的、二是关于犯罪的影片。
在西部片中起着明显作用的是大自然与文化的矛盾,而强盗片则突出了社会秩序的冲突。
“强盗人物是经典的孤独的狼和惟利是图的美国男性的缩影”。
茂文•洛埃《小恺撒》(1930)霍克斯《疤脸大盗》(1932)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仍旧隶属于戏剧性的叙事模式。
类型电影强调影片故事以情节取胜,人物关系也属于情节关系。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艺术创新特征的电影运动。
一、背景二、特点1、注意反映本国当代社会生活现实。
2、在拍摄方法上注重真实感,尽量在实景中拍摄并运用自然光。
3、反对好莱坞的明星制,尽量使用非职业演员。
三、代表人物、作品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德•西卡《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1948)德•桑蒂斯《罗马11点》(1952)四、新现实主义创作六原则1、用日常生活事件来代替虚构的故事。
2、不给观众提供出路的答案。
3、反对编导分家。
4、不需要职业演员。
5、每个普通人都是英雄。
6、采用生活语言。
五、影响以个人的感情来界定外部世界。
(环境)不是现实问题的写照,而是作为人物心理的反射。
费里尼:《8部半》(1963)安东尼奥尼《放大》(1964)《红色沙漠》(1966)伯格曼:《野草莓》(1957)《第七封印》(1955)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第一节“新浪潮”——划时代的作者电影一、特征1958-1959年出现巴赞《电影手册》提倡在电影创作中展现导演的个人风格,鼓吹“作者论”。
一、特征1、不反对商业性,主张把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
2、用长镜头代替蒙太奇,用大量的分切来加快节奏。
二、代表人物、作品1、戈达尔《筋疲力尽》2、特吕弗《四百下》第二节“左岸派”——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一、特征“左岸派”的导演们对人和精神的发展过程感兴趣。
因此,他们的影片有着明显的侧重人物内心描写的倾向。
他们提出“双重现实”的问题,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
二、代表人物阿仑•雷乃《广岛之恋》(1959)阿仑•雷乃导演罗伯-格里叶编剧《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中国电影史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2)中国初期的电影生产1905年,任景丰刘仲伦“丰泰照相馆”《定军山》谭鑫培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简单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23年第一部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情节剧史诗电影的艺术成就《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7年“昆仑”蔡楚生(1906-1968)黑白 190分钟艺术特征:1、典型的戏剧式叙事结构。
2、浓缩了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以线形结构为核心,与叙事过程中几条相对独立的情节线共同推进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有高度艺术概括力的结构方式3、把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人物性格因素比较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也通过情节反映出时代和历史的真实。
4、现代电影手法费穆和他的《小城之春》费穆(1906-1951)非主流电影《小城之春》 1948年艺术特征:1、无人物定性的全知型旁白体系2、创造东方电影诗学,开创了心理写实主义的先河。
3、摒弃了外在的强烈的戏剧冲突,把冲突和情节的进展集中建立在人物的内心活动上,扣住人物间的情感冲突来展开情节。
4、在艺术形式上的追求,力求寻找符合中华民族雅文化中的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来表现这种民族的社会心理和道德心理。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第五代”电影一、“第五代”指从事电影导演工作的,文革后北京电影学院最初几界毕业生,以78级学生为主体,还包括83级导演进修班、84级导演干部专修科的成员,少数同时具有相同艺术观念和创作风格的导演。
二、“第五代”导演与作品张军钊《一个和八个》(1984)陈凯歌《黄土地》(1984)张艺谋《红高粱》(1986)田壮壮《蓝风筝》(1993)吴子牛《晚钟》(1987)李少红《血色清晨》(1990)摄影师:肖风、顾长卫、侯咏三、历史的辉煌1、通过对造型和空间的强调,对以“文学性”为基础的戏剧化电影模式深表怀疑。
2、改变了经典电影那种权威拯救的叙事模式,表达对被叙述过的历史文本的怀疑。
3、“新民俗”电影。
4、空前绝后的特殊电影群体。
四、现实的危机1、影片失去真诚。
2、失去对生命和生活的新鲜体验,被时尚化。
“新生代”电影一、导演与作品管虎《头发乱了》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元《北京杂种》、《过年回家》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章明《巫山云雨》贾樟柯《小武》、《站台》二、特点1、以开放性替代了封闭性的叙事,用日常性替代了戏剧性;纪实风格、平民倾向造就了一种朴实自然的形态、平平淡淡的节奏。
2、对生命体验的还原。
3、过于迷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自恋。
电影语言的元素电影的画面一、电影的画面“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马尔丹电影的画面即电影镜头,银幕上的图象。
无论一个镜头有多长,只要中间不断开,不经剪辑,仍为一个镜头,即一个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而画面又是由一些可见性元素构成的。
这些可见性元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诉诸知觉的个体形象;一类是诉诸感觉的单纯形式。
前者叫形象构成,后者叫形式构成。
形象构成:人、景、物形式构成:光影、色彩、构图二、画面的形象构成1、人物:a、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是人。
b、在电影中如何表现人?电影是通过连续运动着的画面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
作为拍摄对象或画面构成元素的人,用造型、表情、姿态、动作存在于画面。
造型1、造型是作为画面的人的自然存在状态,是最基本的东西,是表演的基础,是天赋的。
演员是体现剧作的文学内容、戏剧情节、完成人物命运和人物性格塑造的主要承担者。
演员的造型美始终是电影艺术造型表现力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2、鉴别造型优劣的标准让•德•吕克(法)“上镜头”:通常指演员的面孔在拍摄后能造成某种特殊吸引力的印象。
不是所有的人都上镜头,上镜头是造型难以言传的标准。
3、造型美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审美理想的体现。
4、造型美应当是外观条件与内在素质的统一。
姿态一、姿态是在不同时空中身体呈现的样子,这样子往往是身不由己地,下意识地做出来的。
二、表演艺术是一种逆向活动,它通过对人的举止的模拟来传达关于人的信息,对人的姿态的模拟在表演艺术中不仅是首要的,而且是难度最大的。
三、姿态的下意识下意识为表演艺术的模拟带来较大的难度,表演的虚假主要源于此。
如何找准感觉,最有效的办法,“下生活”。
四、难于“下生活”的人群,距现实生活较远,假定性强,易取得观众的认同。
表情一、表情是人的感情在面孔上的流露。
喜、怒、哀、乐之情是人的心理活动,但这些心理活动往往是掩藏不住的,它们必然要外溢出来,在人的五官、颜面上泄露出心理的秘密。
二、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的不同。
三、特写:从选择、集中、强调的功能上和它对物象所赋予的亲切性上来说,仍是极其有力的表现手段。
动作电影虽不便直接叙述人的内心活动,但通过视觉上能感受的富有说明性的姿态和动作,也可以使内心活动表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