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和盐酸
也可做喷泉实验。
• 3、喷泉实验成败关键:
• (1)、HCl气体要收满。由于是用排空气法收集HCl, 为了保证收满,收集时导气管必须插入瓶底,瓶口最好 放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时使HCl浓度减少,同时收 集时间也尽量长一些。
• (2)、烧瓶收集气体前要干燥。
• (3)、烧瓶塞子的密封性要好。
盐酸物理性质:
氯化氢和盐酸
氯化氢的性质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00045 克/升,熔点-114.80℃,沸点-85℃。在空气中发白雾, 溶于乙醇、乙醚,极易溶于水。实验室中用水吸收时 不得把导管口伸入水下,而要在导管口连接倒放的漏 斗,使其边缘紧贴水面以利吸收并防止倒吸。因HCl的 沸点低,不易液化,若混入少量氯气可用活性炭吸附 掉易液化的C12。若Cl2中混入HCl则可用少量水或饱 和食盐水洗气以除去溶解度甚大的HCl。干燥HCl气不 活泼,对锌、铁均无反应。其水溶液叫盐酸,常用的 浓盐酸密度为l.18~l.19克/厘米3(含HCl36~38%的溶 液)相当于12摩/升左右。浓盐酸是挥发性强酸,加热蒸 发时则HCl逸出得比水多,致使浓度下降,至20%即不 再下降,成为“恒沸点溶液”。盐酸具有酸的通性。
•跟硝酸银的反应
•跟碱的反应
•跟氯化钡的反应
• HCl喷泉实验
• 将充满HCl气体的圆底烧瓶的塞子 迅速换成带有玻璃和滴管(滴管里预先 吸入水)的塞子后,将烧瓶倒置,使玻 璃管插入盛有石蕊溶液的烧杯中。挤压 滴管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可立即 看到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管喷入烧瓶, 形成美丽的喷泉。
• 1、实验原理:
白色沉淀
可用于检验Cl-的存在。
复分解反应
Cu(OH)2+2HCl = CuCl2+2H2O
HCl+AgNO3 = AgCl↓+HNO3
像这类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 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特征
AAAB A+ ACADD=DDAADD + CB
复分解反应的特征
(4)、可以做“喷泉”实验。
HCl
倒吸
碱溶液或水
吸收不完全
防Hale Waihona Puke 吸• 2、化学性质•
氯化氢与盐酸都可用HCl表示,但它们成分不同,性质不同。将两
者列表比较如下:
• 注意:
• ①氯化氢与盐酸关系极为密切,可相互 转化
• ②物质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构成该物质 的各种微粒的性质。如盐酸,由于HCl在 水中电离:
• 1、物理性质
•
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
的氯化氢。氯化氢的水溶液叫盐酸。
• 易溶于水是氯化氢的突出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氯化 氢:
•
(1)、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
(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
(3)、尾气处理时要用一倒扣的漏斗;
•
ABB +B CCDBC=CADB CB++CCCB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Cu(OH)2 + 2HCl = CuCl2 + 2HH22OO HCl + AgNO3 = AgCl ↓ + HNO3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有难溶的物质(如BaSO4、AgCl)或难电离的物质(如 H2O)或挥发性的物质(如CO2)生成,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 一,这类反应就能发生。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 具有挥发性,有腐蚀性,浓盐酸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而带黄色。
化学性质:
跟指示剂的反应 跟金属的反应 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石蕊试液遇盐酸变 成遇盐都红盐酸能色酸跟生,不锌成酚变、氢酞色铁气试。等和液金相属应反的应盐,。
跟碱的反应 跟硝酸银的反应
FeZ2On+3+2H6HCCl=l=Zn2CFel2C+lH3+2↑3H2O Cu(盐OFH酸e)+2跟+2H2金HC属Cl=l氧=FC化eCu物lC2+l反2H+应22↑H生2O成 利用可盐可溶酸用性跟于盐碱制,反备可应氢以可气用以来减除少锈胃。中
HC盐l+酸A的gN含O量3= 。AgCl↓+HNO3
•
这个实验表明,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滴管中挤出
的少量水,可使HCl气体很快溶解,导致烧瓶内压强迅
速减少,烧杯中溶液在外压作用下沿玻璃管而“喷入”
烧瓶,形成喷泉。
• 2、规律:
•
凡是易溶于某液体的气体都可用该液体做喷泉实验。
例如,氨气易溶于水,可用水做氨气的喷泉实验。CO2、
SO2等气体易溶于NaOH溶液,因此,它们用NaOH溶液
• HCl=H++Cl- • 因此盐酸的化学性质就是H+、Cl-离子
性质的总和。
盐酸
硫酸
硝酸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稀释
•跟指示剂的反应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强氧化性
•跟金属的反应
•跟指示剂的反应
•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跟金属的反应
•跟碱的反应
•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