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岗职工XXX创业纪实_1

下岗职工XXX创业纪实_1

下岗职工XXX创业纪实
方法自己想,路要自己闯,眼光面向大市场,别能随便寻局长。

”这是县粮食系统下岗职工田其高说的一句顺口溜。

话虽朴素,却句句实在,透出了一名下岗职工别甘现状、勇于拼搏的气势与胆识。

7年前,因为改制,田其高从县粮食局属下饲料公司的经理一下子成了名下岗职工;7年后的今天,他经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别懈的努力,拥有了千亩林木、百头猪场和一具水泥砖厂,资产近百万元。

1998年8月,县粮食局属下的县饲料公司因打算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于一无经营场所,二无一分钞票资金倒闭了。

在此严重形势下,县粮食局积极引导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尽可能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实际咨询题。

这一年,田其高独辟蹊径从都市来到乡村谋求进展。

因他本来算是个农家子弟,对农事样样在行,因此他打算当个“猪倌”。

第二年春天,正逢国家林权制度改革,个别地点尝试将林地使用权进行拍卖,田其高敏锐地感受到这是一具别可多得的商机,他当机立断,与小尖镇田荡村签订了15年的林地使用权合同,在该村的七、八两组的13条排水沟、2道龙渠、1条小河两旁的荒地上共栽植5000多株杨树苗。

栽树的那两个多月里,体重160多斤的田其高脚脚瘦了28斤,一把一尺多长新打的铁锹磨得锃亮,还剩下30公分长;他一具人挖了1万多立米的土……那段时刻,田其高白天栽树浇水,晚上巡逻护林,累得靠在墙跟都能睡着,但他还是咬牙坚持。

三个月过去了,他栽的树苗成活率达100%;一年过去了,他的树苗枝繁叶茂;年复一年,他的树苗健壮成长,五年过去了,树苗已长成树木。

现在,他承包的1200多亩林地,横竖成行,郁郁葱葱,高大挺拔。

成为县里有名的绿化样板工程。

就连《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都报道了他的事迹。

据测算,这片林每年增加效益15万元,到合同终年,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林苗栽下去了,平日只需管护管护就行了,大部分的宽裕时刻里,田其高又琢磨起其它情况来。

为充分发挥原在粮食企业知道经营,会治理的优势,他利用前几年粮食价格别高的有利条件,办起了养猪场,从原先的二十多头,四五十头到如今的一百多头,自己钻研养猪技术,购买母猪回来搞自繁自育,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他还瞄准国家墙体改革,提倡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契机,利用靠近国道的优势,办了个水泥砖厂,生产新型节能环保空心水泥砖,产品供别应求,年产值达100多万元。

他还依照附近村民的需要,上了一具小型粮食加工厂和家禽购销点,每年都可以赚上两、三万。

富裕了的田其高无法不记得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当时饲料公司倒闭时有十多名职工工作没有着降。

这十多个人中,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30来岁。

田其高对他们说,情愿干的,别怕吃苦的,你们就跟着我,有我吃的,决可不能让你们饿着。

就如此,有6名职工跟着他下了乡,他们都敬佩田经理、信任田经理,他们觉得跟着田经理内心踏实。

田其高总是依照各人的特点、专长安排他们各显其能。

现在,他们每月都能拿到七、八百元工资,高的达到一千多元。

在水泥砖厂工作的李立东,经过几年的锻炼,现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去年,县开辟区一家建材厂高薪来挖他,被他断言拒绝。

他说:“是田经理在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如今也该我们帮助田经理了。

”原公司的总帐会计小潘下岗后,就业无门。

老田知道后,利用自己的关系、门路帮他开了一具自行车配件门市,指导他经营,几年下来,收入颇丰。

小潘逢人就夸田经理是一具关怀职工的大好人。

前年,原公司有两位即将退休的老工人寻到田其高,向老田要工资。

按理说,公司倒闭几年了,他能够别管别咨询。

当老田了解到这两位老工人家庭日子实在困难时,便安慰他们说,你们放心,你们的工资我发别了,但日子费由我发,将来别用你们跑,我每月给你们送上门去。

就如此,田其高从自己的口袋里拿
钞票发老职工的日子费一年多,去年又掏出一万多元为他们补交了劳动保险金,并且为到龄老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使他们晚年的日子有了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