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重点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重点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重点第一单元热胀冷缩1、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什么是反常膨胀(水的反常膨胀)?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

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3、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4、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你有哪些办法呢?答:水管里的水在0℃以下会结冰,而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在结冰时体积增大,所以严重时可以将水管撑破。

可以用保温材料、草、棉絮等对水管进行包裹,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使用时,将需要进行观察的物体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物体,然后沿着肉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2、测量岩石硬度的方法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

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划。

手指甲刻划后有划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划后没有痕迹,铜钥匙刻划后留有痕迹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划后没有痕迹,小刀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3、岩石硬度的划分:较软、较硬、很硬、硬度非常大4、观察岩石的方法:看、摸、刻、滴盐酸5、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物质。

岩石的种类很多,形态、结构、颜色各异。

6、常见的岩石有哪些?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等。

7、花岗岩的特征:花斑状,很硬,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长石,黑色的是云母。

8、砂岩的特征:黄褐色或灰色,颗粒状结构,颗粒粗细差不多,很硬。

9、石灰岩的特征: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较硬,遇盐酸冒泡。

10、页岩的特征: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较软。

11、大理岩:纯白色、深黑色或花绿色,有花纹,颗粒较粗,较软,遇盐酸冒泡。

12、页岩、大理岩较软,石灰岩较硬,花岗岩、砂岩很硬。

石灰岩、大理岩遇盐酸冒泡。

13、岩石有什么用途?①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②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

③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④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4、什么是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有哪些?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产的变质岩,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

变质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16、风化: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17、设计实验探究岩石变化的原因: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会,然后把这块岩石浸入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1、土壤的分类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2、由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不同,所以自然界中的土壤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土壤类型多种多样。

3、我国土壤类型有哪些?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的冰沼土等。

4、那种土壤的肥力高?为什么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

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

这层腐殖质的厚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有的甚至可达1米以上,腐殖质含量居各种土壤之首。

5、土壤对植物的意义①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②土壤中含有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

雨后的土壤容易硬化板结,人们及时松土,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物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

6、我们土壤的现实状况是怎样的?①日趋严重的草场沙化。

②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④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使土质恶化。

7、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①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0.001平方千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同时,我国非农业用地还在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的人口压力将越来越大。

②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如沙漠、戈壁、石质裸岩、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区。

另外,居民点、道路占地等也无法利用。

③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如涝洼地、山地、盐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地产地等。

简答题:4.岩石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1)人类需要矿产,各种矿产都与一定的岩石相联系。

(2)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

(3)岩石是研究地壳历史的依据。

5.岩石有什么用途?1)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

3)可以雕刻、磨制各种工艺品。

4)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4.温度是岩石风化的原因的实验。

1)材料:火柴、酒精灯、小石子、镊子、一烧杯水、2)步骤: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取石子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

然后放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

观察现象。

3)结论:小石子破裂。

温度可以使岩石风化。

5.怎样知道土壤中含有水、空气、沙粒、粘土、腐殖质?取一块土壤放到铁片上,点燃酒精灯放到三角架的下面。

将铁片放到三脚架上。

观察现象。

首先会看到有白色的水汽冒出袅袅上升,继续加热会闻道一股股焦糊的气味。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腐殖质。

再取一块干燥的土块,放到一杯水中,会看到有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将水杯充分搅拌后静置10分钟。

在水变清,然后用滴管吸取水杯中的水滴到玻璃片上,放到阳光下晾干。

在玻璃片上会;留下白色痕迹这是矿物质。

观察沉淀到杯底的土壤,会发现上层的非常细腻,是粘土,下层的是粗大的沙粒。

6.土壤的保水性实验。

1)材料:3个有刻度的烧杯,3个漏斗、广口瓶。

三块纱布,水、三种土壤:壤土、粘质土、沙土等。

2)步骤:A.将三块小纱布垫在漏斗底部,在漏斗放入等量的三种土壤做上标志。

然后将三个漏斗放到广口瓶上。

B.用烧杯去等量的水同时倒入三个漏斗中,观察漏斗流水的快慢多少。

C.结论:沙土保水性最差,粘质土最好,壤土介于2者之间。

4.说一说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植物对土壤又有什么作用呢?第一问课本P25。

答:(1)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2)土壤中的氮磷钾钙铁锌铜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植物的每一部分都需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吸收第二问:答:植物生长在土壤上,他们的根系扎在土壤之中。

因而植物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水。

另外植物死后的残肢可以形成腐殖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5.土壤与植物关系的实验1)材料:三个长势一样的豆苗。

等量的3盆土壤。

2)步骤:将三株豆苗栽在三个花盆中,做上标志。

放在相同的地方,接受阳光的照射。

给他们浇一样的水。

每天观察记录豆苗的长势。

连续2周。

3)结论:壤土中植物生长做好,黏质土生长最差,沙质土居中6.水土流失的实验。

1)材料:托盘(2个),水杯,土壤、木块等2)步骤A.将两个托盘中放入等量的土壤,其中一个种有草皮,另1个没有。

将两个托盘用木块垫起相同的高度。

B.取等量的水分别从同样的高度向2个托盘倾倒水。

观察现象。

C.结论:有草坪的托盘流出的水较少且清。

另1个相反。

因而植物可以保持水土。

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3、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但是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

4、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能反光。

平面镜中的像和镜外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

5、阿基米德,罗马帝国的舰队来进攻他的国家。

6、生活中“筷子‘折’了”(光折射)的现象还有哪些?水变“深”了,光点“偏”了,鱼变“大”了,窗外的大树“折”了。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8、海市蜃楼、云海佛光、三日同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9、雨过天晴,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美丽的彩虹。

10、彩虹的成因: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

阳光照射在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11、怎样证明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牛顿做过一个著名的光学实验。

他拿了三个完全相同的三棱镜,以不同方式放置。

白光经过第一个三棱镜后被分散成各种颜色的光,经过第二个三棱镜后各种颜色的光又还原成白光,再经过第三个三棱镜,又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由此证明,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

12、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1)有利方面:①光诱捕器捕杀蚊子。

②用激光做手术。

③水幕电影。

(2)有害方面:①电气焊光。

②玻璃幕墙。

③长期看电视。

13、光污染的分类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14、白亮污染:阳光照射强烈时,某些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反射阳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

15、人工白昼: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设计不合理的夜景照明等,将夜间照射得如同白日,这属于人工白昼。

16、舞厅、歌厅安装的黑色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则构成了彩光污染。

17、利用偏振片制作简易护眼镜。

18、偏振片:偏振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它可以过滤掉物体上强烈的反射光,在特定场合下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如果没有偏振片,可以用废旧胶卷代替。

19、激光灯是新型光源。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400千米。

用带子围着地球赤道绕一圈,这条带子要有4万千米长。

若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环绕地球一圈,要连续飞行50个小时。

(八百×五十=四万)2、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站在乌龟背上的象群支撑着,乌龟蹲在蛇身上,太阳在上方旋转。

3、历史上,人们怎样证明大地是球体的? 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麦是小麦的麦,哲是姚立哲的哲,伦是周杰伦的伦)通过环球航海,证明地球是圆的。

4、地球仪: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

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5、在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两极(南极和北极)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它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