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知道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把一些东西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比较公平呢?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苹果。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瓶矿泉水。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蛋糕。
二、探究(一)活动一打开数学书87页,仔细读例题一,完成下列问题:说一说,蛋糕的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把一个蛋糕()分成()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写一写二分之一。
(提示:先写短横,再写2.最后写1)( 1 )······()—······(分数线)( 2 )······()记一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想一想,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和读法(二)探究活动二:探索几分之一的含义1.学生自主折纸,折出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2.学生同桌间说说自己是怎么样找到他的二分之一的.3.请学生在全班展示,一边说,一边演示4.小结:折的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5.拓展到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活动三:比较分数的大小1.分大组折分数,集体交流展示2.通过展示的图,观察图片比较大小3.通过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发现分数大小比较规律: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三、完成想想做做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几分之几的含义及其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折一折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你们还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来表示分数吗?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
(板书:3/4)4.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二、试一试1.学习“试一试”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2.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比一比谈话:上节课我们比较过1/2和1/4的大小,还记得吗?那么你能想办法比较出3/8和5/8的大小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四、做一做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1-5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
五、读一读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你知道吗?”六、全课总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
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
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问题。
”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其中的 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5块!”丁丁快速地说。
“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这个问题可把丁丁难住了。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1.简单的分数加法。
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谈话: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的2/8涂上红色,再把它的3/8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
组内讨论,交流想法。
评讲: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没变?2.简单的分数减法。
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
组内交流算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指名说出题意。
让学生一起列式并算出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校正,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读题完成,指名说出题意。
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说出题意。
在小组内一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共同解答。
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去填一填,再比一比,然后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不必揭示分数基本性质的名称及其抽象的内容。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说明简单分数的组成,进一步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并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分数知识间的联系,能说明比较分数大小的理由,说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思考过程,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3.使学生感受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信心,具有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数的含义及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我们来练习认识过的分数的有关知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分数表示的意思,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还能把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掌握得更好。
二、做练习十一第1题。
谈话:我们要知道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请看看每个分数,在图里涂色表示这个分数。
交流:怎样涂的,为什么这样涂?追问:这里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指出:分数几分之几的意思,可以看成把一个图形按分母几平均分,表示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操作演示。
引导:请拿出你准备的一张纸,先把它折成同样大的8份,再涂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写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交流:哪些小朋友想说说你折的是8分之几,怎样折的,怎样想的?指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它的1/8,2份就是2/8,3份就是3/8—……学生举例。
引导:大家对分数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你能举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表示它的1/3,2/3的例子吗?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举出哪个例子。
分数的组成。
三、做练习十一第2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指出:每个分数都表示它有几个几分之一。
口答。
2个1/3是(),4个1/7是(),5/9里有()个1/9,7/10里有()个1/103/4里有()1/(), 5/6里有()个1/(),5/8里有()个1/(),()个1/()是4/5。
分数大小的比较。
四、做练习十一第3题。
让学生根据图意填空,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的?五、做练习十一第4题。
出示第4题。
要求想想每组分数可以怎样比。
让学生按上一题获得的办法比较大小,填写结果。
交流结果并呈现。
追问:前两组和后两组的比较方法有什么不同?简单加减六、做练习十一第5题。
让学生计算得数并填写,指名两人板演。
有错误的说说错在哪里。
追问: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计算加法和减法?七、做练习十一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交流:第一个问题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用加法?第二个问题又是怎样算,怎样想的?八、课堂小结提问:通过练习,你对分数哪些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你是怎样认识分数的这些的?还有哪些收获?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
使学生在用表示不同分数的彩条铺满"1" (抢1) 以及从"1"里面逐次拿走表示不同分数的彩条(清0) 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以及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与"1"的内在联系,丰富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抛小正方体选择分数,根据分数选择彩条,以及根据需要将彩条进行等量替换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事件的随机性,逐步增强对分数大小的判断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制作彩条、合作游戏的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丰富与多样,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1.进一步感受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以及它们与"1"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初步感受事件的随机性,逐步增强对分数大小的判断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 教师展示大小、长宽相等的彩条,用来表示相同的单位"1" 。
2. 演示并让学生对折纸条,分别表示出彩条的1/2, 1/4, 1/8, 1/16,让学生明白整体"1" 里面可以平均(出示课件:1里面有2个1/2, 4个1/4, 8分成相等的若干份。
个1/8, 16个1/16)3. 引出课题:多彩的分数条(二)抢"1" 游戏1.课件出示抢"1" 游戏规则,学生齐读。
①白色直条表示"1" 两人轮流抛小正方体,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把表示这个分数的彩条铺在白色直条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