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80 60 40 20 0 t3 t2 t3 t1
(a)
温度 →
2
3
3
1 2
4
1
t1 t2
t3 t4
在温度—时间坐标中,
并分别连线。
4
Ms
(b) 时间 →
5s
10s 30s
650 550
2s
40s
2s 5s
10s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一般将奥氏体转变 量为1~3%所用的时 间定为转变开始时 间,而把转变量为 98%所需的时间定 为转变终了时间。
转变温度、冷却速度不同,奥氏体将按不同机制 转变为不同组织——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等。
研究不同冷却条件下钢的奥氏体组织转变规律对 于正确制订热处理工艺、合理选材、判别各种非 平衡组织乃至研制新材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
言
本章学习重点: 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曲线中各条线的含义,各温 度区域内奥氏体转变产物 ; 过冷奥低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特点;
0 T始
时间→
T终
典型的等温转变电阻-时间曲线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然而,电阻变化值并是转变体积的简单函 数,其它因素对电阻值也有影响,因此电阻法
的测量精度有限,以至于目前电阻法用得不多。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4、磁性法 奥氏体是顺磁性的,而其它转变产物在居
的保温过程中转变量
与转变时间的关系曲
线。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因其形状呈“C”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 线又称C 曲线、 TTT曲线或IT曲线。
TTT——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 IT——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第十九章 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图
前
言
冷却方式有两种: 等温冷却:将钢迅速过 冷到临界点 (Ar1) 以下某 一温度,并保持在该温 度下进行组织转变。 连续冷却:将钢以某一 固定速度不停顿地冷却 到室温,使奥氏体在连 续降温的过程种转变。
1——等温冷却
2——连续冷却
前
言
本章学习的意义: 钢件热处理后的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冷却时奥氏 体转变产物类型和形态。
⑴取若干组试样加热并充 分奥氏体化。
⑵将试样分组淬入低于A1 点的不同温度的盐浴中, 保温一定时间。
⑶将试样逐个淬入水中, 使未转变奥氏体转变为 马氏体,故马氏体量即 为未转变奥氏体量。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100
转变量 / %
⑷用金相法测定每个
试样的转变量,确定 各温度下转变量与转 变时间的关系。 ⑸将各温度下转变开 始时间及终了时间标
速度与转变温度之间
A1 D
性同时受两个因素所
控制:新、旧相自由 能差ΔG ,原子扩散 能力D。
0 转变速度
ΔG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在鼻尖以上, 过冷度小,
相变驱动力ΔG小。 扩散困难。从而使奥氏 体稳定性增加。 高温下, ΔG 起主导作 用;低温下 D 起主导作 用。
0 转变速度 转变温度 A1 D
影响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的因素;
本章学习难点:
影响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的因素;
冷却速度对钢的组织变化和最终性能的影响。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共析钢 C 曲线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 曲线是表示奥氏体急 速冷却到临界点A1
以下在各不同温度下
A
奥氏体稳定区
A→P
P
B
A→B
MS
转变区
转变产物区
A→M
Mf
M
转变产物区
时间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孕育期 最小处称C 曲线的“鼻 尖”。共析 钢为550℃。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过冷奥氏体等温
转变的孕育期、转变 具有极值的原因,是 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
转变温度
Ms点与Mf点常通过 磁性法或膨胀法来 测定。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金相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分析显微组织的
变化,但是需要大量的试样(通常约200个),
金相分析操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鉴别显微组织 的经验。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2、膨胀法 是利用过冷奥氏体转变时发生的比容变化来
里温度点以下均是铁磁性的,磁性法就是利用
转变时所伴有的磁性变化来测定转变曲线的。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分析
过冷奥氏体:如果将奥氏体状态的钢冷却
至A1温度以下,此时奥氏体的自由能比铁素体
与渗碳体两相混合物的总自由能还高,处于热
力学不稳定状态,有发生分解、向珠光体或其 它组织转变的趋势。因此,将低于临界温度A1
下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奥氏体称过冷奥氏体。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水平线A1表示钢的临界 温度, A1以上是奥氏体 的稳定区。 转变开始点的连线称转 变开始线,转变终了点 的连线称转变终了线。
温 A 度 1
过 冷 奥 氏 体 A→P
A
奥氏体稳定区
P
转变终了线
B
A→B
转变开始线
MS
A1-Ms 间及转变开始线 以左的区域为过冷奥氏 体区。
A →M
Mf
M 时间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 之间的距离称转变孕 育期,它表征了过冷 奥氏体稳定性的高低。 转变终了线以右及Mf 以下为转变产物区。 两线之间及Ms与Mf之 间为转变区。
温 A 度 1
孕育期
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
测定方法:金相法、膨胀法、磁性法、电阻法、
热分析法。
测定原理:利用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
和物理性能变化测定。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1、金相法
试样制备:
将钢材加工成尺寸为φ10×1.5mm的圆片试样,
分成若干组,每组5~10个。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测定转变曲线的。
优点:每测一个温度的等温转变只需一个试样,
适合于确定不同转变量所需的时间。
缺点:所用小试样(通常为φ3~5×30~50mm的圆
柱)测定的转变百分数准确性不高。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TTT图
3、电阻法 奥氏体转变时
电阻值→
奥氏体
试样进入等温浴槽
利用过冷
孕育期
出现的电阻变
化来表征珠光 体或贝氏体等 温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