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2、、 D.、、 B.、A.、、、C.m/sssNNJmmkgkgkgkg).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2B.速度 CA.质量.路程 D.时间)3.伽利略通过斜面理想实验批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维持运动不需要用力.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不需要力 B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D.物体维持运动需要用力4.下列运动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有()A.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动作要领 B.研究地球的自转D.测量火车通过某一站牌的时间 C.确定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巨轮所处的位置5.下列式子中属于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2v△vUF?h C.D..A .B ?a??Ia g2Rm△t6.用如图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是()7.一匹马拉着车在公路上加速前进.关于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马车加速前进,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B.只有马车匀速前进,马拉车的力才等于车拉马的力C.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D.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战斗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 B.跳高运动员起跳后之所以能够继续上升,是由于还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 C.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乘客的惯性 D.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因此运动状态不变化物体就无惯性分共24分)二、单选题(每题3( ) ,互成角。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9.两个共点力,其中?90F50NFF?F?1212252N502N.DC . BA.100N .25Nt变随时间10.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铅球,忽略空气阻力。
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a)化的关系图像是(11.重物重为,受到如图所示斜向下的推力作用,仍静止在水平面上,则重物对地面的GF压力大小为( )A. B. C. D.GF?GFF122的作用下,静止在粗糙、的物体在水平力12.如右图所示,质量为10kg?m10N18NF??F21?( )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水平面上,滑动摩擦系数0.2?B.,向右.A,向左10N8N D.,向左 C.,向左20N18N13.如图,一小球通过细绳悬挂于车厢顶上,车厢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小球相对车厢?,则车厢的加速度( )静止,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2 -??B.,方向水平向左,方向水平向右 A.tangagtan?a???.,方向水平向左 DC.,方向水平向右sina?ga?gsin,那么当物体下落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14.一物体从高为tvxt)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时间为33vvvv8xxx,.,A., B. DC.,x39999339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勇夺吊环冠军,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15.2008双手撑住吊环,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的大小变化情况为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F t)(增大.增大, B 增大,A.不变FFFF tt减小,减小.D增大,不变D.FFFF tt.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16 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00.Ⅰ、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C??2/v?v.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D21- 3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7.新华网北京月日电当前,俄罗斯在叙利亚针对“伊斯兰国”()的空袭仍在持续.而IS51物理学中()则表示_________.牛顿力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牛顿力学只能适用_________、SI 宏观领域中的力学现象.18.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它们的大小分别为,,,则该物16N12N??F?6NFF321体所受合力可能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_。
NN2的加速度,若要使该物体产生米秒19.一个牛的力单独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能使它获得55/22的加速度,则需要__________牛的力,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米秒千克。
/22m/s的加速度下降的升降机中,则他处于________状态(填“超重或失重”),20.某人在以如果在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的物体,那么他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___________的物体。
kg60kg 21.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一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_________,圆环对小球的弹力_________.(填“变大”、NF“变小”或“不变”)四、实验题(共10分)22.(4分)(多选)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时,把两个力传感器的挂钩钩在一起,向DIS相反方向拉动,观察软件界面上出现的结果见下图.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 4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一定同时变化C .牛顿第三定律仅在物体静止时适用D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学生实验中,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6分)在“用23.DIS传感器(填写传感器名称)⑴本实验采用了_________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像所示)⑵(多选)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数据画出(如图aF ab.出现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轨道水平没调好,有滑轮的一端偏高A a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小车和轨道间的摩擦力较大B.出现图a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轨道水平没调好,没有滑轮的一端偏高C.出现图b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小车和轨道间的摩擦力较大D.出现图b20分)五、计算题(共细另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光滑墙面上.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一端系一个光滑球,1024.(分) g,求:30°,球的质量为绳与墙的夹角为M,重力加速度为)墙受到球的压力.(1 )球对细绳的拉力.(2- 5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F=200N分)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25.(10后撤去,物体在斜面2sF作用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力2.(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1.25s上继续上滑了后,速度减为零.)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求:(1 ;( 2)物体上滑的总路程x )此后物体能下滑吗?若能,请求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3 (- 6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卷答案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DBACD BDA二 .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CBBAA CAA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7.国际单位制低速18. 34 019. 12.5 2.520.失重 4821.变小不变四、实验题(共10分)22.(4分)BC23.(6分)(1)位移(2)BC五、计算题(共20分)24.(10分)解:(1)对球受力分析,根据合成法作图如图,由平衡条件:F=G TN由几何知识: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对墙的压力方向水平向左;)由几何知识:2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对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下;- 7 -)墙受到球的压力为Mg1,方向水平向左.答:(Mg,方向沿绳子向下.(2 )球对细绳的拉力为25.(10分)解:(1)设加速的加速度为a,末速度为v,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撤去F21前,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有F=Fsin θ+mgcos θN Fcos θ﹣F﹣mgsin θ=ma 1f又F=μF,Nf代入数据得a=10﹣20μ1由运动学规律可得v=at 11撤去F后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gsin θ+μgcos θ2代入数据得a=6+8 μ2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有v=at 2222=5 m/s,a=0.25,a=8 m/s 解得μ2122t+at2()由运动学规律得 x=a2112解得,x=16.25 m(3)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因为μ<tanθ,物体将下滑,加速度为:2=gsin θ﹣μgcosθ=4m/s a2==11.4m/s则:v=答:(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总位移为16.25m;(3)物体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为11.4m/s.- 8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