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前15位疾病诊治流程
疼痛科(第三稿)
2014.8
目录
一、颈源性头
痛 (2)
二、紧性头痛 (3)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 (6)
四、菱形肌综合征 (7)
五、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8)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9)
七、骨质疏松症 (12)
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14)
九、肩周炎 (15)
十、带状疱疹肋间神经
痛 (17)
十一、足跟痛 (19)
十二、肋软骨
炎 (20)
十三、肱骨外上髁炎 (22)
十四、棘上韧带炎 (23)
十五、腰3横突综合症 (25)
疼痛科门诊前15位疾病标准化诊治流程及服务规
局部触觉、针刺觉减弱,部分患者患侧嗅觉、味觉和舌颊部感觉减退。
部分患者压顶试验和托头试验为阳性。
对支配小关节的相应脊神经后侧支进行局部阻滞可使疼痛缓解,可作为一种诊断性阻滞方法,用于诊断较为困难的患者。
但有的颈源性头痛患者也无明显的临床体征。
有的患侧白发明显多于对侧。
辅助检查必需检查
项目
1.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2)骨密度测量骨量和密度测定
2.形态计量学方法:属创伤性,一般不作常规检查
用。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生化检查对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具
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区分不同原因的原发性与
继发性骨质疏松,而且还可用于预测发生骨折的危
险性、监测骨量丢失以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检
测项目主要包括:1.性腺激素;2.钙调节激素: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1,25-(OH)2D3等;3.血钙、
血磷、尿钙以及24小时尿钙/肌酐比值; 4.骨钙
素;5.碱性磷酸酶;6.尿羟脯氨酸。
根据病情
选择检查
项目
疑有继发性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疾病者可选择:骨
扫描、血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骨髓形
态学检查、甲状腺功能、血总皮质醇、24小时尿游
离皮质醇测定等。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